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杰
(贺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西 贺州 5428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a,CO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1]。由于国民抽烟习惯较为普遍,COPD患病人数一直较多,因此死亡的人数亦很高,造成了很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为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的症状,采用溴化异丙托品与小剂量茶碱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科对11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别采用溴化异丙托品联合小剂量茶碱与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不同疗法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12例,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排除条件:①需气管插管行通气治疗者;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者;③使用抗凝药物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全身疾病者;⑤过去的4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⑥下呼吸道感染者。所有病例分为两组,60例患者接受茶碱治疗,另外52例患者接受沙丁胺醇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茶碱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Ipro-tropium bromide,爱喘乐,德国Boehringer Ingelhen制造),40 μg,每日3次,口服茶碱控释胶囊(Theophylline Controlled Release Capsules,时尔平,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0.1 g,12 h一次,使用8周。沙丁胺醇组:吸入溴化异丙托品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in sulphate,可必特,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制造),溴化异丙托品40 μg,沙丁胺醇200 μg,每日3次,使用8周。所有病例行常规氧疗等对症治疗,在治疗中不加用其他支气管扩张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整个实验中只可使用1次,不可超过5 d,否则剔除该病例。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茶碱组沙丁胺醇组P值病例数(例)60 52男性(例)50 44 0.125吸烟人数(例)47 39 0.092平均年龄(岁)61.5±6.9 62.1±5.8 0.157 FEVI(%)42.8±9.8 43.2±10.3 0.146 FEV1/FVC(%)54.6±6.1 57.9±5.9 0.152
1.3 观察项目 检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的肺功能,测试于每日早上8:00~12:00进行,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 15 min后测定,主要测定指标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用力肺活量(FVC)、FEVI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I%)、FEVI/FVC、深吸气量(IC)。调查患者对疗效的满意情况,采用St.George'S(SGRQ)呼吸问卷[3]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用BODE指数[4]综合评价患者的预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肺功能的比较 治疗前后FEVI、FVC、FEVI%、FEVI/FV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我们还发现两组患者的FEVI、FVC、FEVI%、FEVI/FVC在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茶碱组的满意度要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详见表3。
2.3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BODE指数的比较 各组经过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BODE指数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1),茶碱组的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评分以及BODE指数显著优于沙丁胺醇组(P<0.05),见表4。
2.2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症状突然加重病例,无死亡病例。茶碱组有1例患者失眠,沙丁胺醇组有2例患者头晕,症状较轻,均自行缓解。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s)
时间FEV1(%)FVC FEV1%(%)FEV1/FVC IC治疗前茶碱组沙丁胺醇组治疗后1周茶碱组沙丁胺醇组治疗后4周茶碱组沙丁胺醇组治疗后8周茶碱组沙丁胺醇组1.10±0.7 1.11±0.6 1.9±0.4 1.9±0.7 42.8±9.8 43.2±10.3 54.6±6.1 57.9±5.9 1.7±0.7 1.6±0.8 1.13±0.4 1.16±0.4 2.1±0.5 2.0±0.6 48.4±16.4 49.2±17.6 53.4±7.3 58.0±8.4 1.8±0.7 1.5±0.8 1.28±0.3 1.20±0.5 2.3±0.4 2.2±0.8 52.4±15.2 53.2±13.1 56.7±9.0 57.6±6.2 1.8±0.8 1.6±0.6 1.38±0.5 1.17±0.4 2.6±0.8 2.3±0.8 55.4±17.4 52.2±18.5 57.5±9.9 52.3±8.2 1.9±0.6 1.6±0.7
表3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BODE指数的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BODE指数的比较(±s,分)
项目 茶碱组治疗前 治疗后沙丁胺醇组治疗前 治疗后症状评分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影响评分总评分BODE指数39.38±19.87 45.62±20.14 44.75±20.52 43.75±20.11 3.75±1.72 40.52±18.42 33.26±19.33 27.78±20.40 31.42±16.85 2.42±1.62 39.72±19.65 44.28±19.56 43.58±20.16 42.84±19.43 3.82±1.68 39.62±18.95 40.17±20.14 35.55±18.46 38.48±17.42 2.92±1.74
COPD是一种危害大、确诊晚、疗效差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已居我国第3位、农村第1位,严重危害大众健康,增加了社会负担[5]。其主要特点是气道的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进行性的气道阻力增加,演变为不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当COPD进入了急性加重期后,炎症加重,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气道痉挛而加重气道阻力[6]。
