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经营对企业效益的影响

2011-06-24 00:56黄雪雁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经营风险负债融资

黄雪雁

随着金融市场融资环境的日趋发展和成熟,负债经营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经营方式。但是企业负债经营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资金,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取得规模效益,加速增强企业经济动力;另一方面,如果对负债控制不当,企业又容易陷入风险中,最终引发恶性债务链的发生,进而减少股东财富,减弱企业再融资能力等,最终也会降低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面对这些风险,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加强负债管理,正确运用负债经营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促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能够更加有效地规避负债经营风险,进而实现负债经营利润最大化。

我国企业负债经营及其现状研究

负债的确认。几乎所有的负债都属于义务,但不是所有的义务都是负债。根据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文件,如果某个会计主体的义务符合下列3个标准,会计上一般就将其确认为该会计主体的负债。第一,义务涉及企业在未来某个具体的或既定的日期有可能丧失资源——现金、商品或服务在未来的转出或原以为能在未来收到的现金打了水漂。企业可以合理准确地计量为履行这些义务所需要的现金量。第二,企业几乎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资源的转移。引起企业义务的交易或事件已发生。义务成为负债的条件是,它不是由执行合约而是由其他一些事项引起的;也就是说,义务的产生不是由单纯的交换承诺引起,而是其他一些事项引起的。

企业作为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可获得的资源,才能适应复杂的经济环境,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筹资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和战略的重要环节,而负债管理又是筹资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税收效应,债务经营状态下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一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本成本,债务融资能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同时,债务融资一般为固定利率,企业可以一次性锁定融资成本,从而在通货膨胀中获利。虽然负债经营有降低资本成本、享受税收抵扣、保障股东控制权等诸多优点,但同时也扩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本成本。企业过度负债,将使筹资风险增加,降低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性,也破坏了企业信誉,同时不合理的负债经营不利于实现国有企业的三年脱困目标,不利于企业在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企业保持合理的负债经营状态关系到经济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影响着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进行合理的负债经营管理方法研究就变得格外有必要。

企业负债经营及其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或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增强其自身经济实力.许多企业家将企业的资金比喻成是维持企业正常生命活动的血液,显然资金对企业生存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得有足够的资金作保证。

负债经营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在运营和长期发展中资金的不足;二、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效应;三、负债经营可以转嫁通货膨胀风险;四、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保持控制权;五、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六、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了“财务杠杆效应”。

负债经营对企业价值的消极影响。负债过度还会造成企业丧失信用空间。负债经营不当会引起财务杠杆负面效应。如果公司的未来收益是确定的,用财务杠杆无疑会增加股东收益,但事实上公司的未来收益是不确定的,财务杠杆既可能增加股东收益,也可能减少股东收益。当公司资本结构中负债比例较大时,若不能实现期望的收益率,难以按期还本付息,还可能使公司出现生存危机。并且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风险的增大,公司的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利息率,股东也会对投资回报提出更高的期望,从而加大了公司的资金成本。因此公司通过负债筹资,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在不考虑政府税收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股东收益,但不能增加公司价值。负债过多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过度负债经营还有可能引起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做好财务规划,适度负债经营

一、确定合理的债务结构。企业的负债能力有多大,只能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和融资环境加以判断。企业应首先判断进行负债经营对企业是否有利,一旦确定,应改进资金结构,随之应确定举债额度,合理掌握负债比率。其次要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筹资方式,权衡长短期负债,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不宜过大,中长期负债应合理搭配,使企业偿还债务的义务在不同会计期间较均衡的履行,做到偿还期限分散化。从负债的偿还期限来看,企业负债不能是同一期限,否则债务一旦到期,企业还债的压力过重。

二、面对负债经营风险,应该构建负债经营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处于变化之中,这就给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企业构建负债经营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风险预警系统的监测,可实时监控公司负债经营风险的变化,针对预警风险分析,集中力量对高风险区域采取重点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一套有效的负债经营风险预警系统,及时跟踪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及时地对负债经营风险进行预测,当风险较大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的情况下,要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需要高度重视的是,这种负债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要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的变化做出适时调整,以确保风险防范机制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三、提取偿债基金,减少偿债风险。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企业一般不愿提取偿债基金用以防范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但如果企业有长期的大额负债, 往往出于债权人的硬性要求而必须提取。它的建立可以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偿债风险,但企业每年也会因此发生一笔不能用来抵减税负的费用支出,它减少了企业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也变相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因此在按计划提取偿债资金的同时,可以用理财计划的方式提高偿债资金的收益性,只要保证其流动性即可。

四、正确运用财务杠杆,合理确定负债比例。实行负债经营的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搞好负债经营必须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是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例适当,因此掌握负债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五、合理安排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盲目地负债经营,而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负债融资结构和融资方式。首先,企业根据发展需求和自身的资金状况确定适度的负债融资金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负债经营能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寻求最佳均衡点,实现以最少资金成本,最小风险程度,取得最大的经营收益。否则,如果企业盲目安排负债融资的话,那很可能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其次,选择正确的负债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负债融资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或发行债券等方式,不同的负债方式,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是不一样的,例如商业信用的成本和风险往往较低,发行债券往往比较适合于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采取债券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恰当的负债融资方式。

六、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企业要防范负债经营风险,首先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只有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才能认真地对待负债经营风险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导致企业预期经营效果与实际经营成果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企业如果为了追求高利润,而不考虑所能承受的经营风险,盲目地依靠负债融资进行生产经营的话,一旦企业的预期与实际发生偏差,就有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要承认负债经营风险的存在,正确认识风险,科学地评估风险,才能预防风险发生。

总之,企业进行负债经营, 在获得负债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收益的同时,也会承担相应的筹资风险,因此企业应合理利用负债,适度进行负债经营,使负债资金既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又不至于造成负债资金过量给企业带来风险。尽管在实践中很难找到带有普遍性的、适用所有企业的适度负债率,但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情况下,任何企业都有一个适度负债率的临界点。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必须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和基本经营格局,探索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适度负债率的临界点,充分发挥负债的节税效应,严防负债经营风险,达到增加企业财富的目标。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经营风险负债融资
融资
融资
创业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机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你的负债重吗?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彻底解决不当负债行为
国际地面工程项目经营风险之若干问题
加强公立医院负债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