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凡
莽莽荒原,遍地余烬。长空如漆,只有一轮巨日喷吐着致命的光芒。这就是45亿年前,在新生的地球上所能看到的苍凉景象。那是一个极度干旱的地球,被同样年幼的太阳炙烤得面目全非;既无大气,也无海洋,与今日生机勃勃的“蓝色行星”相去何止霄壤。那么,赋予地球这一美名的水当时在哪里呢?滋润这个星球的300亿亿吨甘露从何而来?整个20世纪,地质学家们一直认为水在地球形成之时就已存在。作为地球构成物之一,水一开始就混杂在炽热的岩浆中,经由间歇泉或火山云,以蒸汽的形式从地底喷发至大气中。
随后,地球逐渐转凉,滂沱大雨持续了千万年,水坑涨成水潭,水潭涨成湖泊,湖泊涨成大海、大洋……这一解释看上去非常圆满,而且还有一个有力证据,那就是今天火山喷发物中极高的水汽含量。
然而,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地球科学实验室地质化学教授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Francis Albarède)却对此提出了异议:“地球上本来没有水,水是稍晚由彗星和小行星带来的。”这一论断值得认真对待。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的研究于2009年9月发表在Nature上;一个月后,英国与美国的两位地质学家格雷格•霍兰(Greg Holland)和克里斯•贝兰亭(Chris Ballentine)也在另一份权威刊物《Science》上发表了相同的结论。
实际上,地质学家们对“经典”解释的疑问已持续了二十多年。随着天文学家对太阳系起源的了解越发深入,地质学家也日益倾向于认为地球在形成时极为干燥。须知,我们的行星与太阳形成于同一时期。而在星云中的气体凝聚并因自身重量坍塌形成类日恒星的过程中,必然经过一个名为“T型变星”(T Tauri)的阶段。年幼的恒星此时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十分明亮,其喷发出的强劲炽热的气流会带走所有气体与易挥发物质(如水冰),剩余的矿物粒子则吸积成为岩石行星。
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认为,在新生的太阳系中,水分都被刮到了距离太阳3亿公里远的地带,即恰好在近日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与富含水分的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分界区域。此外,他还为该理论找到了地质学方面的佐证:“地球上硫与铅等易流失物质极少,这说明地球及其姐妹星球在诞生初期含水量一定少得可怜。”另一有力证据是:月球矿物样品中从未发现过水。既然月球是在太阳系形成3000万年后年轻的地球与另一个火星规模的行星相撞所产生的,那就显示,我们的地球起初一定也和今天的月球一样干燥。
那该如何解释今天覆盖70%地表面积的水的来历呢?“它们来自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解释道,“在地球形成约1亿年后,彗星、小行星这类天体对其持续轰击了大约5000万年之久。”时至今日,来自太阳系冰线外小行星带的陨石还时常光顾地球。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对这些小型陨石进行成分分析后发现,其中大部分的确富含水分……
接下来的计算就非常简单了。“据估计,地幔中的含水量与地表相当。”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指出。这即意味着地球质量的0.05%是水。要达到如此储量,只需1000万枚“哈雷”规模的彗星降临地球即可。当然,地球并不是这份天外甘霖的唯一受益者,太阳系中其他岩石行星也经受了同样的轰击,但地球是唯一将这些水分保存下来的星球。在离太阳最近的水星与金星上,水分蒸发并逃逸到了太空中。火星则因引力场较弱,同样无法维持水的存在:虽说其地下与两极有数十亿吨水冰,但散失到空间中的水分更是绝大部分。只有地球所处位置绝佳,水分得以在此完整经历固、液、气三态间的循环。
弗朗西斯•阿尔巴莱德指出,是巨量水分的到来导致地球上出现了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板块运动。来自空间的水分渗入地幔,润滑了板块,吹响了大陆漂移以及相关生命进化现象的前奏。一切都可说是天造地设……
(摘自《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