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刘学
乔布斯的负面性格,反而把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凸显得更加丰满,最后连缺点也成了加分点,甚至被誉为“独裁天才”。
年轻人,内心都潜藏着一份不甘。这份不甘源自内心的压力,每个年轻人都幻想自己能够成为当代备受瞩目的企业家。当乔布斯,比尔盖茨他们出现的时候,年轻人就开始了把对他们的“崇拜”变成“神化”。
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一出,舆论汹涌澎湃,因为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正是iPhone 4S的产品发布会,对于果粉们而言,这个过程无疑是从大喜到大悲,这也让iPhone 4S更加具有纪念意义。其实,看过前一天的产品发布会的人,会发现库克的一些举动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双手合十就是对上帝的祷告,每当说到iPhone 4S的时候,库克的眼中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不舍和怀念,为什么叫iPhone 4S,我的理解是“iPhone For Steve”。可以这么讲,乔布斯就是iPhone的上帝。
尽管乔布斯本人对中国市场向来不理不睬,但丝毫不影响国内“果粉”对他的敬仰之情。正面才华无需赘述,而负面性格中,脾气极度暴躁、对慈善事业相对冷漠等等。即使如此,依然挡不住“果粉”们对乔布斯的认可。似乎当大众普遍认同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轻易动摇。乔布斯的负面性格,反而把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凸显得更加丰满和个性,最后连缺点也成了加分点,甚至被誉为“独裁天才”。所以,比乔布斯本人更加传奇的,其实是对乔布斯的舆论。
如今的社会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在乔布斯身上,它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日常生活中我们出现这么一个人:他才华横溢,但不懂与人相处,不会团队合作,脾气乖戾,极度自我,甚至要特意把他的车和公司其他员工的车分开停放,以防被同事刮车报复,这样的人如果出现在中国职场里,恐怕会被排挤。时间如果停止在乔布斯被公司赶出去的那一刻,此番怀才不遇的惨淡结局,大家也会觉得这人不怎么样。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地位固然有高低之分,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却没有高下之别。这样的结构体系,要求人人合乎团体感受、遵守游戏规则。也许老板拥有某些特权,但毕竟不能过分。说白了,乔布斯那般性格,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结构。也许我们会劝说这类人,为了发挥才华,收敛性情。劝说的同时,我们的潜意识也认为,才华不代表全部,他的失败实属当然。尽管偶尔会感佩,他能不甘于循规蹈矩的现代体系,但我们一般不会去敬仰这类人。
好在乔布斯的后半生,来了一出“大反攻”,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闭嘴。苹果公司陷入空前危机,乔布斯回来了。面对一个濒临破产的烂摊子,规则变得不再重要,打破常规力挽狂澜,成为关键。这样的特殊机遇可谓千载难逢,多少年轻人因为缺乏这份机遇,最后默默无闻。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乔布斯本人在被赶出去之后,表现依然不俗,是靠他自己赢得了这份机遇。不管怎样,能力和运气缺一不可,两者的相遇,终于塑造出一个成功的乔布斯。于是,随着苹果的业绩、苹果的产品越滚越大,人们开始喜欢上他的古怪棱角,甚至敬佩他的独裁自信、眼光独到。其实这样的赞扬纯属马后炮。万一苹果的产品被市场抛弃,媒体对这位“独裁者”自有另一番说辞。根本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乔布斯他成功了。
纵观历史,与乔布斯一样才华卓著、性格古怪的科学家、艺术家比比皆是,但人们的崇拜之情却非常有限,最起码不会像现在的乔布斯那样被疯狂的追捧。放眼当代,与乔布斯一样辉煌的商业领袖也大有人在,如比尔盖茨,被无数次赞美,事业上和道德上都堪称完美。唯有乔布斯,粉丝们对他的狂热崇拜,就和他本人的风格一样,不可言喻,带着古怪和偏执的傲气。探究这一切的根源,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随着苹果产品的流行,大众媒体同时塑造起一个古怪倔强的乔布斯形象。年轻人由此激动地发现:这个人与别的成功偶像是如此不同,与职场宝典上的条条框框是如此不同。他压根不讨好别人、他坚持只做自己,他甚至不去适应环境,而是让环境适应自己……所有这些特质,和现代社会的教育准则几乎相反,却完全符合年少轻狂的青春叛逆口号。
如此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其他类型的成功榜样,很少让粉丝如此痴狂。因为那些榜样,真的只是“榜样”,道德高尚、能力巨大,可能青史留名,但榜样们的人生又与自己有何关系,榜样们的生活听起来陌生死板,大众的赞美带着置身事外的冷静。可乔布斯不是榜样,而是一种象征,是对后现代年轻人内心的一种呼应。正因为他没有举世瞩目的技术发明,无需人叹为观止;正因为他没有完美的道德形象,无需人高山仰止;正因为他脾气火暴、为人自我,有着芸芸众生内心里都具备的自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