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2日,小卫星发展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以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航天技术为手段,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现代小卫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民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总装备部,中电集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0多家单位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一同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发展。
在该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到会致辞。王任享院士、潘德炉院士和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从卫星测绘、海洋监测和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对小卫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回顾,为小卫星的后续工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本届论坛的召开恰逢我国小卫星研制主力军—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我国现代小卫星发展15周年。10多年间,小卫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航天装备体系和民用业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坛之后举行的纪念活动上,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綦成元司长、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张炜司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袁家军副总经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兼中国卫星董事长李开民等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现代小卫星的15年发展历程,并对小卫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
2001年5月,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依托该公司建立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此,我国踏上了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开发小卫星的征程。10年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为发展方略,已经取得了连续成功发射24颗小卫星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空间技术发展史上小卫星的多个第一,实现了小卫星从单一型号到多型号并举,从以技术试验为主到全面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转变。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已具备支撑年出厂10颗星的产业能力,并实现了小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成为了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