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吴先平
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结合点的体育旅游,是这两个产业间交叉渗透的新领域,既不同于单一的体育健身,又区别于普通的观光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两种产业的有机结合,可以看做是两种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对于发展旅游产业,扩大体育健身、丰富人文活动、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大家庭拥有着多姿多彩、丰富非凡的体育项目,比如斗牛、赛马、摔跤、赛龙舟、陀螺、秋千等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区域性旅游经济而言,有着极大的发展优势。在体育旅游受到关注和重视而不断得以开发的过程中,我们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从体育旅游的现状出发,就我国少数民族开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当前少数民族在开展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的少数民族应当如何更好的开展体育旅游加以分析。
从世界范围内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来说,体育旅游的兴盛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都有着较高的发展程度时才出现的一种新兴旅游类型。而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农业占主体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体育部门发展重点一直都在竞技体育上,对于大众体育全民体育来说,似乎被忽视了。近些年来,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全民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迅猛发展。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每年以5.1%的增长速度持续增加,2007年我国居民在体育用品方面的支出已经上升到13项基本生活消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3位。以广西桂林为例,在2008年全市的年均体育消费额已经超出了21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体育产业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更是令人瞩目,两产业的良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我国的各个地方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区域内的优秀体育文化,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旅游产品,比如说内蒙古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东北的滑雪、湖北的龙舟赛、河南郑州的武术表演……截至2009年,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在国家旅游局备案的达到了377个,种类多达16类,93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这些不断被开发出来的体育旅游产品,让国内外的旅游者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了体育旅游产品别具特色的区域化魅力。从不断增加的体育旅游产品特点来看,我国当前具有典型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其地域分布特征中60%的体育旅游项目都分布在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程度直接关系着我国体育旅游的整体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体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表现在旅游上其国际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因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让世界更加瞩目和向往。2004年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毛利人独特的土风舞在悉尼奥运会开幕中的表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格言在今天越来越明显,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开发,可谓是恰逢时机迎合了国家化旅游的发展趋势。
不仅是我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体育活动都是诞生于特殊环境下人们征服自然获取生存条件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此特殊环境下征服自然中别具风格的惊险性、精彩性、悬念性依旧在这个传统体育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将其纳入到旅游活动中,这种传统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的惊险性、精彩性、悬念性对游客而言,其吸引力是很强的。比如说云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射弩、傈僳族的上刀山、哈尼族的斗牛、藏族的马术、蒙古族的摔跤等等,其中的惊险、精彩让这些体育活动具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的民族体育除了有着极强的观赏性,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还表现出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比如说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流传的许多歌舞活动和传统体育,不但简单易学,而且很容易让人参与到其中形成激荡人心的民俗体育氛围,这本身就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非常强烈的感召力。如果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广泛社会参与性的民族体育开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中来,让游客可以以更好的切入点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和歌舞活动中,不仅能使他们能尽情地体验民族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欢乐,同时又能更好地对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更深刻的体验。其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与共鸣性更让整个少数民族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和核心影响力提升。而且,与高档豪华的体育馆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相比,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固有的独特民俗地的将当地社会人文资源和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起来,让旅游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特定的自然和民俗文化中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既节约了景区建设的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属于可再生资源,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来说,避免了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消耗和枯竭,具有着很强的开发优势。
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趋向衰微,在一定程度上受经济趋势的影响,现代人更渴望求新、求乐、求健、求险等特殊旅游形式,而囊括了体验运动与赛场气氛、体验自然感受风情、体验刺激与冒险、体验田园风光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正好满足了现代人的这一需求愿望。近些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发展迅速,从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发展来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展区域化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发展较快却又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笔者分析如下:
(1)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旅游主题趋同、旅游资源枯竭、旅游产品老化的现象,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周期来说,一般情况下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为7~13年,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旅游产品的逐步老化,旅游产品特殊的兴奋点和吸引力随着降低,旅游产品逐步将进入衰退期,比如说云南的大理、西双版纳等地。而在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旅游区,旅游主题的趋同现象也比较严重,比如说藏族的马术和内蒙古的赛马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族区域体育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在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的都是临时炒作和短期开发的赛事资源,赛事品牌很少能够长期驻足,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NBA赛事、巴西的狂欢节、日本的丰田足球赛等,这些国际品牌在促进本地区的体育旅游发展方面有着持续的吸引力,而我国国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却特别少,整体来说对于赛事品牌的可持续利用率较低,总体的综合效益价值开发度也有待提高。
(3)从我国对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整体上缺乏文化内涵和自然环境配置的深度挖掘,很多的地区甚至空喊文化口号、泛用文化名称、剽窃文化符号,在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上缺乏与民族文化相匹配的山水景观,整体上简单、乏味,这样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旅游很容易变成枯池之鱼、无源之水。
(4)在多数的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中,对于独具特色的人文性强的体育资源利用小,反而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传统旅游中的自然资源利用上,整个开发过程侧重观赏性项目反而忽略了更符合经济时代人们出游需要的参与性设置,互动效应差,缺乏市场吸引力和活力。
(5)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来说,对于如何更好将传统的体育旅游资源纳入旅游经济的竞争市场中,在切入点、突破口、运作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严重问题。同时对于民族体育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价值观的认识也存在着欠缺,再就是人才问题上懂经济、懂体育同时又能够策划旅游开发的人才匮乏。
作为具有区域特色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如何能将这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融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使之焕发出巨大的生命活力同时产生现实的经济价值,笔者认为实现这一转变需要我们对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商品化转变过程中的外部社会支持体系和价值要素加以把握,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方针,从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产业运作等角度切实认真地加以探索,整个开发过程应当明确思路、构想、实施途径、实施步骤,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一定要从人无我有的独特性考虑,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出发,塑造出别具一格的优势的民族旅游产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要在娱乐、审美、观赏、刺激、安全等方面有创新和保障,确立鲜明独特的市场主题与形象,树立全国性的上乘市场品牌,并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增加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文化附加值,以推进旅游业走内涵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业,要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方向发展,用市场运行机制来进行运作与管理,并逐步在民族民间体育节日中引入市场化、产业化的机制,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突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具体来说:
(1)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资源种类和体育资源总量进行认真详细的摸底,然而细化类别,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和实施步骤的研究。
(2)分析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商品化、产业化所需要的外部支持条件和内部文化价值,分析该地区周边环境的旅游供给与市场需求状况,详细分析该地区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特性与走向。
(3)从旅游市场的特殊需求出发,对能够进入产业化、商品化运作的民族体育项目和产品种类加以详细分析,而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加工、雅化、包装,从而不断使该体育旅游产品的风格和质量得以提升。
(4)完善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商品化、产业化开发的运作机制、发展模式、市场定位、市场开发战略等宏观指导。
在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民族体育资源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观赏性与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收益性与保护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多样性与统筹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强化人才战略,尽可能地吸收和培养一批懂体育、懂旅游、懂管理的优秀人才,以此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旅游的高速稳定发展。
[1]沈阳.西藏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刘景黎.实现我国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
[3]张绍英.辽宁、吉林两省联合发展冰雪体育旅游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
[4]魏火艳.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