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易,胡永红
(上海植物园,上海 200231)
回眸上海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绿色、生态俨然成为都市人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这正催生着城市建筑技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同绿化,生态与绿色应该是建筑永恒的追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1]。如沪上·生态家,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更有智慧的绿色人居未来,让人们深切地体验到建筑与活性植物的绿色的情与爱。
沪上·生态家作为绿色生态建筑示范,将绿色理念进行充分演绎和渗透,建筑空间的绿化是其最具生命、最为自然的组成元素。有了绿色植物的“家”才是自然的、生态的,才能让居者真正享受生活的温馨与舒适。回眸沪上·生态家建筑绿化设计和实施,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展示了科技型绿空间,提升了居家品位,提供一步一景的自然景观,改善室内微环境,具有长足的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人文功能。《沪上·生态家解读》[2]一书已于2010年7月面世,阐述了该最佳实践区的理念、亮点和创作艰辛与其生态特色。上海植物园全面承担了生态家绿化展示与其技术研究,本文以园林园艺和生态低碳的思维和视野来回眸沪上·生态家,并适当拓展到相关的建筑绿化景观和技术,现从下述6个方位来品味、欣赏和解析绿化技术与其建筑绿化一体化的相融模式。
2.1.1 水
水源、水位、水质及容量等技术指标是实施水空间绿化的基本要素。沪上·生态家有地面、地下一层水体,建筑外部在东、南、北三面环水及内部有地下室内一层,共计水面积为305m2,其中建筑南侧地下一层水体长20.8m,宽1.5m,其南侧跌水区高度4m;东南角景观水池面积118m2,池深设定0.45m,通常水深0.2~0.3m之间,并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适时进行调节。水源主要来自建筑屋面回收的雨水,即通过屋面雨水收集后注入地下室景观水池,同时该水池兼作雨水储存池[2],辅助补水的水源使用市政水。所有水体通过循环设备相互连通循环,周期为2h。为确保景观水池的水质,除自循环外,另设水过滤装置、定期投加净水微生物及水生植物,用生物净化等方法使其水质达标,其中微生物主要成份是生物活性酶和发酵过程中特选微生物组成,分解污染物、净化水质能力强,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属环境友好产品。水面和水中偶有的落叶残枝则由保洁员不定期打捞,确保水面整洁和水质达标。
2.1.2 植物浮床
植物浮床是近年来融水体景观营造、水处理及生态净化为一体的新型绿化形式,具有可移动、易替换、低维护、速成景,便施工等特点,已成为水空间功能性景观绿化的主要技术手段。生态家植物浮床采用浮盘作为主要种植载体,结合浮岛框架可随意组装成各种图案和文字,在整个浮岛下方放置尼龙网,增加浮岛的稳定性。结合生态家现场的环境条件、景观效果及净化水质的要求,选择了香菇草、聚草、旱伞草、花菖蒲、紫叶莲子草等形、色、态植物,营造了独特的建筑之水·绿空间。
2.1.3 水中树池
移动树池通常是将较大规格的乔灌木栽培在可移动的种植箱内,应用于广场、道路、停车场等硬质地面的环境布置。与其不同的是,生态家的树池是布置于建筑南侧水中央,故对容器的容量、结构及选择的植物有着较高的要求。水中树池容器采用四周工程防水隔离、底部设蓄排水构造和根部通气等措施,确保移植大树的安然越夏和正常生长。另外,树池植物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既要求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形体优雅之外在,又颇具中国风情,江南底蕴之内涵,故选择中国十大名花之一的桂花,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其秋季开花、芳香四溢,气宇轩昂的姿态使得南侧水体清新自然,景色宜人(图1)。
图1 水体绿化
2.1.4 跌水绿槽
生态家南侧水体设有10层高低错落的跌水槽,长20.8m,高4m,每个槽体两端相连,槽间以条纹磨砂玻璃相连,内附LED节能灯管,每单体空间各自独立又相对封闭,整体构筑沪上独特的江南风韵。绿槽采用石库门青砖外砌,内设封闭式铝合金槽体(600mm×90mm×300mm),槽体下端铺设乱石至槽口10cm处,种植香菇草并以卵石压根固定。自上而下的潺潺跌水从香菇草叶片中层层跃过,叮咚叮咚的跌水声宛如山间的泉水般清澈悦耳,辅以生态家特别的生命力,让城市人家归回自然,享受那份轻松和宁静。