溴化异丙托品是一种对支气管平滑肌有高选择性的季胺类抗胆碱药,可选择性的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十分理想。另外,它还可以清除气道的黏性物质,保证气道的通畅[7]。但是,溴化异丙托品并不能改善气道炎症,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抗气道炎症效果较好的药物。
茶碱是目前唯一一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及抗炎作用的支气管舒张药物,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水平,最终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同时也拥有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力[8]。茶碱在高浓度的作用下毒副作用很强,安全性很低,钟南山等[9]采用小剂量茶碱治疗COPD发现其疗效同样值得肯定,而且小剂量的茶碱浓度远低于中毒浓度,可以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避免毒副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10]提示,长期应用小剂量茶碱,患者的肺功能要优于使用β2受体激动剂者。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分别使用小剂量茶碱和沙丁胺醇治疗8周后,茶碱组患者的肺功能要优于沙丁胺醇组,患者满意度也较高。应用沙丁胺醇的患者早期确实可减少气道阻力,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效果并未进一步的增加,其效果逐渐落后于茶碱组。考虑为沙丁胺醇仅仅激动β2受体使气道扩张,但并未解除气道炎症所致。同时我们发现,在长期应用沙丁胺醇后,患者的FEVI等指标有所下降。Johnson等[11]认为,老年人肾上腺素能系统敏感性不高,长期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会导致气道β2受体敏感性的下降、β2受体下调,使其改善气道阻力的作用下降。
对于COPD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期出现的频率,控制炎症。李霞等[12]在长时间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使用小剂量的茶碱可提高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改善病情。由于COPD发病周期的影响,本研究并未做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就目前研究中观察,小剂量茶碱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BODE指数有显著的下降且优于沙丁胺醇组,可见小剂量茶碱确实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其预后对比沙丁胺醇较好。
由此可知,在使用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扩张支气管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茶碱即可以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气道受阻呼吸困难的症状,又可以控制气道的非特异炎症并清理气道保持气道通畅,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应用还可改善患者预后。溴化异丙托品联用沙丁胺醇改善气道受阻的效果较好,但其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长期应用有导致β2受体敏感性下降的风险。
[1] Demir T,Günen H,Polatl M,et al.Effects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long-acting beta-2 agonist fix combinations in COPD[J].Tuberkuloz ve toraks,2011,59(1):89-10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9):453-460.
[3] 陆慰萱,张一杰,胡 波,等.应用StGeorge’S呼吸问卷评价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95-198.
[4] Farkas J,Kosnik M,Zaletel-Kragelj L,et al.Distribution of self-rated health and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Wiener klinische Wochenschrift,2009,121(9-10):297-302.
[5] 尧荣凤,易金萍,陈小文,等.免疫球蛋白与急性时相蛋白检测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0,31(20):2674-2675.
[6] Rothberg MB,Pekow PS,Lahti M,et al.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macrolides and quinolones for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J].Journal of Hospital Medicine: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Society of Hospital Medicine,2010,5(5):261-267.
[7] Chen YH,Yao WZ,Kang J,et al.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on treatment:a national multi-center investigative study[J].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2010,33(10):750-753.
[8] Ford PA,Durham AL,Russell RE,et al.Treatment effects of low-dose theophylline combined with an inhaled corticosteroid in COPD[J].Chest,2010,137(6):1338-1344.
[9] 钟南山,吴振英,郭小川.长期氨茶碱口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8,11:265-268.
[10] American LungAssociationAsthma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s.Clinical trial of low-dose theophylline and montelukast in patients with poorly controlled asthma[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7,175(3):235-242.
[11] Johnson M,Rennards.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long-actingbeta(2)-adrenergic agonist in COPD[J].Chest,2001,120:258-270.
[12] 李 霞,宋 旭,吴大玮.布地奈德联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