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早,王丽菊
(长沙市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痉挛型构音障碍是脑卒中患者较常见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声母不清、说话缓慢费力、声音嘶哑、音量和音调缺乏控制、鼻音重等[1],造成病人交流困难,回归家庭与社会障碍,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90例中风后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的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详见表1(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符合痉挛型构音障碍诊断标准[2]。
2.1 常规组 只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用脑组织保护剂,支持疗法等,选用当前治疗脑出血或脑梗塞的常规药物。
2.2 对照组 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具体方法[3]:①松弛训练:包括肌肉与精神放松,可采用对比法、交替法、暗示法;②呼吸训练:呼吸控制可降低咽喉部的肌紧张,从而有利于发声;③舌唇运动训练: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向两侧的运动、鼓腮、叩牙,2 min/次,3次/日;④软腭运动训练:用“推掌疗法”即两手掌相对推,并同时发出“啊”音,30 min/次,2次/日;⑤发音训练:发元音→发辅音→元音+辅音→单词和句子。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根据《针灸学》(梁繁荣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中假性球麻痹的取穴:内关、通里、风池、金津、玉液,加舌三针。配穴: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风痰阻络者加合谷、丰隆,肝肾亏虚者加关元、肾俞。操作: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金津、玉液穴点刺,出血量0.2~0.3 ml,舌三针朝舌根方向、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深约1~1.5寸,以针感向咽喉部放射为宜,通里、内关等直刺0.5~0.8寸,运针后针感向上臂传导为佳。30 min/次,每10 min运针1次。
3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个月。
3.1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采用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法[2]评定。
3.2 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16.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1 3组患者治疗前后构音障碍情况比较 见表2。3组患者治疗前构音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组内比较(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常规组比较(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2 3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3。从表3可见,经秩和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常规组间比较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3 3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言语是人类特有的、极其复杂的高级神经活动,脑卒中患者由于初级运动皮质和(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可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性构音障碍,即痉挛性构音障碍,常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现。但在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比较强调肢体功能,常忽视了言语的康复治疗,而且构音障碍又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现代医学界认为脑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本研究通过系统的语言训练和针刺刺激,加快了脑卒中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大脑可完成原先不能完成的功能。且上述语言训练强调进行非构音器官的相应基础训练和构音器官的相应训练,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并根据评定结果选择治疗顺序:呼吸→喉→腭→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有利于患者言语功能的恢复。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本虚(肝肾虚衰、气血不足)、标实(风痰阻滞、瘀血内停),针刺以开窍醒神、舒筋通络为法,取心经、心包经穴及局部取穴为主,通过针刺舌咽、舌下、迷走及面神经的分支等神经末梢,使其释放神经冲动起到增强反射,促进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提高构音肌群的肌力并降低其张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脑组织的血液,直接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等病理状态[4]。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样本较小,病程相对较短,研究时间不长等,今后在训练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家属的参与等方面也要加强,以充分调动患者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贾子善,吕佩源,阎彦宁.脑卒中康复[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
[2]李艳萍.脑卒中患者痉挛性构音障碍的言语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3121
[3]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5
[4]石学敏,杨兆钢,周继增,等.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5例临床和机理研究[J].中国针灸,1999,19(8):49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