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建华 王菲菲
(作者分别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世界军事》杂志社副社长;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在探索中前进,人们在忙碌之余回顾历史、重温战争年代的动荡以及对抗战英雄的崇拜之情日益高涨,艺术创作者们一度陷入到对再现人民军队的成长史、共和国的成立史,大写特写革命英雄史诗,塑造英雄形象的迷狂当中,夸张的手法、失真的艺术表现、纯粹的宣教功能成为当时艺术作品的共性标签。
一些片子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抽象模式共性多,鲜明独特个性少”的特点。创作模式以格里尔逊模式的“变体”为主。表现为:画面加解说加音乐,且各元素十分注重形式美、造型美,注重蒙太奇效果和解说词,几乎不用写实性音响等,由于其负载的政治教化功能过于强大,失去了“格里尔逊”模式传播信息量大、能够反映丰富生活的特点,因此,将此时纪录片模式定义为格里尔逊模式的“变体”。
80年代,文化中 “反思潮”“寻根热”掀起。此时文艺创作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变为“自觉承担历史反思、现实批判和人性拷问的责任”。军事纪录片迎来了文化精神的回归,由此带来了“人性化”军事纪录片的兴盛。
以《让历史告诉未来》中毛泽东为例,首次出现他的名字时被称为“湖南乡村的教书先生”。将领袖从神还原为人,成为此时期军事纪录片创作者们所追寻的原则。
在结构上,80年代的军事纪录片大多采用格里尔逊模式,即主题先行,画面加解说,通过罗列素材用空镜头配以解说词去填充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以解说词代替画面、以文学代替影像、以抒情代替叙事的表现手法,冲淡了文化精神在片中的含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不再沉迷于理想当中,记录现实、反映生活成为当时文艺创作的一大潮流。军事纪录片日趋科学和理性,由此催生了“纪实”军事纪录片的兴盛。
一是平民化视角让普通官兵成为主角。主体形象的平民化,反映我国军事纪录片的日趋成熟。
二是故事化的结构让生活味更浓。即在真实记录的前提下,适当借用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中一些故事化、娱乐化元素,使片子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纪实手法运用让军事纪录片实现本性回归。在以跟踪拍摄、同期声、长镜头为重要表现特征纪实手法的运用方面,90年代军队创作群体创作出的大型纪录片《望长城》可以说最具代表性。创作中,始终将声画作为完整整体,凡开机时都开话筒,动态、声音、环境、气氛都保留在所截取的生活流程中,尽可能将生活原生形态呈现给观众。
此时期军人身上的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为市场经济多元环境下的大众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充满英雄主义和崇高感的主旋律军事纪录片沉寂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度受到关注和认可。
回归后的英雄并不是原来的“高、大、全”,而是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新英雄”。
一是选择某一局部的视点或横切面来折射大事件或表现深刻主题。《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第二集《强军之路》中,为了展现我军十年磨一剑的成就,创作者抓住兰州军区某部班长刘森林的成长经历,通过三个阶段的三种不同精神风貌,深刻细微展示了我军科技强军的坚实步伐。
二是通过捕捉微妙内心世界展现人物性格。
三是通过个性化言行举止展现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