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鉴
人们常说,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人类有记载的第一幅图示开始,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伴随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进程。但是与简练的牛顿三定律、漂亮的化学方程式和完美的几何学公理相比,天文学留给我们的恐怕更多的是疑惑。没错,斗转星移、四季更迭这些天文现象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这就是天文学吗?它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谁又能对此说出个子丑寅卯呢?
其实,从你早上被闹钟叫醒到下班、放学直至准点睡觉这一天的作息中,已经不自觉地享受到了天文学为你提供的服务,那就是“授时”。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时间,就是根据天体的运行来定义并服务于生活的,可以说“授时”是天文学最早并且最大的成就。而如何合理地安排年、月、日、时,完全依赖于天文学家们给出的历法。
时间的单位起源于天文观测。太阳、月亮、星辰的自然运动为人类提供了三个计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这里的“年”指的是“回归年”(365.2422日,即地球连续两次经过近日点的时间间隔,也可粗略地认为是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季节变化的周期;“月”指的是“朔望月”(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即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所经历的天数;“日”指“太阳日”(严格说是平太阳日),是昼夜交替(地球自转)的周期,也就是一天的长度。三者之中,“日”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必须保证完整,不被分割。时、分、秒的长度都由“日”长确定。虽然现在的时间定义系统已经发生了变化(秒长已改为由原子时来定义),但时间的天文属性并没有改变,我们的手表时间仍然和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每当整点钟时,正在收听广播的收音机便会播出“嘟嘟”的响声。人们便以此校对自己的钟表的快慢。广播电台里的正确时间是哪里来的呢?它是由天文台精密的钟去控制的。那么天文台又是怎样知道这些精确的时间呢?我们知道,地球每天均匀转动一次,因此,天上的星星每天东升西落一次。如果把地球当作一个大钟,天空的星星就好比钟面上表示钟点的数字。星星的位置天文学家已经很好的测定过,也就是说这只天然钟面上的钟点数是很精确知道的。天文学家的望远镜就好比钟面上的指针。在我们日常用的钟上,是指针转而钟面不动,在这里看上去则是指针“不动”,“钟面”在转动。
当星星对准望远镜时,天文学家就知道正确的时间, 用这个时间去校正天文台的钟。 这样天文学家就可随时从天文台的钟面知道正确的时间.然后在每天一定时间,例如,整点时,通过电台广播出去,我们就可以去校对自己的钟表,或供其他工作的需要。
所谓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安排年、月、日的法则。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们知道,“日”是不可分割的,即一年需要包含整数日、整数月,一月也要包含整数日。但是前文提到的“回归年”、“朔望月”的长度却都不正好等于整数日,所以人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来对年、月进行截断,安排哪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哪天又是每月的第一天。别看这只是小学水平的数学题,在过去甚至直至今日都着实没让天文学家们少费脑筋。
古人最早使用的历法,通常是以月亮圆缺周期为依据的太阴历(例如古罗马历),一年包含十个历月,月的日数分为30和31两种,其中第1、3、5、8月为31天,其余均为30天,全年共304天。还有60余天不计在历月之内,作为年末休息日。休息过后,以草木萌芽开始的祭神,算是第二年。显然这种历法很不精确,连一年到底有多少天都含混不清。后来罗马的第二个国王努马进行了历法改革,把一年的长度平均下来取为355天,包含12个月,每四年增加两个补充月。其实看上去这个立法已经很精确了,因为它的一年的平均长度为[4×355+(22+23)]/4=366.25天,只比回归年(365.2422)多了一天左右。然而就是这一天的误差,在三十几年后就会导致季节提前一个月!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前的日晷。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工具,根据太阳的影子而判断当时的时间。这个日晷属于赤道式,晷针指向北天极,晷面平行于地球赤道。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太和殿日晷与嘉量对称,位於丹墀上,为正午仪的一种,代表天子以正时治国之意
