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选择的要素看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

2011-07-04 01:12范海诚
今传媒 2011年6期
关键词:新闻网

范海诚

摘要:“媒介环境”,也称“拟态环境”、“虚拟环境”、“信息环境”,是处于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一个“中介物”,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区别的社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社会成员之行为方式的符号部分。在现今社会,这种媒介拟态环境更多是由大众媒体建构起来的,了解大众媒介是如何建构拟态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选择的要素这个角度来探讨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

关键词:新闻选择;媒介环境;新闻网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23-03

洞穴寓言是柏拉图《对话录.国家篇》中讲述的故事,它通常被用来比喻现在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微观影响,而是通过制造信息环境影响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想象。而对此有精彩论述的莫过于李普曼,他在其代表作《舆论学》提出了著名的“两个环境”理论。[1]该书第一章的标题为“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按照李普曼的观点,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身外世界”的现实环境;另一个是“脑海图景”中的虚拟环境。现实环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虚拟环境则是渗透了人的意识,被人所体验过的主观世界。李普曼认为,我们的“身外世界”,即现实环境越来越广阔、复杂而又稍纵即逝,人们已很难直接地去亲身体验它、理解它,现实环境已成为“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环境。

人们只是生活在“脑海图景”中,而这个“脑海图景”是由大众传播媒介为我们创造出来的“虚拟环境”,是被大众传播媒介解释过的环境,而并非现实环境本身。在李普曼的论述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其实是由大众传媒建构出来的符号世界,但大众传播媒介对客观世界的建构并不是对客观世界作“镜子”式地反映,而是对每天不断发生的事件做有选择地进行传播,而选择必然有倾向;即使对选择来的事实,从新闻生产的流程来看,传播者也不可能是纯客观式的反映,不可能是“镜映”,而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明或暗地渗透着自己的主观倾向。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所“呈现”的环境并不等同于客观的“现实环境”,而是充满了主观色彩的环境,或称之为“虚拟环境”、“拟态环境”、“信息环境”。因此选择何种事实作为新闻来报道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新闻选择在大众传媒对客观世界的建构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所谓新闻选择,就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择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新闻选择贯穿采、写、编、评全过程,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2]而任何新闻事实的选择都是在以下三个维度展开的:人物、地点、时间。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维度来论述新闻选择在媒介拟态环境建构中的影响。

一、人 物

在人物与新闻选择相关的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选择哪类人作为新闻事件来报道,;二是记者从哪些人物那获得新闻,也就是消息来源的提供者。对于前者,新闻强调的是一种非常规的事件,新闻所涉及的人物通常是具有某种显著性,因此名人进入新闻传播中比普通人的几率要高,而在新闻报道中,名人不仅仅只是个被报道者,其实这体现了一种话语权。关于话语方面的研究,最初只是在语言学层面来探讨,认为话语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用来表达思想或实现意图的词、短语、句子和语段、语篇。这只不过是在语言的表层产生机制与形式来探讨,后来的哲学家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则更加关注话语背后的东西,即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如阿尔都塞的学米歇尔•拜肖指出话语是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话语意义的深处“与纯粹的语言学财产毫无关系”。[3]

媒介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也喜欢将抽象的价值观用“故事化”的方式来报道,这种报道方式往往聚焦在名人身上,喜欢在这些人身上找寻“新闻点”。而这种所谓的“新闻点”并不是因为这件事与公众利益具有密切关系,仅仅是因为发生在名人身上。“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知名度越高,那他变成新闻的角色的机会,受人关注的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新闻常常是重要人物关于某事的个人看法,而不是事件本身是怎么一回事”。[4]

从新闻来源分析,我们一直都强调记者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要从社会的现实中发现新闻线索,强调记者是社会观察家、活动家。而在具体的新闻运作过程中,记者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突发记者,另外一类是跑线记者,他们从媒体相关负责人那分配到一定的路线,然后各人负责各自路线的新闻采访,除了突发记者,这些记者每天都跟自己线上的新闻提供者联系“例行公事”。这些新闻来源的提供者并不是以个人的身份提供新闻,而是以所在组织代表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对于新近发生的社会事实,他们通常会依照组织内部文化中的信念与价值观对其进行选择、截取、定义,从而形成组织对于该事件的主观思考和意见,然后再将之整理成新闻稿传给各个新闻媒体。

