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病变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07-26 08:02李素艳林瑶光蒋建坤蒋敦科
微创医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微血管恶性胃癌

李素艳 林瑶光 蒋建坤 刘 莹 蒋敦科 李 萍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市 530021;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南宁市 530021)

胃癌和其他部位的肿瘤一样,其发生发展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了解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早期诊断胃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也为早期治疗提供了必要前提。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血管生成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营养,也为肿瘤细胞转移提供了通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测定是临床上判定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的生物学指标[1,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轻度浅表性胃炎组织、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组织进行MVD检测,以了解不同病变组织中MVD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胃镜活检标本蜡块75例,其中轻度浅表性胃炎作为正常对照组15例,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即胃癌前病变组25例,早期胃癌组17例,进展期胃癌组18例。男 49例,女 26例;年龄 18~77岁,平均(52±3.35)岁。所有病例和标本要求满足以下条件: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未经放疗和化疗。

1.2 试剂 主要试剂为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浓缩型DAB试剂盒和多聚赖氨酸,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采用EnVision(二步法),按EnVision超敏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经微波行抗原修复,DAB显色,最后用苏木素复染、脱水、封片。每批染色均设阴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和用已知阳性片作阳性对照。

1.4 MVD判断标准及计算方法 结果判断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来判读。MDV测定计数按Weidner法进行计算。先在低倍镜(10×)下选取微血管最丰富的热区(hot spot),避开肿瘤坏死和出血区域。然后在高倍视野下计算该区域视野的微血管数目,取平均值作为MDV[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织中MVD的表达差异性及其和EGFR的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MVD表达情况 各组病例MVD表达随着病变恶性

图1 MVD在组织中的表达(SP×400)

3 讨论

MVD是对新生血管生成做出定量描述的一个指标。MDV在对照组、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之间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MVD值逐渐增加,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VD值越高,病变恶性程度越高。

肿瘤是由各种不同的基因蛋白共同作用来影响细胞增殖和生化的。肿瘤血管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物质基础,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病例MVD表达情况

2.2 MVD和EGFR表达的相关性 各组病例MVD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各组病例MVD和EGFR的相关性

图2 EGFR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SP×400)

2.3 MVD和EGFR表达特征 MVD(CD34)阳性产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和胞膜,凡是阳性着色的孤立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被认为是一条独立血管,只要结构不连续,分支结构也作为一个血管,如图1所示。EGFR阳性细胞膜或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如图2所示。性肿瘤具有诱发宿主血管生成的能力。已经发现,在肿瘤形成早期并没有血管出现,这时肿瘤生长缓慢呈线性增长,并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当形成肿瘤血管后,肿瘤进入指数生长期而迅速生长,并可出现转移。多血管是肿瘤具有侵袭性的特征。近年来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在实体肿瘤的恶变、生长、转移等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判断恶性肿瘤转移与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赵坤等[4]研究发现,MVD值越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越高,临床分期也发生递增,说明MVD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同时研究还发现MVD值与浸润程度、转移密切相关,并呈显著正相关趋势。提示CD34抗原不仅能客观地反映肿瘤中MVD,并能作为判断胃癌转移与否及预后的重要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MVD均数在对照组、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中呈逐级上升趋势,且与EGFR之间呈正相关,与潘卫新等[5]研究显示EGFR值与MDV呈正相关一致。与李素艳等[6]研究结果显示胃对照组、胃癌前病变组、早期胃癌组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随着病变恶性程度增加,EGFR的表达率逐渐增加,表明EGFR的表达率高低与病变的恶性程度有关相一致,而EGFR值与MDV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胃癌前病变组织中MVD和EGFR表达的高低及阳性与否来判断他们的预后情况,从而决定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两者均可作为判断胃癌前病变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1]魏丽军,李建民,从 娟,等.宫颈癌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5):344 -346.

[2]熊正文,徐昌富,李宏伟,等.非小细胞肺癌中血管内皮标记物显示微血管密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4):223-225.

[3]Weidner N.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J].Am J Pathol,1995,147(1):9 -19.

[4]赵 坤,杜金荣.结肠癌与直肠癌的MVD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2355 -2357.

[5]潘卫新,卜 平,朱海航.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TFF21、EGFR表达与血管再生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9,21(6):339-341.

[6]李素艳,蒋建坤,林瑶光,等.胃癌前病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及其意义[J].广西医学,2010,32(7):766 -768.

猜你喜欢
微血管恶性胃癌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