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导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和雨是一对孪生姐妹,她们彼此相依。仅仅从雨的角度来看:春雨,是多情的,她柔柔地滴落,滋润着大地,给予希望与生机;夏雨,是狂放的,它卷着电闪雷鸣而来,噼里啪啦敲打着万物。它驱散炎热,给人们留下一丝清凉;秋雨,是悄无声息的,她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沙沙地轻敲着落叶,绵绵地打湿地面;冬雨,是寒冷的,她害羞似的,每次只下那么一点点,万物在冬雨的抚摸中缓缓入睡。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万物在不一样的雨里慢慢生长。四季有雨,人生中也会有雨。当然,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对雨的感觉也不同。
喜欢雨,喜欢它水一样的清纯,云一样的缥缈,雾一样的朦胧。喜欢风,因为它能使白云飘悠,花儿绽放;能抚平创伤,催人奋进;会使阴雨绵绵,掀起巨浪;会触痛心事,让人懈怠。春风拂过,大地回春,万物充满生机;秋风吹过,田野金黄,农民喜获丰收……人生路上的挫折如同自然界的风、雨,我们不可预料,不可主宰,但我们可以用坚强的意志与之搏斗,最终收获风雨后的彩虹。
例文精批
秋云·秋风·秋雨
山西高宇翔
因为太喜欢秋,常常在秋云、秋风与秋雨中品味秋的含蓄,常常会为秋情酿制的美酒而醉:不知秋风能醉人,却叹人醉秋云秋风秋雨中。
——题记
秋天的云,多姿多彩。它像孩子们手中挥动的彩带,在天空中飘荡。它带走了孩子们心中的悲伤与痛苦,只把快乐留在他们的心底。它在人们面前展现他的美丽,坦坦荡荡,无一丝娇羞,也无一点遮拦,在蔚蓝的天宇中尽情地书写快乐的诗章。
秋天的风,奔放无私。不论是挺拔的乔木,还是缤纷的花朵,无一不得不接受它的到来。那乔木的碧叶,在一夜之间被这秋风吹落了,令人在吟诵“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同时,体会到它的正直;那曾经美丽的繁花,在秋风面前凋零了,让我们在回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佳景时,验收它的无私。这秋的使者,或许太无情,但是,我从它的无情中感受到了它的公正。秋风,从不走家串户,它顾不得在奔忙之中为自己寻找一片小憩的角落,它只把来年春的希望播种于厚的泥土中,让人们暂时忘记碧叶和缤纷的花儿带给自己的欢愉,让人们有一份对新春的期待。
秋天的雨,缠绵潇洒。当它不期而至来到人间的时候,也把一个信息捎给了人们:这是雨在作最后的告别,因为代之而来的是冬的雪。有人说雪是雨的精魂,当秋雨把接力棒传给雪的时候,告别的仪式显得如此简单而又庄严。秋天的雨,在缠缠绵绵中似乎让我品味离人的轻愁。谁能说秋雨薄情?它无拘无束,潇洒地把自己的爱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让我想到这份爱的厚重。谁能说秋雨无义?静静地坐在写字台前,听着秋雨敲打窗玻璃的淅沥声,感到雨升华着我的灵魂,使我的心也纯净得如同一潭秋水。
秋云,秋风,秋雨,牵着我的思绪,让我与秋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秋有了这样的爱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忘记了人们对秋曾经有过的冷漠无情的评说。当年的鉴湖女侠把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留给了后人,一个“愁”字似乎还难以说尽她心中的那份沉重。当岁月把我也带到了可以识“愁”的年龄,我却在秋云、秋风和秋雨中带来的醉意中体验出了秋的美好。
因为喜欢秋,我常常在深秋月朗星稀的夜,看看远方的群山,听听秋的声音,放飞我的思绪。有一位伟人曾经站在六盘山上“望断南飞雁”,想来一定是秋的天高云淡引发了他的诗情。我不是伟人,但同样因为秋而感动——我在秋天收获了自己的成熟。
极有诗意的题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
写秋天的云,先说其“形”,一个比喻句把云的形态形象化了,再说其“神”,表现了云的性格。
写秋天的风,用笔有了变化。风无形但有韵,两处引用是两种不同的情景,巧妙对比,侧重于表现风的个性。
写秋天的雨,融进了自己对雨的独特体验。
过渡自然,收束上文,领起下文。
心灵的对话表达对秋的感悟,于反弹中出新意:在秋云、秋风和秋雨中带给“我”的醉意中体验了秋的美好。
呼应题记中的“喜欢”,从看、听、思中表达自己的感动。
真情感言
本文的主体部分依次写秋云、秋风、秋雨,思路清晰。从文字中,我们看出了“美”,也看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爱”。作者从细小处落笔,于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体现出精彩的诗意盎然。如本文写秋云的坦坦荡荡,秋风的奔放无私,秋雨的有情有义,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赋予了这些司空见惯的景物思想感情,再运用联想以“心灵的对话”把自己对秋的感悟,收束于“在秋天收获了自己的成熟”上,轻松自如地实现了表达“太喜欢秋”的意图。 (杨东俊)
佳作引路
润物无声贵如油
——春雨同志春季考核个人述职材料
陕西韩立强
