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丽春
目前在精神病院临床一线工作的除了医生、护士,还有护工。医生、护士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有关护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国内少有报道,尤其是精神科护工,为特殊的群体。综合医院的护工主要担负着病人的生活照顾,同时协助护士做一些基础护理工作,陪护的方式大多为“一对一”、“一对二”。精神科护工与综合医院的护工工作内容不同,精神科护工的工作除了要担负着病人的生活照顾,协助护士做一些基础护理工作之外,还要协助护士看护好精神病患者,陪同病人检查,防止病人逃跑,如精神病人发生冲动行为时,要对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在保护性约束过程中很容易被精神病人打伤,长期工作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笔者对本院精神科护工进行问卷调查。
1.1 对象 以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病房护工为研究对象,工龄 1年以上,表示愿意配合者作为调查对象。共有 95名护工参加调查 ,其中男性 41人,女性 54人;年龄 33~ 49岁 ,平均 (41.56± 5.81)岁;工龄 1~ 23年 ,平均 (9.3± 5.9)年;小学 34人,初中 52人,高中以上 9人。
1.2 方法 调查方法以团体测试方式进行,使用统一指导语,并由测试者说明测试目的和意义,集体发放,受试者自行填写,要求独立答卷,20分钟内完成。为确保真实性,所有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 ,只填写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工龄、学历等);发放问卷 95份,收回 95份,收回率 100%。调查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其中包括 9个症状因子,共 90条目。按 1~ 5级评分,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3 统计方法 运用 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精神科护工 SCL-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2]比较,见表 1。精神科护工 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恐怖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12,P<0.01);精神病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17,P<0.01)。
表 1 精神科护工 SCL-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表 1 精神科护工 SCL-90各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因 子 精神科护工(n=95)中国常模(n=1388) t P躯体化 1.48± 0.27 1.37± 0.48 2.21 <0.05强 迫 1.71± 0.29 1.62± 0.58 1.50 > 0.05人际关系 1.78± 0.32 1.65± 0.51 2.45 <0.05抑 郁 1.65± 0.44 1.50± 0.59 2.44 <0.05焦 虑 1.49± 0.27 1.39± 0.43 2.24 <0.05敌 对 1.55± 0.29 1.48± 0.56 1.21 > 0.05恐 怖 1.49± 0.22 1.23± 0.41 6.12 <0.01偏 执 1.57± 0.29 1.43± 0.57 2.37 <0.05精神病性 1.56± 0.28 1.29± 0.42 6.17 <0.01
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工 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恐怖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12,P<0.01);精神病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17,P<0.01)。本调查表明,精神科护工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精神科病房大多采用封闭式病房管理模式,护工在上班期间面对的是思维异常、言行紊乱的精神病人,精神科病人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动、伤人、自伤自弃、毁物等行为。一级病房虽然病人少,但都是重型精神病病人,病人冲动可能性非常大;二级病房病人虽然得到初步控制,但病人众多;一个护工配合一个护士要负责看护 50个以上的精神病人,与病人接触时都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与应急能力,工作中既要注意病人安全,又要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在上中夜班时,2名护工需看护整个病房,而精神科突发事件易在夜间发生,工作中总担心差错事故的发生,一旦病人出现冲动 ,不服从管理时,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护工总是冲在最前面,受伤的可能性最大,所以精神科护工始终都处于紧张状态,持续性高水平的应激对护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如工作疲惫感增加和工作满意度下降,长期处于这样压抑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卫生工作存在偏见,精神科护工缺少尊重和理解,社会待遇偏低,收入低,大多为护工公司派遣的合同制护工,正式在编护工只占护工整体的极少比例;合同制护工与在编护工收入差距较大,同工不同酬,心里会产生不平衡。精神科护工基本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上岗前仅接受过基本的培训,而病人及家属对护工的要求较以前提高,精神科护工辛勤地付出得不到病人与家属的认可,付出与回报不平衡。精神病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的疾病,复发率极高,极低的康复率导致护工缺乏工作成就感。
由于精神科的工作特点,无法回避面对精神病人的心理冲击。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心理冲击,提高护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精神科护工减少心理创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管理者应提高人性化管理意识,认真研究护工的心理需求、行为和动机 ,多沟通交流,保证护工的休息与睡眠,同时要关注护工的安全;加强心理培训,利用精神病院的资源,组织护工参加各种心理培训及辅导,培养对应激的适应和应对能力,学会心理调节,并请心理医师开展心理咨询及干预;邀请部队教官进行辅导,使护工面对冲动的病人在保护约束好病人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从而减少紧张与畏惧感;提高精神科护工的收入,缩小与在编护工的收入差距,开展“优秀护工”等评选,并予以奖励,调动护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个人成就感;加强对精神科护工工作的正面宣传,提高病人及家属的认同感,让全社会尊重、理解精神科护工,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自豪感、价值感,从而稳定护工队伍,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6-25
[2]金华,吴文振,张明园.中国正常人 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