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污染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2011-07-26 09:44:20涂安国谢颂华郑海金莫明浩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12期
关键词:鄱阳湖面源江西省

涂安国,谢颂华,郑海金,莫明浩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系统尤其是水生态系统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出现了水源枯竭、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等问题[1-2]。自然水生生态系统的失衡主要受污染和自然径流过程的超常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江西省主要河流湖库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河段或水域水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污染源主要为城镇、农业面源污染[3-4]。目前,江西正在进入高速增长、奋力崛起的重要历史时期,随着全省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水量和排污量也将增加,对水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必然会增大,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必将带来区域性的水污染问题。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针对鄱阳湖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安全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污染河流水生态修复研究,将对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江西省河流水环境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

江西省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河流,它们与其他直接入湖河流共同构成鄱阳湖水系,经入江水道于湖口注入长江。目前,江西的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水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水污染物排放量较少,水污染问题只是在局部河段比较突出。全省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粪大肠菌群。

但是,随着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西省用水量和排污量增加,农业生产和水土流失等造成的面源污染逐年加剧,河流水环境将面临恶化的风险。据《江西省环境质量报告书》统计,2001—2008年,鄱阳湖流域五大水系水质在Ⅱ类及以上的比例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6—2008年,下降趋势尤为明显(图1)。同时,河流局部水污染严重,部分河流支流和各水系流经城镇的局部河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带,如2006年全省劣Ⅴ类水污染河段就有17个,主要分布于城市河段。入河污水排放总量逐年上升,近10年间废污水排放量以平均每年约1亿t的速度在递增。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江西省在经济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将带来区域性的水污染问题。

图1 鄱阳湖流域主要河流水质在Ⅱ类及以上的比例变化情况

1.2 主要水环境问题

随着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域内新建大型耗水型企业和进行地区产业转移造成的点源污染以及农业和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等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流域内人民的生产生活,水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发展压力。目前,江西省主要河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面源污染对水质影响较大、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诸多水生态环境问题。

2 江西省污染河流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

2.1 生态修复基本思路

研究表明,对水域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为末端治理技术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才能见效,不然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在治理污染水域时只有采用生态学的方法才能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因此近年来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并且更加强调了生态修复的作用。

水污染是整个流域的环境问题。江西省河湖水生态修复应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湖健康为目标,坚持河湖治理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点源污染治理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结合,陆域治理与水域治理相结合,综合水污染治理与强化管理相结合,采取“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建设稳态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达到控源减污,改善基础生态环境和河湖水质,实现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2.2 生态修复体系框架

根据江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结合自然地理条件、水系统、水污染和水环境特点,针对河流生态系统自有特征,采用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技术,见图2。

图2 江西省河流水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3 水污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3.1 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

河流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是对现有的污染源进行控制,防止水质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为水生态修复提供适宜的条件。针对江西省河流水环境污染特征,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业污染整治。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或措施应涵盖源头控制技术、污染物迁移过程控制技术及末端控制技术等三方面[5]。在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应结合村庄、坡耕地和水系整治等工程建设,根据污染物的产生和迁移路线,结合地质地貌和景观生态,采用污染物的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端集中处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思路,形成“源—流—汇”逐级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调节技术体系。

建设污水处理厂是控制城镇水污染的根本措施,也是改善水环境最主要的工程手段。在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方面要做到因地制宜,采用成熟合理的处理工艺;在工业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应采用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区域,应选择脱氮除磷能力较强的工艺;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可分散选址,采用运行成本较低的污水处理工艺。同时,要严格按照江西省发改委《关于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的指导意见》(赣发改收费字[2008]1896号)要求,加大对污水处理收费政策的执行力度,强化征收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为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污水处理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工业污染整治要优化工业结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努力提高工业水回用率,加快推进印染、造纸、食品、不锈钢等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从源头上控制住工业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监控;合理规划工业布局,要求造成水污染的企业“退城进园”进行技术改造,在污染源相对集中、污染物相似、能实现规模效益的区域,应优先考虑集中控制;污染物集中处理实行有偿服务,排污单位按照处理量多少、污染物成分及处理难易程度筹集资金和缴纳处理费;处理达标废水应尽量回用于生产,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

3.2 河流水生态修复技术

对于污染严重的河段,水质条件难以满足水生植物种植等水生态修复技术实施的,可先采取对河道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人为强制清水措施和实行水位调控等,以促进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在控制外源污染负荷和改善水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可配合生态恢复措施对污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同时,针对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在进行水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江西省污染河流水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岸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河岸生态堤岸与生态缓冲(绿化)带构建技术、水体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水体底栖生态修复技术等,形成了“岸上—水体—水底”全方位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3.3 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

以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水管理理念目前已被社会普遍接受[6-7]。近年来,流域综合管理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以健康生态系统建设为导向的流域水管理备受人们关注[8],其中生态健康安全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是流域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考虑到主要河流和鄱阳湖的特殊河湖关系,江西省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主要围绕鄱阳湖水环境管理展开[9]。目前,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已基本具有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机构的雏形,将来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建立起一个包含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流域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流域水环境监控与预警体系的真正意义上的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机构。

4 结语

对受污染的河流水体进行修复是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生态修复是一种修补活动,只有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在整体上较大幅度地提高河流水体质量。江西污染河流生态修复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生态修复思路,利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达到根本性改善河流水质的目的。今后,水生态修复技术将更加多样化和系统化,这就要求水生态系统监测和健康评估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要求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水生态修复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徐晶,朱民.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7):150-152.

[2]杨清海.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J].辽宁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5(2):71-77.

[3]余进祥,刘娅菲,钟小兰.鄱阳湖水环境承载力及主要污染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3):90-93,106.

[4]刘清玉,戴雪荣.江西省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65-66.

[5]尹澄清,毛战坡.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农村非点源水污染[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229-232.

[6]李锋瑞,刘七军.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理论创新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55-59.

[7]席酉民,刘静静,曾宪聚,等.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雅砻江流域管理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7):635-640.

[8]杨涛,惠秀娟,许云峰.用于流域管理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J].环境保护科学,2009,35(5):52-54.

[9]胡振鹏.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的探索[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2):1-7.

猜你喜欢
鄱阳湖面源江西省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心声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4:58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现代出版(2019年6期)2020-01-14 02:20:36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2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
鄱阳湖好风光
老友(2017年4期)2017-02-09 00:26:04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