这些新闻源之所以愿意提供新闻记者的采访并接纳记者长期驻扎,因为通过与记者合作,有利于对新闻事实进行定义、设定解释框架,甚至制造“伪事件”,即媒介事件。[5]设定框架,也就是“框限”部分事实、选择部分事实以形成认知某一事实的“知识”。从中可以看出新闻媒体并非转换社会真实的唯一社会机制,有关新闻媒体组织或个人“单独”决定新闻内容的说法恐怕显得过于单纯,实质上,消息来源亦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扮演重要的把关角色。不仅如此,新闻来源还通过有效的新闻管理把自己的议题转变成媒介议题,并最终成为了公共议程。二战前,《圣路易邮讯报》总编辑曾指着一条头版新闻无奈地说:这是一篇谎言,而我也知道它是谎言。但是我却必须登它,因为它是一位重要官员的说词。这个官员的名字和头衔让这段话具有新闻性。如果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说的话,我早就将它扔进垃圾桶里去了。[5]媒体扮演这种委托人或代言人的角色并不是某国、某地所独有,而是全世界普遍的现象。

媒体这种角色的扮演除了新闻源的主观原因外,其实还有客观的原因,大千世界发生的新闻,除了偶然遇见之外,绝大多数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就在新闻现场,这就造成了记者只能依靠“权威新闻源所告诉记者的”。这些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手中掌握充足资源的各官方部门、各主流团体,进行代理观察,并成为固定的采访路线。一旦记者被捆绑在新闻源的身上,就会失去自己的视角。同时宣传与公共关系的存在导致了新闻来源制造了众多的事实,因为新闻也不一定代表“真相”,只不过是消息来源所决定的真相。

二、地 点

新闻选择有个很重要的原则,也就是接近性,所谓的接近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闻媒介与新闻发生地的距离,换而言之新闻事件离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地区越接近就越容易引起注意,但这一原则也有可能被其他因素所替代,如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某些新闻能引发人们的共同关注,如911、汶川地震等,即心理的接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地点在新闻选择中的影响。李普曼在《舆论学》里阐述了记者采集新闻过程中地点的重要性,“报纸并不想要全人类的事,它们有值班人员驻守某些场所,如警察局、参议员、众议院等地方。[6]这些地方实质上是被一张网所覆盖,美国社会学家盖•塔克曼使用了“新闻网”这个概念来表述,“她认为,新闻是我们观察和体验现实的窗口,新闻的制作是这个窗口的构筑。作为一个窗口,新闻不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mirror),事实上,我们也不应当采取这种简单化的反映论立场,因为,新闻的生产不是一个脱离由人的主观制约的社会实践的过程。在新闻制作过程中,新闻生产者根据主观意识形态,区别各类新闻,形成类别的纲目(classification scheme),并将这一纲目落实在新闻单位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上。譬如,新闻单位设置国际新闻、国内或本市要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等部门,新闻记者被指派采访某一方面的新闻,在美国称为领域(beat),并被安排在最有可能出现新闻的官僚部门。由此构成的是一个新闻网络(news net),犹如渔民捕鱼的网,新闻事件就是被它网罗的鱼。”[7]新闻网主要集中在权力集结的地方,盖•塔克曼是针对美国的新闻现实而提出“新闻网”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把客观世界的归类与新闻的类别以及新闻媒介相应的内部组织、新闻人员的配置联系起来。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内也是存在的。我们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的组织机构为例。

在这个组织图里,除了机动记者部外,其他的新闻采访中心,跟政府的机构设置具有相似性。这些政府机构之所以会对报道产生影响,是因为它们手中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且具有权威性,而这些信息对新闻媒体来讲是它们报道的主要内容,媒介通过派驻记者到最可能发生新闻的部分。记者与政府相关部门便形成了一种互惠关系,当然记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传声筒”作用,在选择何事能成为新闻,“他们通过筛选消息源,选取消息所提供的资料,重新构筑新闻‘故事”。[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媒介在对客观现实进行建构中,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各种权力对其施加影响。因此新闻生产受制于社会关系,塔克曼将新闻生产的过程称为“社会现实的构筑”过程。