直到公元前19年,儒略·凯撒成为罗马的执政官,才发明了更加精确的儒略历:把平年的长度取为365天,每隔三年置一闰年,闰年为366日,这样平均一年的长度就是365.25日。每年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为大月,每月31天;双数月份为小月,每月30天;2月份在平年29天,闰年30天。从儒略历实施开始,历法终于走上正轨。令人郁闷的是,那些颁发历书的祭司们,有本事从乌鸦的争斗预卜吉凶,却把改历命令中的“每隔三年设一闰年”误解为“每三年设一闰年”,导致历法精度大大降低。这个错误直到公元前9 年才由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下令改正过来。为了纪念他的这一功绩,罗马元老院通过决议,把儒略历的第八月改称为奥古斯都月(英文August的音译,因为他在这个月里曾取得过巨大的军事胜利)。但这个月是小月,罗马人以单数为吉,而30天却是个双数,于是就从2月份拿出一天,加到奥古斯都月里,8月就变成 31天了。这样原本很好记忆的、大小月交替的历法,变成了今天我们使用的不规律历法。
精于计算的读者会发现,儒略历也并不精确。它的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比真正的回归年长了0.0078日。果然,到了16世纪末的时候,春分日提前10天就来到了。于是,1582年3月1日罗马教皇格里髙历不得不颁发改历命令,规定春分日为3月21日,而且除了每四年置一闰月外,还规定“世纪年数”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如1700年尽管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作为平年。这是格里历,即今日世界上广为通行的公历。
我国古人发明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是一种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两种周期的历法,精度非常高。农历把朔日(即新月那天)定为每月的初一,根据先后两次朔日之间所包含的日数确定每月的大小,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就是354天。这不是比回归年短很多吗?没关系,每过几年,农历就会设置一个闰年,与公历闰年不同的是,农历的闰年不是仅比平年长一天,而是多了一个月!这个多出来的月称为闰月,这一年就称为农历的闰年。
怎么设置这个闰月?这里就显示出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我们知道农历一年中有24个节气,其中12个是“节气”,还有12个是“中气”(两个节气之间)。这12个中气的平均间隔是12.3683个朔望月,因此,经过若干月后,就会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人们把这个月份定为闰月,并把闰月看成前一月的重复。例如2009年,在五月对应夏至的下一个月中,由于没有中气,就被设置为闰五月。于是,2009年就是农历的闰年,这一年中有一月、二月、五月、闰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大月,三月、四月、六月、八月、十月为小月,共有385天。
所谓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24节气可能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我们算一下就会发现,19个回归年的日数与235个朔望月日数极为接近。即:19回归年≈235个朔望月=(19×12+7)朔望月=(12×12+7×12+7)朔望月=12×12朔望月+7×13朔望月=12个平均小年+7个平均大年=19个农历平均年。因此,在19年中安插7个闰月,就可以使农历的平均年长接近回归年。这就是我国最早应用的“十九年七闰法”。在同时用公历和农历计算生日的时候,大约每隔19年,公历和农历的生日就会重合在同一天。例如,196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十一)出生,到1979年10月1日,农历正好是八月十一。只是由于闰月的设置,有时候每隔19年,公历和农历会相差一两天。因为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人们接受程度高,因此,我国很多传统节日多用农历计算,如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五月初五)、中秋节(八月十五)等。
公历虽然已被广为接受,但远不完美。仔细一算,我们会发现公历一年的长度平均是365.2425日,还是比回归年长了0.0003日。经过3300多年后,公历就会出现一日的误差。到了公元5000年左右,如果那时仍用现行公历的话,我们的后辈们将不得不考虑如何删除这多出来的一天。
为了消除这个微小的误差,许多追求完美的天文学家们可谓煞费苦心。据统计,他们林林总总共发表了147种新历设计方案,其中最受人们推崇的是“世界历”。它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91日。每季的第一个月是大月(31日),其余两个月是小月(30日)。每季都含完整的13个星期,每次新年和每一个季度都从星期日开始,岁岁不变。四季总数是364日,剩余的1日不编入任何月份和星期,放在岁末作为年终假日;如逢闰年,则将第二个号外日安插在6月末,是谓闰年假日。这样一来,不仅每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长相当,而且连日期与星期的对应关系也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我们每当黄金周放假时,就不需要每年都根据当天是星期几而调来调去了。如此结果,可谓皆大欢喜。
但是立法改革不仅属于天文学的范畴,还是民俗、宗教、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综合问题。改历能否实施取决于公众的接受程度。如果没有某种契机,历法改革虽是方案迭出,而实施却毫无着落。因此,“世界历”虽好,但我们短期内对它的实施还是不要期望过高了。
地球自转、月球公转、地球公转导致了日、月、年,年、月都不可被日整除,导致了历法的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