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王加军 赵国成 张 赛
(建湖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建湖 224700)
为了研究探索小麦高产栽培的N、P、K肥效应函数模型,取得土壤养分供应量、作物吸收养分、土壤养分中亏缺指标体系参数,为建湖县小麦大面积生产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技术依据,2010年在建湖县开展了小麦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3414”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4个水平的含义;N0不施氮,N1施氮18 kg/667 m2,N2施 氮36 kg/667 m2,N3施 氮54 kg/667 m2;P0不施磷,P1施过磷酸钙15 kg/667 m2,P2施过磷酸钙30 kg/667 m2,P3施过磷酸钙 45 kg/667 m2;K0不施钾,K1施氯化钾12 kg/667 m2,K2施氯化钾 24 kg/667 m2,K3施氯化钾36 kg/667 m2。各处理编号见表1,试验田块平整,地力均匀,试验小区面积33 m2,设三次重复,小区排列采用随机排列,四周设保护行,供试品种科麦3号,稻田套麦,人工撒播。
表1 “3414”试验处理方案编号 kg/667 m2
1)田间小区分布按试验方案执行。
2)肥料运筹,不施有机肥,磷肥为过磷酸钙≥12%,钾肥为氯化钾,K≥60%;氮肥为尿素,N≥46.5%,磷钾肥一次性用作基础。氮肥分为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氮素肥料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基苗肥中基肥70%,苗肥30%,苗肥在2~3叶龄期施用,拔节孕穗肥分两次施,第一次在基部节间第一节定长,第二节伸长,第三节露尖时施用,第二次在孕穗期施用 (见表2)。
记载整地、施肥、播种、除草、防病治虫等农事操作,将各项操作的日期、数量、方法等记录下来。记载不同生育阶段的苗高、分蘖、地上部百株干重等,成熟期考种,记载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小区实收计产。
14个处理以处理10的小区实产高,平均为23.02 kg;其次是处理6,实产为22.79 kg;实产最低的是处理1,实产为8.16 kg(见表3)。
经方差分析,区组间F值小于F0.05,差异不显著。处理间F值大于F0.05,处理效应存在。进一步作新复极差比较,处理1、2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6、10与其它处理差异极显著,处理1与2之间、处理6与10之间、处理5、7、11之间,处理12与13之间差异不显著。
从表3得出肥效试验三元二次方程:
表2 各处理不同施肥水平 kg
表3 各处理实产统计分析
表4 各处理效益统计分析
Y=171.13+8.83X1-0.77X12+52.64X2-4.87X22+26.20X3-1.43X32+2.22X1X2+1.55X1X3-7.42X2X3,其中X1代表施氮量,X2代表施磷量,X3代表施钾量。
各处理产量最高的是处理10,产值最高的是处理10,效益最高的是处理13,见表4。
通过本试验得出试验点小麦最优施肥量需施纯氮 16.8 kg/667 m2、施 P2O54.30 kg/667 m2,施K2O 6.14 kg/667 m2,N∶P∶K 之比为 1∶0.25∶0.36,小麦产量可达469.99 kg/667 m2。这与我们大面积生产上提倡施纯氮17.0~20.0 kg/667 m2,氮磷钾之比为1∶0.5∶0.5的要求基本一致。
1)本试验中N0P0K0比N0P2K2产量低,与以前小麦3414试验结果一致。
2)本试验中N3水平为27 kg/667 m2纯氮,折合成尿素58.7 kg/667 m2,在试验中未现倒伏,产量较高,可能与2010年气候条件有关,如想在大面积生产采用这一水平处理有待进一步试验。
3)通过本试验与其它小麦3414试验,要获的目标产量500 kg/667 m2,在大面积生产中,N、P、K肥料推荐用量N为17~20 kg/667 m2,P2O5为4~6 kg/667 m2,K2O 为6~8 kg/667 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