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江 林
“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奉化滕头村创造的人间美景。2010年,这个人口不足900的小村庄GDP收入7.23亿元,社会总产值达47.52亿元,人均纯收入约为2.8万元。
滕头村是江南的一个小村庄,现有村民342户,835人。自20世纪60年代初,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党委与时俱进,以创建为抓手,不断挑战自我,把贫穷落后的旧滕头建设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滕头村相继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等殊荣,成为全球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还获得全国首批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委会、中国生态第一村等7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思变
“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两百零,有囡不嫁滕头村。”过去的滕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那时的滕头村田地高低不平,且分割混乱,旱涝交替。土改时,全村竟没有一人够得上地主标准。
为摆脱贫穷,滕头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发扬“艰苦创业,永不满足,两手过硬,一犁耕到头”的精神,撑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片艳阳天。
1965年,滕头村原党支部书记带领滕头村村民大胆改造土地。1966年到1980年的15年间,把1200丘低产田,改造成200多块大小划一、沟渠纵横、排灌方便的高产田。这原本追随轰轰烈烈“学大寨”运动的举措,却无意间开启了致富的大门。随后一段时期内,滕头村先后迈出改土造田、旧村改造、兴办企业、发展三产四大步,较快地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1978年,滕头村开始建立服装厂,如今全村已有4个工业集中区和60家企业,形成了以服装业为支柱,多种产业并举的产业结构。滕头集团公司龙头企业——爱伊美制衣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羊绒服饰出口生产基地和全国服装销售、利税“双百强”企业,大衣、西服双双荣获出口免检资格。
进入新世纪,滕头村又进入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谱写了滕头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村民住的都是统一盖的别墅式的楼房,家里窗明几净,各种电器一应俱全。村里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育才奖励基金、农村大病医疗保险等制度,实现了少有教、老有靠、病有医、户户有保险的目标。对60岁以上的妇女和6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每月发放450—810元退休金,村里还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电视、书报、棋牌等一应俱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没有现代文化知识。于是,村里把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民当作第一件大事。建起了滕头小学,村里每年都拿出几十万元,配置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室、天文望远台等,以提高教育质量,并设立了“滕头村育才基金会”,对本村村民和在滕头村工作的外来人员实行奖励政策,鼓励其深造提高。
“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走进滕头村,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是:规划整齐,道路干净,两侧花木葱茏,四周鸟语花香。1993年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得斯韦尔来滕头村时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少看到像滕头村这样美丽整洁的村庄。”
长期以来,滕头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已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良农业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滕头村的做法是运用科学的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处理。物理处理方法是指不改变植物生长自身的内部生长因子,而以改变植物生长的周围环境因素为主要管理手段。内容包括种子选择、水的浇灌控制、修剪措施等;化学处理方法是指利用化学试剂等化学措施改变植物本身内部的结构或增加某部分的功能,从而提高植物各种性状。通过不同手段的化学处理,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滕头村就启动了改造旧村、整治环境、建设新农村的浩大工程,实现了“工业区、文教商业区和村民住宅区”的功能区分。20世纪90年代初,滕头村率先成立了全省唯一的村级“环保委员会”,对引进的工业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1998年开始,滕头村着手兴建每户面积达200—400平方米的小康别墅楼群,不仅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0平方米,还节省出土地32亩,实施了“蓝天、碧水、绿色”三大工程,拆除农家柴灶,统一改用液化气,实现农居无烟村,对污水、废水实行无动力达标排放,全村逐步形成了绿树成荫、花果相间、百鸟合鸣、四季花香的自然美景。2001年,滕头村通过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在滕头村的发展历程中,村党委一班人永远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在加大景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村里还加大了村庄改造的力度。他们按照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的滕头村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投入巨资,改变了部分村容村貌,实现了全村“无杆化”;实施太阳能、风能、生态环保工程,进一步做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使滕头村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荣获了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的称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滕头村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以建筑、房地产、园林绿化、旅游和观光农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滕头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已拥有1万余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先后组建了上海、河北黄骅港等8家分公司,又投资数百万元开发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1998年后,相继开发建成了将军林、院士林、柑橘观赏林、婚育新风园、盆景园、江南风情园、绿色长廊等20多处旅游景观,走上了一条以“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经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传统农业得到提升,建立了高科技蔬瓜种苗基地、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农业观光示范区等,初步形成了集“精品、高效、创汇、生态、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发展格局。以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公司在稳定现有市场外,进军抢占宁波、北仑房地产市场。园林公司已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资质一级企业,绿化业务拓展到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前来旅游、观光、考察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2010年,滕头村旅游门票收入3610万元,综合经济收入达1.58亿元。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的时代课题,建设生态文明村则是时代赋予中国农村的使命。乡村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平台,是宜居场所的必然选择,是打造休闲产业的客观基础,而且越来越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安居的最佳选择,越来越成为人们释放压力、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理想场所。最具吸引力的是走进乡间绿色、浏览乡土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里亲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新追求。为此,滕头村代表全球乡村在2010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和谐乡村的风采。
老书记傅嘉良带领滕头村改土造田,现任书记傅企平带领滕头村实现“三级跳”,成为举世闻名的美丽富裕乡村。几十年来,滕头村在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抓物质文明不忘抓精神文明,抓工业不忘抓农业,抓发展不忘保护生态环境,抓先富不忘共富,抓改革开放不忘党的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展望未来,滕头村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奋发有为,豪情永在。滕头村将再接再厉,迈开领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