南墙是生态家迎接五湖四海各方宾客的主建筑面,应起着柔化建筑、美化空间、聚焦眼球等作用,色彩明亮、线条分明、简约大方成为了设计相融模式的基本要求。相比硬质单调的建筑外墙,生态家的南墙绿化凸显了绿化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蕴含着现代绿化的科技力量,选用上海植物园为世博主题馆创新研制开发的壁挂种植模块集成技术系统,由载体模块、环保型介质、适生植物和日常养护等核心技术组成[3],在生态家也很好地实现了植物与建筑之间的融合与美感。该系统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空间需求,更替便捷、即时成景,在世博期间通过快捷地更替植物材料,即能实现南立面多样的景观效果。如为世博迎接开幕局部更替的南非万寿菊、黄金菊以及盛夏更替的太阳花等,使生态家南墙在世博期间始终以最具精神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充满绿色、动感与生命力。加之,为突出进出口和竖向步行通道,在楼梯间外栏层层吊挂了组合式矮牵牛花篮,凝绯红笑脸恭迎宾客。
建筑西墙通常是受西晒阳光照射时间较长的一面,为避免直射、降温固碳及保护建筑的角度,惯常的做法是在建筑底部采用藤本植物作攀援绿化。然而,时空环境条件的限制导致传统的绿化模式及其景观效果难以实现。沪上·生态家作为一座展览性的现代居家建筑,要求西墙(长13.5m×高13.45m)绿化具备短时成景、四季常绿,并能充分发挥植物的降温节能、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
绿屏的技术要点是通过独立成型的德国碳钢架构成植物的种植和生长空间,植物预先在苗圃培育成型后形成一片片有生命力的可移动植物绿篱,可用于广场、停车场、庭院、高速路、屋顶、墙体等需要绿化的空间,具有移动灵活、安装简易、组合便捷、迅速成景等优点,有产业化的发展前景。生态家西墙的绿化采用片片绿屏(槽长1 200mm×槽宽200mm×高1 950mm)层层叠加于聚碳酸酯板支架龙骨间,外再围合聚碳酸酯板,每层龙骨均辅设配套的不锈钢槽(长1 250mm×宽220mm×深250mm),钢槽底部开R10圆孔作为排水孔,并配备自动化的滴灌系统作为绿屏的主要养护措施,此种以绿屏技术为源来的绿化形式是墙面绿化科技发展的又一项创新。轻巧的可降解种植槽及其冷镀锌钢构网片、轻质保水的基质与欧洲品种常春藤组成的绿屏,片片翠绿饱满、枝条疏密有致、错落有加,使西墙穿上了四季“绿装”,冬暖夏凉,绿意盎然,赋予了建筑绿色的生命。
图2 沪上·生态家南立面植物墙实景
生态家的屋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露天平屋顶或斜坡屋顶,而是演绎成竹木栅格镂空下半敞开式的夹心层屋顶,形似多层住宅的屋顶阁楼跃层。屋顶花园的设计理念为自然式科技型花园,其模式为集景观、休闲、生态元素为一体,营建舒适宜人的居家共享空间,让业主和尊贵的嘉宾们在喧闹繁华的都市中回归自然,共享绿色科技的功效。因此生态家的家居屋顶花园在秉承传统园林建筑的基础上集成多种现代绿化科技手法,使整个空间围合而开放,浓缩而张弛。在东西两端采用壁挂模块隔离屏,两种色彩分明的植物(常春藤和四季海棠、吊兰和吊竹梅等),活生生勾勒出了特具城市元素的建筑群天际线;南侧的常春藤绿屏及北侧植于容器的木槿篱,在屋顶发挥美化、隔离及衔接空间作用;中间有木栈道,设休闲桌椅,道两旁配以景天类草毯等和花卉群落,用容器组合展示在屋顶空间,互为映衬,规则而不呆板。屋顶半荫的环境为各色热带植物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空间,如凤梨、孔雀木、彩虹铁、变叶木、果子蔓“白雪公主”、粉掌、观音莲、鸟巢蕨、乌毛蕨等,各类植物竞相斗艳,各显佳姿,互为融合,共同营建了一个赏心悦目、自然和谐、清新舒适的休闲型居家屋顶花园。
沪上·生态家屋顶花园的创新是科技的融合,是大都市未来居家住宅屋顶花园的典范,居者的向往和追求。对土地资源稀缺的上海国际大都市而言,建筑的屋顶绿化无疑是未来立体绿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载体。在上海十二五期间将计划新增100万m2屋顶绿化[4]。笔者认为沪上·生态家的屋顶花园便是最佳的践行者之一,若平改坡工程能在斜屋顶下建造一个增绿休闲、众人共享的平屋顶花园,这将给人带来耳目一新、非凡体验的同时,也给本体建筑及其周边环境默默贡献着其隔热保温、滞尘降噪、健康节能的生态效应。
图3 世博会沪上·生态家南侧植物墙实景
植物在调节室内微气候环境、缓解视觉疲劳、释放压力以及分割空间、引导视线等方面具有其他室内装饰材料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因而室内空间绿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不仅改善了居住或工作环境,更是将园林植物与建筑设计相合、绿化与艺术共融,提升了室内空间的景观和环境品味。中空生态核便是家居绿化模式的一种设计理念上的创举,中庭不只有通高空间,间或有楼梯,它更可以是一个郁郁葱葱、四季花香的自然场所,一个自然形态的绿色中庭,美化、净化、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
