510515 广州军区广州疗养院 张玉银
1.1 入选标准 受试者73例,年龄18~50岁,男女不限,符合DSM-Ⅳ阿片类依赖性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者。本次治疗前一直使用海洛因,有明显戒断症状,且尿吗啡类物质测定阳性或纳洛酮催瘾试验呈现阳性反应。吸食毒品方式不限。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患有精神疾病者;身体严重衰弱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 测量方法
1)做好解释工作,每天记录起立后眩晕或头晕或眼花、心慌、脸色苍白、脉速、晕倒等体位性低血压表现的出现频率、好发时间。
2)选用固定式水银柱血压表,严格遵守测血压的规程和注意事项。记录入院时服药前的血压,治疗期间每天午休后测量血压。先测安静卧位血压,连测2次,再测起床5 min内立位血压2次(均取左上肢卧位肢体),取两次测得的平均值为计算值。服药后30 min方可测血压。观察使用美沙酮脱毒第4天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3)体位性低血压的判定标准[1]:直立时收缩压(SBP)下降2.7~4.0 kPa,或舒张压(DBP)下降3.0 kPa以上;血压下降同时伴有头晕、黑朦、晕厥或摔倒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下降持续2 min以上。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入院时服药前和使用美沙酮脱毒第4天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比较(n)
3.1 美沙酮的戒毒作用和副作用 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已被广泛用于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作用时间长、控制戒断症状可靠。美沙酮具有稳定的耐受性,一旦调整到合适的剂量后,可以始终服用相同剂量。美沙酮的另一个特点是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即使服用较高剂量也不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对于正常疼痛的感受,因而适用于维持治疗[2]。缺点主要是有依赖性、后期减药困难。因治疗时间长,久用易成瘾。
3.2 美沙酮脱毒期间患者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药典上提示美沙酮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是临床上经常有报道使用美沙酮戒毒的患者在脱毒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3]。本次观察结果表明:入院时和使用美沙酮脱毒第4天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3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 美沙酮本身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但由于戒毒患者长期使用海洛因,海洛因可以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吸收减少,造成滥用海洛因依赖者普遍营养不良、贫血及体质量下降[4],可能会造成血容量不够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临床上有报道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期间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如药物因素(氯氮平、舒乐安定、美舒郁等)、治疗个体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卧床)等[5]。
3.4 为什么在第4天测量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逐日用药不断递减,到了第4天,美沙酮在体内的含量最高。因为美沙酮的生物利用度高(90%),它的半衰期为24~48 h,口服后能有效地抑制戒断症状。而海洛因的半衰期为6~8 h,到第3天,它在体内的代谢已结束。
3.5 护理
3.5.1 药物因素的护理 在用镇静、安眠药物如氯氮平等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做好记录,对患者讲解氯氮平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知道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低血压带来的反应。戒断治疗中的许多药物易引起便秘,如有排便困难,应及时给予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多活动,以防止患者排便蹲位时间过长突然站立而发生低血压。
3.5.2 长时间卧床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因治疗要求需较长时间卧床,个别体质差的或其他原因的长时间卧床特别严重,因此需有一个安静、舒适、优美和方便的住院环境,护理人员应定时督促患者起床下地活动,安排人员护理和搀扶,防止跌倒。避免突然起床,嘱患者起床时,先在床上坐起休息1~2 min,而后坐在床边,两腿下垂片刻,当扶着床边或其他固定物站稳后方可走动。这样缓慢改变体位可防止血压因重力原因而突然下降。在潮湿、闷热的天气,或淋浴热水洗澡时要缓慢起立。因温度可以促进下肢静脉扩张血液淤积,易引起血容量相对不够而使血压下降。
3.5.3 发生了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低于10.67/6.67 kPa的情况时,应立即将其就地平卧,取头低脚高位,测血压、脉搏,吸氧、输液,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告医生。
[1]盂宝珍.体位性低血压的控制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3.
[2]郭崧.美沙酮维持治疗方案[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10(2):91-94.
[3]吕卓人,黄若文.血压测量的常见问题和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4):17-18.
[4]刘永有,曾岳峰,王增珍,等.海洛因依赖者典型特征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5,11(3):137-139.
[5]陈静,李洪焱.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立位血压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