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彧,王君影,李佩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23300)
突发性耳聋是一常见急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亦趋于年轻化,如不及时治疗,可遗有永久的感音神经性聋。突发性耳聋病因不清[1],但许多病因都不具有特异损伤内耳的特征,而是影响机体循环系统的生理状态,改变微循环系统稳态,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导致内耳小血管瘀血闭塞,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内耳毛细胞受损而损害听力。我科应用东菱迪芙(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观察其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1.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8年2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各种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42耳),男19例(20耳)、女21例(22耳),年龄14~47岁,发病时间<15 d。对照组40例(41耳),男18例(18耳)、女22例(23耳),年龄15~49岁,发病时间<15 d。2组一般资料且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于治疗前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液流变学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实验组:首次剂量为巴曲酶10 BU溶于0.9%氯化钠液250 ml缓慢静滴,以后剂量为5 BU溶于0.9%氯化钠液200 ml缓慢静滴,隔日1次,连用4次;对照组:采用红花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10 d为一个疗程,同时给予三磷酸腺苷、肌苷辅助治疗。2组患者均于第1疗程结束后2 d内复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并抽血检测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0.25~4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到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 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 dB。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治疗前后及组间配对资料分析用t检验,疗效分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40例,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9、11、10、10例及7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4)。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结果(±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结果(±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全血黏度 纤维蛋高切 中切 低切血浆黏度 白原实验组治疗前 4.78±1.46 5.65±0.48 10.42±1.20 1.53±0.05 3.99 ±1.29治疗后 3.75±1.31*△4.55±0.71* 8.30±1.15*△1.49±0.03 2.92 ±0.80△对照组治疗前 4.75 ±1.66 5.70 ±0.36 10.49 ±1.55 1.50 ±0.03 3.92 ±1.09治疗后 4.14 ±1.20*5.61 ±0.40* 9.46 ±1.17*1.48 ±0.04 3.18 ±0.78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耳蜗循环功能障碍是突发性耳聋的最主要病因。耳蜗供血管为终末血管,没有侧枝循环,局部循环代偿能力差,各种原因的耳蜗微循环功能障碍,包括血栓栓塞,血流量减少,或者血管痉挛都可以造成内耳循环障碍,且耳蜗听毛细胞生理活动耗氧量较高,对缺氧耐受差,所以可致听觉器官的功能损害。可能的病因如: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血管痉挛、微血栓形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它们最终致病过程都很可能是通过共同的机制,即改变了循环稳态,导致局部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耳蜗内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如病毒感染可通过与红细胞接触,引起红细胞凝集,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其肿胀,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过高,内耳缺血改变加重,致内耳功能障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许多药物都是基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提高内耳氧分压的理论。
巴曲酶是从南美洲的响尾蛇的毒液中提取的精制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溶血栓的药物,是一种凝血酶类似物,为231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3],其选择性地作用于血浆纤维蛋白原A链末端的精氨酸、甘氨酸之间的肽腱,从而有效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阻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能降低血管内的钙离子浓度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4],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凝集,抑制红细胞沉降,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加快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基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我们应用巴曲酶及红花注射液两种药品为主的治疗手段,通过对80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观察,见实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全血黏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同时可见巴曲酶降纤作用明显。但给药期间应高度重视有无出血或可疑出血现象,实验组用药期间未诉任何不适,未发生出血现象。
可见巴曲酶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本文未对患者进行具体年龄分组,各年龄段血液流变学正常应该存在差异,巴曲酶是否对各年龄段患者都有明显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孔维佳,王斌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8-500.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72.
[3]苏加林,姜志胜,唐朝枢,等.巴曲酶的扩血管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3):229-231.
[4]Song QB,Wei MJ,Duan ZQ,et al.Batroxobin reduce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Chin Med J(Engl),2004,117(6):91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