基于此理念,生态家的设计师把中庭设计成空间的网架结构,且具特定形体的半封闭腔体,以强化气流运动,并要求活体植物依附其菱形钢构架,将有生命力的绿化植物赋予了冰冷、坚硬的钢构架一种新生的、柔化的灵性,充满生机与活力,故曰“生态核”。然而,生态核的高度大(24.8m)、角度多(竖直面、斜面和近平面等)、四维视观(左、右、上、下观赏)及无空中维护通道等都是绿化的难点。在生态家的7种不同尺寸的菱形钢架上,要创造适合室内植物健康生长的条件,又要有合理的植物空间布局、完善的配套设施及养护措施,还要便于更替、因景而变的绿化技术,这样才能称得上生态核。实践表明:采用网片式悬垂植物结合滴灌系统的绿化模式,选用常春藤、绿萝等室内植物装点中空生态核,整体斜条形间隔布置,绿色植物宛如悬垂空中的“绿带”,紧贴于白色钢笼间,绿白相间、硬柔结合、层次分明,生态家的绿元素在此尽情释放,动感挥洒演绎,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宛如天然氧吧,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鲜活的空气、植物的芳香,让穿梭于其中的人们饱受视觉盛宴、惬意绿色人居(图4)。
图4 生态核
生态家的室内绿化以生态核为重点,在宾馆、商厦、别墅住宅中常有中空建筑,亦可采用生态核模式,但一般住宅楼虽多有中庭,却少有多层中空。为此,生态家的绿化布展,尽可能地满足游客体验“家”时的生理乃至心理的需求,体现文化、人品和风尚是室内绿化模式的基点。在生态家一楼的“九曲记忆桥”边布置了绿意盎然的翠云草、绿萝等容器植物,结合紧邻的中空生态核和跃动的幻影鱼群,充满了浓郁的“屋里厢”生态气息和自然风情。二三层室内根据环境间或摆放各种盆栽植物,点缀空间。布置于四层“乐龄生活”展区,以江南竹林为主题设计室内绿景,竹子代表了江南文化特色,节节向上又蕴含着洒脱飘逸,但它不太适宜成片应用于光线微弱的室内空间,故只能将竹子布置于相对光线较好的南侧。其余,则布置以美丽针葵、滴水观音、细叶棕竹、散尾葵为骨架植物、再配以变叶木、彩叶朱焦、金边铁、银边铁、龙血树、翠云草、吊兰、红掌等室内植物,灯光的映射使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的植物景观与室内空间更显亮泽和韵味。家人或游客行走其间,一边感受着“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和“燃料电池”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的展示,一边享受着室内植物营造的美丽与和谐。
开发城市建筑的特殊生境绿化,让绿色由寸土寸金的地面向建筑自身与其空间拓展,自散水坡、勒脚到墙体、阳台、窗台、栏杆、女儿墙和屋顶以及室内,都可为建筑绿化的目标载体,也都能成为城市的“绿地”。如一幢6层楼房的五面(东南西北立面和屋顶面)绿化可达楼房占地面积的3倍多,绿化率在小区要求不少于30%~35%,建筑立体绿化面积可达到地面绿化面积的数倍。这种特殊生境的绿化,当然与地面乔灌草绿化功能有不及之处,但也有更胜一筹的,它能让建筑更美观,城市更美好,能具有降温、吸尘、减噪、净化空气和环境景观效应,是节能和低碳生活的重要措施。现今,世界各国的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建筑的空间绿化,这已成为全世界绿色低碳运动的一部分。
建筑绿化的一体化,这是城市和谐长效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城市人共享绿色的一条低碳通道。运用沪上·生态家建筑绿化的全方位一体化相融模式,运用在城市建筑空间中创造自然的环境,让城市人真正体验到绿色、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期望早日实现建筑与绿化的完美联姻。到那时,城市的建筑空间将被淹没在绿色植物构建的空中森林,城市的热岛变为了“绿岛”,城市人可以重返自然舒适的宜居生活空间。城市化的加速进程及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呼唤着建筑空间的特殊绿化,这也为后世博时代科技型“绿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致谢:感谢陈伟廉老师对沪上·生态家建筑绿化提供的专业技术指导和辛勤付出!
[1]周志承,蔡宗勋,郭志成.从绿建筑角度探讨垂直绿墙之研究[C]//中华民国建筑师公会.第六届台湾建筑论坛.台北:中华民国建筑师公会,2009.
[2]韩继红,张 颖.沪上·生态家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叶子易,胡永红.生命之“墙”常青——世博主题馆植物墙[J].园林,2010(6):20~22.
[4]沈敏岚.上海市绿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透露5年内将增立体绿化150万 m2[N].新民晚报,2010-08-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