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彦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展柜中,有一份河南省内乡县移民委员会发出的青壮年参加新疆军垦通知书。另外,还有河南省平舆县移民委员会发出的申请要求参加祖国边疆建设通知书和河南省信阳专区、巩县(今巩义市)青年志愿队布牌及移民垦荒建设祖国纪念章等。丰富的展品再现了一段河南青壮年劳力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告别家乡父老,跨过万水千山,来到偏远的大西北,为刚起步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的历史。
这场自1955年兴起的青年垦荒运动,是由青年团中央发起的。整个模式包括组织形式、过程和宣传口号等,受到了苏联青年垦荒运动的影响。
1955年4月,青年团中央组织中国青年代表团赴苏联学习共青团的工作经验时,详细了解了苏联当时正在进行的开垦荒地的工作情况。回国之后,他们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关于苏联开垦荒地的一些情况的报告》。中央认为这个报告很有价值,于6月27日转发,表示了对这一行动的认可。这成为中国青年开展大规模垦荒运动的前奏。
中国的青年垦荒运动,就这样由青年团中央发起了。团中央认为,效法苏联组织青年进行垦荒,在我国也是可行的。我们的国家不但有大片荒地在边疆地区等待去开垦,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内地也有不少荒地。对边疆地区,用开荒队的形式去开荒,既可以比成家地移民大大节省国家投资,又可以一下子就组成坚强的高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中国青年报》在1956年1月24日的头版以《青年们,开垦荒地去,在那里成家立业吧!》为通栏标题,整版报道了各地青年垦荒队的活动。胡耀邦号召青年垦荒的讲话被谱成《青年们,向荒地进军》的歌曲,到处传唱。据有关部门统计,共有21万人参加了这场全国性的垦荒运动。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农业发展严重滞后、粮食短缺已牵掣到经济发展全局的情况,国家就曾把有计划地垦荒、扩大耕地面积作为实现农业生产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五年之内要扩大耕地面积3800余万亩。同时,把垦荒作为一项长远规划进行部署,要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积极进行荒地的调查和勘察,为第二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垦荒做准备。
资料显示,从1950年到195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面积扩大了562万亩。但地多人少,劳动力短缺成了制约兵团发展的瓶颈。河南、山东等省份地少人多的矛盾,在历史上一直十分突出。为保证兵团扩大生产建设,经过农垦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决定在全国几个主要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江苏、山东调集青壮年劳动力来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在内务部《关于巩固1956年移民工作的指示》中可以看到,从1955年下半年开始,为了支援新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决兵团农场规模扩大后农田缺人耕种的状况,经内务部批准,河南省政府成立了移民委员会,从全省各地抽调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充实到兵团在南北疆的农场。
1956年5月2日至7日,河南省召开第二次移民工作会议,决定在夏季从信阳、许昌、开封、南阳、商丘5个专区28个县组织青壮年参加垦荒队,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营军垦农场的生产。消息传出,各地报名踊跃。在巩县,各村各队男女青年社员到处议论、报名,90%的青年提出了申请,表示了决心;在密县(今新密市),有53户农民为自己的儿女报名,要求批准孩子去开发边疆。这支队伍的主体是青年农民,也有不少复员军人和离校不久的学生,党团员占总人数的32%。
张长治,退休前曾担任石河子市交通局党委书记。50多年前,19岁的他是巩县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干事。他和时任回郭镇团委书记的崔广文是巩县973名进疆支边青年的领队。他保存了一份1956年的文件,内容是时任青年团河南省委青农部部长的睢仁寿在5月4日召开的组织青年垦荒队进疆参加军垦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我省农村已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并正向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祖国的热情空前高涨,我省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新疆兵团农场却缺少劳动力量……”
1956年,郑州火车站共发出46列输送支援边疆建设者的专列。他们从6月到9月陆续到达新疆,有的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垦区的农场,有的分配到水利建设工地。
据1956年9月11日的《新疆日报》报道,当时有5.5万名河南支边青壮年来到新疆。这批河南支边青壮年占当年全国援疆支边青壮年总数的1/4以上。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史志中记录着1956年7月5日至8月初,河南南阳地区七个县的支边青壮年4950名(其中女性1004名)分批到达农一师,其中283名分配到农一师在喀什地区的前进农场。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史志中记录着1956年7月15日,河南支边农民9400名到达农二师。师相继筹建博古西湖农场、国营尉犁第一农场、乌什塔拉农场予以安置。
博古西湖农场,在库尔勒市以西14公里,是农二师二十八团的前身。1956年5月开始筹建。在河南支边垦荒队员到达的第二天,苏联土地规划专家马斯洛夫、水利专家日列佐夫与中国技术专家80余人到达,规划设计博古西湖农场,计划把该场建成供给库尔勒的蔬菜、瓜果、牛奶基地。河南的2573名青年垦荒队员,在博古西湖荒原兴建起第一园艺蔬菜农场。如今,库尔勒垦区是水稻、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库尔勒香梨、西红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享誉中外的特产。
苏兴滩,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现在是农七师一二三团所在地。在农七师史志中记录着:1956年,为扩大垦区生产建立新农场,以二十团农场设在苏兴滩的三个生产队为基础,从二十团抽调干部和生产物资,从二十团和工程二大队调来1365名劳改人员及3015名河南支边青壮年为拓荒主力,着手建设新农场,开始大规模地开荒造田,兴修水利。
按照规划,这个农场的12万亩耕地将全部用机器耕种。青年们一到,就有67个人被选派到拖拉机训练班学习。很多人说,在学校读书时就想学开拖拉机,能够如愿以偿,自然高兴。问到他们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回答:“建设好国营农场,将来把俺爹娘接来,在这里永远住下去。”
四个月后,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的贾心斋率领河南省政府慰问团专程来到新疆慰问这些支边青壮年,并向他们颁发了纪念章。为了让这些支边青壮年长期在边疆安家生产,1958年7月29日,河南省民政厅向信阳、许昌、开封、南阳和商丘五个专区下发通知:“经过与兵团协商,中央批准,根据新疆兵团现有的物资准备条件和农工本人当前经济生活情况,确定于1958年迁移家属15000人,其余部分待兵团和农工本人条件具备后相继进疆。”
河南省自1956年青年垦荒运动的高潮时期组织第一批青年垦荒队至1958年,两年间,以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名义,组织了近10万人进行跨省的远距离垦荒。河南青年垦荒队的去向,主要有青海、甘肃、新疆和黑龙江等处。
近60年过去了,荒漠变成了绿洲,戈壁变成了城镇,青丝变成了白发。如今,在乌鲁木齐向西150公里,越过横卧于天山北坡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间的玛纳斯河,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展现在人们眼前,簇拥着它的是万顷良田、千顷林带、座座水库和条条灌渠,这是国内典型的移民城之一。
河南话是当地通用话,街头、广场、饭店、农场,到处都可以听到纯正的河南话。许多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也说河南话。河南人占石河子市目前总人口的1/3,大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河南支边青壮年的第二代与第三代。
灿烂的中原文化已经被镌刻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在新疆、河南之间传递着骨肉深情,他们谱写了一部屯垦戍边的伟大史诗。如今,满头华发的河南垦荒队员依然会唱 《河南青年垦荒队之歌》:“我们是志愿的垦荒队员,我们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要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来把荒野变成良田。宽广的大地,向我们呼唤,用我们热情的劳动,创造社会主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