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式分析及对策

2011-07-23 06:35吉林省旅游专业岗位技能考评中心唐晓鸥
中国商论 2011年28期
关键词:本科生人才旅游

吉林省旅游专业岗位技能考评中心 唐晓鸥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是我国政府首次把对旅游业的重视上升到中央战略级别;2010年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要加大发展旅游业的态度和力度,这对于身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它不仅为旅游科班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更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就业环境。

1 我国旅游业的人才供需分析

1.1 人才需求缺口大

随着入境、出境旅游人次的逐年递增,我国旅游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而目前我国实有旅游从业人员约600万人,距离所需还有至少200万人的缺口,而这个缺口还将以每年20万人次的速度递增。

1.2 高层次人才紧缺

从需求质量上看,未来几年,我国旅游行业急需以下三类高层次人才:一是高级行政管理人才与企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熟悉国际惯例的高层行政领导人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高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对国际旅游市场比较敏感的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即新业态旅游专业人才。如旅游信息管理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大型会展活动管理服务人才、旅游研究人才等。三是优质的服务技能型人才。主要指服务于旅游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2 影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疆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容量巨大,但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区域性及地方政府发展旅游经济的着力点不同,导致各省市的旅游市场化程度参差不齐,区域性的旅游经济差异较大,这使得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吸引力,从而导致旅游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分布结构明显。

2.2 我国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使用缺乏长远规划

2.2.1 我国旅游企业人才进入门槛低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随之配套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又不完善,致使从业人员组成混杂,人才进入门槛低。一方面旅游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愿聘用成本较高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人才需求量大,使得许多其他教育背景的人员投入到该行业。加之部分旅游企业在选拔管理人员时,常常注重从业经验和操作技能,这样就把工作经验不足和动手能力较弱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拒之就业门外。

2.2.2 我国旅游企业对人才使用不科学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日渐红火,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致使大多旅游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在人才使用上更缺乏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不仅没有明确的培养与使用目标,更对所雇员工的职业生涯缺乏长远规划,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时个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和满足,抱负难以施展,潜力更无从挖掘。

2.3 社会对服务文化的错误认识

旅游行业一贯提倡“宾客至上”、“客人就是上帝”等理念,但是部分旅游企业对这些先进的服务理念存在误读现象,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客人,即使客人蛮横无理也不能申辩,企业也不会支持。因而员工易产生卑微感,缺乏成就感。另外,我国社会上存在一些错误观念,认为服务行业是伺候人的工作,地位低下,不受人尊重,是吃“青春饭”,这使得刚参加工作的本科生很难适应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因而造成了不愿选择导游、酒店等基础性服务行业的局面。

2.4 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目前,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旅游业人力资源总体上供小于求,特别是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成为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一些旅游企业反映,高校培养的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偏重于知识积累,理论功底较扎实,但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独立完成实际的管理工作,形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情形。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2.4.1 旅游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单薄,专业设置狭隘

不少高等院校往往以自己原先所在学科的优势和特点为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旅游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编辑组合”,确立自己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致使专业设置缺乏规范性、专业性、适应性。加之旅游院校的师资数量、结构、水平等方面再不尽如人意,无法培养出适应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2.4.2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层次模糊

我国的旅游院校对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教育,由于这些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机会很少,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致使其毕业后只能从最基层干起,在不适应后又频繁跳槽,甚至脱离旅游行业。其结果就是技能服务型人才相对过剩,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而旅游管理本科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3 提升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 高校需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3.1.1 注重课程体系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在保持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应注意加强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教学,同时适当加大实践技能课程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从而确保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适应旅游工作需要的技能技巧。

3.1.2 加强职业养成性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需要加强职业养成性教育,实施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注重渗透性和养成性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3.1.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一是建立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和首席教师制,鼓励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旅游管理实践研讨。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丰富和补充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应用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发表论文。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改善。

3.2 大学生需加强自身建设

3.2.1 转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观念

要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非本行业就业”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自身也要积极适应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克服思想上的就业瓶颈,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切忌好高骛远。比如高校、科研单位和国家机关等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极为有限,而像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却很巨大。

3.2.2 从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1)以“管理者”的标准来培养自己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具有更宽厚扎实的理论功底,这是专业优势,更是一名管理者或决策者必备能力之一。为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必须以管理者的角度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的同时,更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为后期晋升决策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树立道德意识,注重自身的修养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应该着力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礼貌礼仪,培养自己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

(3)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在旅游业中,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在服务业中工作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具体而言,应该以发展自己的事业为导向,着力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管理能力、激励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3 旅游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与高素质综合性旅游人才的稀缺所产生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国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加强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3.1 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

寻求良好的发展空间,已成为目前就业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观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对人才的合理规划;

(2)提供公平的晋升制度;

(3)建设员工培训与发展使用工程。

3.3.2 注重旅游企业文化建设

良好的旅游企业文化氛围要以“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为中心。在旅游企业中营造一种理解人、关心人的氛围,切实关心每一位员工。在旅游企业内部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并落实到具体行为、制度和政策上,确保旅游企业员工公平感的形成。

3.3.3 实施有效的激励管理

激励是行为的驱动力,是举止的诱因,激励机制是旅游企业效益稳定增长的保证,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途径。

(1)沟通激励。管理者与员工除了工作命令以外,还应具有情感上的沟通。比如管理者要了解员工对工作的真实想法,关注员工在生活上和个人发展上的一些其他要求。

(2)角色激励。角色激励就是让员工参与到工作目标的决策中。在这个阶段,管理者应当同员工一起讨论员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采纳员工的合理性建议,并进行实施。

3.3.4 完善薪酬激励制度

目前,薪酬管理是旅游企业吸引、留住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薪酬管理应当以旅游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为依据,与整个人力资源计划相适应,在制定薪酬计划时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1)要考虑旅游企业需要的可以招聘到的劳动力的数量,竞争情况如何。根据可获得的劳动力的数量决定工资水平,并且使工资水平具有竞争力。(2)要考虑与同等行业相比,旅游企业的职位有多大的吸引力,吸引力的高低决定着工资水平的变化。(3)要考虑旅游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口碑好则吸引力大,工资水平也会跟着变化。(4)要考虑福利、提升能力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这也是吸引员工的一个方面。(5)要考虑在制定薪酬计划时的公平性,只有公平的薪酬计划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6)要考虑除了工资外还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计划,良好的薪酬激励计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留住和吸引人才。

4 结语

面对日益突显的就业竞争与压力,为切实解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非本行业就业”这一现象,旅游高校必须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也应强化自身建设,旅游企业更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通过这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稳步就业,实现旅游管理类毕业生的“出口”畅通,实现旅游管理类专业的良性发展。

[1]周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2]汪剑明.面对旅游企业人才“饥渴”高等院校何去何从[N].中国旅游报,2004(5).

[3]梅虎,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

[4]魏倩.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因何尴尬[N].中国旅游报,2006(7).

[5]时秀云,马鹤丹,邹化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取向透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8).

[6]朱海滔.旅游业人才缺乏亟待破解[N].工人日报,2010(4).

猜你喜欢
本科生人才旅游
人才云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旅游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