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宏,王 锐,管庆霞,高宏伟,刘振强,包 蕾,李永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己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利用药物经皮吸收和经络效应双重作用的穴位贴敷法对AR的疗效正日益受到重视[1]。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出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其对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2~5]。本研究选择治疗 AR的常用穴——大椎穴和神阙穴为给药部位,通过考察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穴位贴敷对抗炎、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其经穴位给药治疗AR的有效性,并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进而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给药途径和临床用途的扩大奠定基础。
AB265-S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二甲苯,天津市东天精细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1104);麻黄、附子、细辛药材购自哈尔滨市药材公司,生药学鉴定其原植物分别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 18~22 g,合格证号为P00102004,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处方量麻黄、附子、细辛,经醇提、树脂纯化,回收溶剂适当浓缩后获得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
取体重18~22 g的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鼻炎康片组)、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神阙穴组、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除空白对照组外,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鼻炎康片,给药体积为1.0 ml/100 g,其余各组分别贴敷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于大椎穴、神阙穴及大椎穴+神阙穴,给药面积7.2 cm2/100 g。每日给药1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2 h后,立即在小鼠左耳前后两面涂抹二甲苯0.04 ml,2 h后,将小鼠脱臼处死,齐耳根剪下左右两耳片,用7 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用分析天平称两耳片的重量,用每只鼠的左耳片重量减去右耳片重量,最后比较各组的耳片肿胀程度,计算各组肿胀度之均值与标准差,按下面的公式求出给药组的肿胀抑制率,并作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显著性。
取体重18~22 g的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组及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处理方法。于末次给药2 h后,腹腔注射0.7%HAc溶液0.1 ml/10 g,观察注射HAc后15 min内小鼠出现扭体反应次数。
实验结果见表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鼻炎康片组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各给药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及大椎穴+神阙穴组差异不明显(P>0.05)。
实验结果见表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鼻炎康片组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各穴位给药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及大椎穴+神阙穴组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给药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s,n=10)
表1 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给药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P<0.05,△△P <0.01。
组别 剂量(mg/100 g) 肿胀度(mg) 抑制率(%)空白对照组40.3910.349 ±1.08鼻炎康片组 57.66 4.759±1.00** 54.63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 79.53 4.924±1.05**△ 52.42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 79.53 6.019±1.09** 41.83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神阙穴组 79.53 5.905±0.95** 42.94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 79.53 6.169 ±1.09**
表2 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给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0)
表2 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给药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s,n=10)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非穴位组比较,△P<0.05,△△P <0.01。
组别 剂量(mg/100g) 扭体次数(次) 抑制率(%)空白对照组16.948.4 ±8.72鼻炎康片组 57.66 28.6±5.87** 40.9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组 79.53 33.3±5.96**△ 31.2麻黄附子细辛汤神阙穴组 79.53 34.5±5.82** 28.7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椎穴+神阙穴组 79.53 37.6±6.35** 22.3麻黄附子细辛汤非穴位组 79.53 40.2 ±8.20*
中药经皮给药的难点在于制剂载药量小、有效成分含量低、给药面积及药物透过量有限等。传统的中药给药形式多为药材原粉以蜂蜜、生姜汁、蛋清、酒或醋等调成糊状应用,给药剂量大,生物利用度低。本研究采用树脂分离纯化技术结合使用透皮吸收促进剂技术制备麻黄附子细辛汤提取物,为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提供了重要保障。
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具有显著的抗炎及镇痛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方剂,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效,可谓温经散寒之圣剂。但现有研究资料表明[6],麻黄附子细辛汤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其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更无上市的制剂产品。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方中各药味的有效成分麻黄为麻黄碱等生物碱、附子为乌头碱等生物碱,细辛为α-细辛醚等挥发油。其中麻黄碱、乌头碱等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而其给药途径主要为经胃肠给药,存在副作用大、给药不方便的缺点,从而限制了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中主要药味麻黄、细辛自古以来单味药即可外用,结合现代理化性质及其药理研究结果,麻黄碱、乌头碱等分子量小、熔点低,药理作用剧烈,适于开展经皮给药研究。本实验结果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无论贴敷于穴位还是非穴位区均具有显著的抗炎及镇痛作用,从而为其经皮给药治疗AR的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穴位较非穴位区有利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作用的发挥。穴位贴敷法是在传统针灸医学基础上,将中药制成丸、散、膏等剂型贴敷于穴位,利用药物经皮吸收和经络效应的双重作用而使疗效倍增,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法。本研究表明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于“大椎穴”抗炎及镇痛作用的发挥与贴敷于非穴位区有差别,以大椎穴为佳,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经皮给药确有穴位贴敷的必要,对此笔者将作进一步研究。穴位贴敷疗法是以穴位作为治疗区域,选好、选准穴位十分重要。本研究选用的“大椎穴”[7~8]属督脉,为诸阳之会,可提升诸经之阳气。药物贴敷大椎穴可以通过督脉经络的传导,散发阳经之气,直达病所,而使气血得通,营卫和调,邪气得祛,起到宣肺通鼻窍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穴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因腧穴对药物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9]。
[1]王艳宏,刘振强,包蕾.穴位贴敷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68 -70
[2]大桥隆,陈恩典.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特效药“麻黄附子细辛汤”[J].中医药,1997,13(1):38
[3]程竑.麻黄附子细辛汤在日本的研究应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3):30 -31
[4]山本岩.过敏性鼻炎汉方药治疗[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4,6(5):12
[5]坂东正造.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过敏性鼻炎[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2(5):38
[6]王艳宏,包蕾,刘振强.麻黄附子细辛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73):216
[7]王蕊.抗敏灵穴位贴敷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6:9-12
[8]文志,徐绍勤,彭斌.穴位贴敷防治变应性鼻炎118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2):3233
[9]王海,东贵荣.穴位特异性研究小结和展望[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5):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