我叫春雨,生发于万物复苏的春天。春风是我的姐姐,春花是我的妹妹。下面我向大家作春季考核个人述职。
春季以来,我始终遵循自然规律,思想上保持和大自然的高度一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工作上,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只要大自然允许,只要万物需要,我就及时献上我的全部。听,沙沙沙,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来了,草木激动得露出了新芽;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我将天地弥漫成温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杨柳愉快地舞蹈,鲜花动情地歌唱,小鸟自由地飞翔。而更欢快的还是人类:农民伯伯说,有了春雨,今年的庄稼一定会有好收成;医生阿姨说,有了春雨,可恶的病菌就不能肆虐于人的身体;小孩子们说,有了春雨,天晴之后我们就能放风筝。事实充分地证明,因为我的爱岗敬业,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尽管如此,我并没有一丝骄傲自满的情绪,而且,我还能用润物无声的表现打动别人,为他们的进步带来积极的影响。比如说,每年的春季,沙尘暴总要向人们展示一下他的威风。人们为了阻止沙尘暴的到来,想了好多的办法,可就是没有多少立竿见影的奇效。而我到来之后情况就不同啦。虽然我的身体很瘦小,力量很薄弱,但我却能对沙尘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纯洁的爱心滋润一粒粒沙尘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和我一起从高空自由下落,还天空一片明亮和蔚蓝。我的这种表现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美,不信你看,人们把善于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高明教师就比做我——春雨呀!
虽然这样,但是我却从来没有产生过让万事万物永远处于我的庇护之下的念头,我不愿意成为阻碍历史前进的自私鬼,也不愿意成为扼杀有志之士的刽子手。在春季结束前的某个人们不注意的夜晚,我会悄悄地让贤于比我有魄力的夏雨,让他替我将一个火热的夏天带给人间,这样我就去而无憾了。
总之,我觉得,春季以来,我的思想是先进的,我的表现是优异的。最后,希望大家对我的个人述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真情感言
本文是一篇赞美“春雨”的美文佳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章在赞美“春雨”的时候采用了一般作文没有用过的巧妙办法,即让“春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自己一个季度来的思想、表现等进行“个人述职”。这样的构思极为巧妙,它不但让文章形式上高出于一般作文,而且让文章在表情达意上别具一格,很有特点。(王臻)
如织的细雨
山东刘畅
细雨如织。蒙蒙雨雾中,光着脚丫的孩子跑来跑去,雨点打得他们缩着脖子,雨水调皮地在他们的趾间钻来钻去……
树木贪婪地吸吮着飘逸的雨丝,身上的灰尘已让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它们扭动着,“珍珠”哗哗地落下来,钻到地里,再也不肯出来。
花儿笑了。看,叶尖还挂着笑出的眼泪呢!她柔弱地歪斜着身子,拍着手,扭动着腰肢,跳着舞,累得脸红红的,脸上挂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汗珠……
雨点钻进草坪里,湿润着坚硬的土地。娇嫩的小草,挺直了身子。这些小不点儿,果然长了不少,绿油油的,充满生命的活力,总以为自己不长个儿的小草深深地松了口气……
雨点落到小河里,打出一个个小水窝。小鱼儿被惊动了,抬头望着这些透明的小精灵,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嘻嘻地笑着……
小桥上的一块块石板是专为小雨点设置的乐器,他们争先恐后地、调皮地跳到上面,合奏着美妙的音乐,叮叮咚咚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石板与石板的缝隙间,青苔已探出了小脑袋,聆听这优美的音乐。
也许是年纪大了怕着凉的缘故,枯树在身上撑起一朵朵蘑菇,似一把把小伞。小蚂蚁在底下躲雨,还不时伸长脖子看看地面上自己的小房子呢。
雨点小了,渐渐地停了,小雨点带走了炎热和干燥。大嗓门的青蛙高兴地叫着,仿佛在说:“快来看天上那座彩色的小桥,小雨点就是经过那座桥回到天国去的。”
真情感言
本文是对细雨的真挚赞歌,流露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文章语言清新,不论是从孩子、树木、花、草、小河,还是枯树等来写,大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新颖的比喻加上丰富的联想,使文章清丽如雨后的绿树,娇美似滴露的鲜花,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吕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