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翠
(山东省招远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山东招远 265400)
子宫肌瘤是较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多发于生育期女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占所有妊娠的0.1%~3.9%[1],随着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技术的上升,在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在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对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了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2005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孕妇中,128例孕妇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实施剖宫产,年龄24~41岁,平均(30.1+3.9)岁;孕周36~41周;其中60例在剖宫产术中同时实施了肌瘤切除(以下称为观察组),68例单纯实施了剖宫产手术(以下称为对照组)。2组孕妇均没有其他合并症,且产前检查凝血功能无异常,产前未出现发热症状。
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持续性麻醉下实施子宫下段部位的剖宫产术,手术切口选择在耻骨联合上,取出胎盘和胎儿后对子宫下段肌进行宫缩药物注射,加强子宫收缩力度和出血量。然后对照组实施手术缝合,研究组则在子宫浆肌层缝合后切除子宫肌瘤,切除时为防止出血过多,应先扎止血带,然后依据肌瘤部位具体实施切除,并以间断“8”字方法将肌瘤腔缝合,尽量避免黏膜穿透。术后4h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出现术后出现出血;并且术后3d继续应用缩宫素及抗生素,以促使宫缩,预防术后感染及出血。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1.0,用t进行计量检验。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长,术中缩宫素的用量也明显较对照组多,2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缩宫素用量、产后恶露干净的时间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比较(±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住院时间(d)产后恶露干净时间(d)术中 术后缩宫素用量(U)观察组 60 61.3±9.3 271±42 6.5±1.2 33.1±5.1 45.4±5.8 26.3±4.1对照组 68 49.1±8.2 265±43 5.9±1.1 32.6±4.9 26.5±4.1 25.3±3.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手术切除肌壁间肌瘤23例,占38.33%;浆膜下肌瘤36例,占60.00%;黏膜下肌瘤1例,占1.67%。57例位于子宫体,3例位于子宫角。多发性肿瘤16例,占26.67%;单发性肿瘤44例,占73.3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妊娠合并症中比较常见,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对孕卵着床有着不良影响,对宫腔内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引发婴儿早产、流产;并且由于子宫肌瘤的生长会对子宫产生压逼作用,使胎位不正,致使低出生体重儿产生[2],并且子宫肌瘤会导致子宫的收缩力度减弱,进而导致产后大量出血,子宫肌瘤的存在对母婴健康有着直接影响[3]。
剖宫产手术同时实施肌瘤切除,可以避免患者再次经受手术痛苦,使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并减少因肿瘤而引发的月经过多及子宫内不规则出血所引发的贫血、腹痛及再次妊娠时肌瘤病变的可能;并且子宫肌瘤的边界在患者妊娠时一般比较清晰,容易进行瘤体分离。虽然妊娠期间肌瘤出血比较活跃,手术会增加产后出血或感染机会,使难度增加,但随着剖宫产技术及临床手术的不断提升及缩宫素的应用,使得子宫肌瘤非妊娠期切除与妊娠期切除的难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可以在剖宫产同时切除。
手术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做术前B超检查以对胎盘及肌瘤位置详细了解,进而确定手术方式和切口位置并备好血源。另外,手术实施者必须能熟练掌握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术且技术娴熟。若患者合并发生子痫、心脏病变等危重病情,应将手术时间尽量缩短,以减少手术危险性。
[1]孙菊英.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72~73.
[2]冯芳,许思慧,肖庆嫦.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影响的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1):12~13.
[3]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