三、时 间

时间是新闻生产中又一个重要的因素,首先从新闻的定义考察,尽管新闻的定义众多,但都包含了时间因素,如“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8]尽管对新闻下定义的角度不同,但都突出了新近这个时间因素。以新闻与读者的关系,我们将新闻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所谓的硬新闻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就是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尽管新闻媒体由于定位的不同,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总体而言,“闻媒体以硬新闻为生存、发展的基础”,“硬闻关系有极其严格的时效性,报道必须越快越好”。[9]这种对时效性的要求,使得记者无法对复杂的事件做深度的解读,并在选题上侧重于简单的事件,时间与深度便成为一对矛盾。“时效性的追求给新闻话语施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影响,那就是紧迫性的压力”。[9]

时间性便成为一个事件可以变成新闻的典型特征,塔克曼的“新闻网”概念在本质上是重视“事件”这个特征的。在他的这个理论中,把新闻比作鱼,不论新闻在哪里、什么时候发生,这个网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捕获,这其实强调新闻网抓取事件的能量极大化。塔克曼将新闻以时间为维度将新闻做了划分。如下图所示。[10]

上图中的硬新闻与软新闻上文已做了分析,接下来重点分析预先计划新闻、非计划新闻、无所谓计划新闻。预先计划新闻是指记者事先知道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报道之前就可以做计划,例如建国60周年、新闻发布会;非计划新闻事先不知道无法预知,但一旦发生变化需要立即报道,我们可以将这类新闻归为突发性新闻,如玉树地震等,无所谓计划新闻是指没有时效性的新闻,例如娱乐新闻。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时间的重要性,除了无所谓计划新闻之外,预先计划新闻与非计划新闻都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认为对时间的执迷被认为是一种专业的表现,被认为是新闻记者这个职业区别其它职业的一种显著的特征,但这种对时间的执迷,使得记者在报道时只是更加关注事件表面特征,“其结果不但会伤害到历史的真实,而且也对降低新闻的意义”。[10]

新闻网一般覆盖在权力集结的地方,因此“新闻通常不会从偶然发生事件或没有预期发生事件的地区产生”,[11]因此预先计划的新闻占了新闻媒体的大多数,但这并不意味着非计划的新闻就不能进入新闻报道,我们这要考察的不是这两类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数量,而是要考察的是记者在报道非计划新闻背后的逻辑,其实记者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就先行建构了其意义及其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竞争的压力导致新闻工作者追求新闻的覆盖度,这必然导致了各媒体之间互相参照并最终导致某家媒体的刻板印象与固有框架的大量复制”[10]因此,记者在讲述这类新闻故事时往往是对一些事件进行走马观花之后,找一篇内容上同类的新闻作为框架,再把事实的碎片填充进去。

四、结 语

本文从新闻选择的要素分析了媒介拟态环境的建构,从中可以看到,新闻媒介在“客观性”理念进行报道时,人物、地点、时间各要素都在其中发生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因素的背后实质折射出新闻生产是在社会权力关系中进行的,而这些社会关系都在利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媒介,因此说新闻媒介并不是媒介化建构中的唯一建构者。用福柯的话来概括就“你以为自己在说话,实际上是话在说你”。

参考文献:

[1] 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2]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克旭: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

[5] 罗胥克著.姜雪影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6] 曾庆香.论新闻源与新闻话语的话语主体[J].国际新闻界,2006(6).

[7] 潘忠党.“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J].国际新闻界,1997(3).

[8]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 曾庆香.谁在新闻中说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10] (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 (美)兰斯•班尼特著.杨晓红等译.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新闻网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通用新闻网的开发与实现
新闻网融入新媒体时代的策略分析
一片狼藉
高校新闻网舆论引导工作探析
打喷嚏
“滑冰”
关于当前高校新闻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