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初
摘要: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下,网络文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沟通平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信息浪潮的影响。进入21世纪,互联网时刻伴随在人们左右,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2005年,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工具进入我们的视线,给人们的言论自由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博客出现之后,微博更进一步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将分几个方面来分析网络微博中的议程设置。
关键词:微博;议程设置;网络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108-02
一、微博的概念及特性
(一)微博概念的界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1]
(二)微博的特性
1.时代性。相对于博客需要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或者采取修辞手法来表达心情,微博只言片语的“语录体”即时表述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而新技术的运用则使得用户(作者)也更加容易对访问者的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微博更加的符合了人们的需求。
2.便民性。微博较之博客,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它简单易用,微博的版面设置不像博客那么错综复杂,微博的具体内容一般都短小精悍,用户每次最多只能发布140个文字,在语言的组织上,微博没有博客的要求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而不用考虑其语言是否优美。其次是微博对交际圈的影响,微博的关注相比博客来说更具有主动性,微博的用户可针对自己的交际圈或需要的人进行关注,对“被关注人”的关注给当前的商家推广和明星效应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契机。同时,相对于一般人来说,微博的关注更多的是倾向于生活中的朋友或者自己熟悉的某一个圈子,每一条微博的发布,不仅使用户的感情得到了宣泄,更重要的是使你所熟悉的人更加了解你,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
二、传统议程设置理论
(一)传统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功能”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
(二)议程设置传播定位及效果
1.议程设置传播定位。与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不同,“议程设置”假说一开始考察的就不是传媒对受众的态度和行动层面的影响。而是考察传媒对受众认知层面的影响。即对受众关注与思考对象的影响。它认为传媒影响的是受众“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的问题。当然在后来的研究中。麦库姆斯和肖以及其他研究者也在修正这一认识。他们认为新的说法应该是:“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的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3]
2.议程设置传播效果。“议程设置”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在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后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议程设置”还暗示,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4]
三、网络微博中存在“议程设置”的原因及特点
(一)网络微博中存在“议程设置”的原因
网络微博具有议程设置功能的决定性因素有:首先,人们对议题关注度。主要因为这些议题的具有社会性以及被传统媒介报道的强度。在网络微博上,某一个信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被传播,这个特点大大提高了对某些事件的报道强度和知名度。其次,在网络中,大众传播中夹杂着人际传播。在议程设置上,人际传播则是大众传播的一个补充。最后,在微博中,报道中的当事人可以利用微博的互动与受众建立直接的联系,因此,当事人的感受和想法会更直接更真实地传递给受众。这对于提高一个事件的关注度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网络微博“议程设置”的特点
在网络微博中,每一个普通微博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在浏览完信息之后又可以将感兴趣的信息转发给其他人,从而形成新一轮的传播。尤其是在当前的3G环境中,微博几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畅通性的传播而不被受限制。所以,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和传统的议程设置相比它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议程设置的权力下放,设置者泛化。网民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微博来传播交流信息和观点,由于使用微博的人数量巨大、分布散乱、处于匿名状态,这样不易于监控。
其次,网络微博自行发布的信息可以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地传播。[2]在网络微博中信息流动有“从高到低”传播的趋势,如作为微博用户,我们关注政治时事首先是从国建下发的文件中得出,继而我们才可以就其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微博上发表。
再次,网络微博使用户处在同一个时空中,用户可以针对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板块内容,用户只要轻轻地点击鼠标,我们便从一个板块跨到另一个板块,在所需信息的选择上更具主动性。
(三)网络微博议题设置、传播的多元化
按设置主体,微博的设置主体是多元化的,就同一个议题大家都可以自主设置。在传统媒体把关下的信息源,在类型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网络中的信息把关相对比较弱,只要网民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议程设置中的议题。这样网络微博中的传播者的泛化以及把关的多元化会导致议题在传播过程中的多元化。
网络微博能及时的反应受众对议题的观点,对议题方向发展的看法。网络微博的参与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表相关或不相关的信息,不受网络限制,微博用户可以用手机登陆进行反应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看法。在微博中,每个人的观点不尽相同,此时议题很难像传统媒体那样进行统一,总是在不确定、无方向的发展着。
四、网络微博中网民自我议程设置的概念及程序
(一)网络微博中网民自我议程设置的概念
在微博里,用户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从而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微博用户通过网络微博平台赋予某一事件以显著性,再通过长时间的转载与关注从而形成一种大致相似的观点。此时,大众传播媒介不再是形成社会议题的源头,而是逐渐的让公众自己来反映他们感兴趣的社会议题,然后根据每个人对新闻价值的不同理解进行议程设置,最终形成了网络微博用户的自我议程设置。
(二)网络微博中网民自我议程设置的程序
微博用户的议程设置有以下几个程序。首先,首先微博用户从各种渠道得知消息源。微博用户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消息源以后,可以从消息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题设置,把自己的看法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微博上的其他用户会在同一时刻看到这条议题,对此同样感兴趣的人会直接回复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设置议题的用户意见相同的人他们只需一点鼠标进对此行转播。这样在同一时刻会有成千上万个人在关注这个议题。大家各抒己见,扩大影响。其次,在微博上展开辩论。在这个阶段,网络微博的互动性表现得非常突出,对同一议题感兴趣的网民们会在各自的微博上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论证。当自己的观点被大多受人认可时,自己得到一种满足感的同时,认同者会在同一时间将此议题的讨论转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到其中。这样同时扩大影响,引起传统媒介的介入和关注来解决议题中的问题。再次,传统媒体介入这个议题并进行深度报道。在微博上,公众可以借助微博这个平台针对某一热点事件或者感兴趣的事件进行意见表达,自己进行议程设置,当这个议题的意见达成共识时,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网络上传播,从而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在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微博让民众的自我议程设置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众在大众媒介中的失语问题。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模式。传统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各种问题和事件的相对重要性的过程,而如今网络微博跻身于大众传媒领域,公众可通过微博自己设置议程,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第二,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打倒了传统大众媒体的话语霸权主义。传统议程设置中大众媒体占主导地位,精英者是议程设置的主体。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主体多元化,维护了公众在媒介中的话语权。第三,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具有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性,速度时效性。网络微博从2009年登陆中国网络,受到中国数以万计网民的欢迎,有其自身的优点。
(二)建 议
第一,网络微博议题的准确性。网络微博议程设置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信息来源的多样化,究其准确性,相对大众传统媒体较为主观。第二,网络微博的议程设置如何优化自身。网络微博步入中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引起轩然大波,固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借鉴传统大众媒体的优点来不断优化自身。第三,历史长河中的网络微博议程设置如何发展。在未来发展空间里,网络微博,要么在大众媒体中博得一杯羹,要么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网络微博要立足公众,反映事实,方能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英)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彭兰.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