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2011年7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生日。9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板上走丸、白驹过隙,可谓是“弹指一挥间”。然而,针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讲,过去的90年却在亘古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惊人变迁。从民不聊生到国泰民安、从贫穷懦弱到逐步走向繁荣富强、从落后愚昧到“神舟”载人、“嫦娥”奔月等等,历史慷慨的把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浓缩在短短的90年之中。历史之所以慷慨,是因为在90年以前,在这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中诞生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璀璨夺目的新星
当我们以澎湃的心情,追忆二十世纪初的那一段时光……当时神州大地惊雷激荡:辛亥革命的成功不仅推翻了清王朝,而且使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炮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唤醒了东方这个被压迫的民族;新文化运动德先生、赛先生的呐喊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并获得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和新的指引前进的旗帜—社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并开始得到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号角声,如海潮汹涌,冲击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堤防,中国工人阶级作为运动的主力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时光聚焦在1921年7月23日至7月31日这一时刻时,当时中国的12位精英,代表着全国53位先进分子,在中国的上海、浙江的嘉兴做出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了。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从此,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冉冉的在东方升起,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党的力量还很弱小,但是党却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艰苦卓绝的历程
鹰击长空,就得经历风雨锤炼。我们党的成长同样也经历了栉风沐雨、生死存亡的考验,并在艰难困苦之中、百折不挠的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孜孜不倦的追求着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概,顺应历史潮流、勇挑历史重担,历经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给帝国主义和军阀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并为准备北伐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进行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浴血北伐,打到了反动的北洋军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结成最广泛的抗日同盟战线,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浴血奋战8年,把日寇驱逐国门;气吞山河的三大战役,秋风扫落叶般的千里追击,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缔造了一个日月换新天的新中国。
在我们党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同时也经历了腥风血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被迫进行的在中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的、充满了千辛万苦的万里长征。在失败的阴影中、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我们党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党以顽强的生命力,披荆斩棘、克服千难万苦,经过曲折、艰辛的奋斗历程,终于领导中国人民脱离了苦海,真正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
回眸党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果说缔造新中国是一件功高盖世的不朽之举,那么建国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种种胜利和成就,就更令后人万世所敬仰。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军事上,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负隅顽抗。经济上,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扰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
面对内忧外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艰苦局面,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至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超额完成,全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
虽然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党走过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但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曲折是暂时的。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认真的纠正了“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而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并在这次全会的前后,形成了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到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改革开放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到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30多年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体育繁荣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大好局面。
在政治理论方面:确定了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经济以9.75%的平均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00亿人民币上升到2010年的39.8万亿人民币,经济总量已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到了小康水平,中国的人均GDP由1978年的不足100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4361美元。
在文化体育方面: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人,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报考人数已达1020万人,录取新生567万人,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我国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自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51金21银28铜,获金牌榜第一名。
在国际地位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尤其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新台阶。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五位跃居世界第二位;货物出口额从世界第三位跃居世界第一位;外商直接投资从世界第四位跃居第二位;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在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7位;其他许多经济指标在国际上的排位也有显著进步。
在其他各个领域方面:自建国以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就: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抗美援朝胜利;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顺利返回地面;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中国十年的动乱;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拢;1982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1989年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1994年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至2009年基本竣工,世界触目的三峡大坝横断长江,缚住苍龙,顺利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奋斗目标,其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现;1997年洗刷了百年殖民耻辱的香港,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也深情的吟唱着《七子之歌》的旋律,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使之国际化;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6年世界上最高、修建困难最大的铁路---青藏铁路正式通车;2007年“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奔月梦。
九十年过去,风雨兼程路上,我们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篇章,取得了数不胜数、举世瞩目的成就。岁月峥嵘的90年,金光灿烂的90年,党九十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感到高兴,更为党在九十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作者单位: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分公司行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