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移风易俗大变革

2011-06-05 03:29朱俊丰李楠楠
决策与信息 2011年10期
关键词:辫子服饰

文/朱俊丰李楠楠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时代的瞿秋白,当年留下了这样精辟的文字。一个王朝的结束,伴随的不只是枪炮声,而是一整套涉及人们行为及思维方式的变化。1912年3月5日的《时报》上,一篇名为《新陈代谢》的文章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剪辫、放足、易服、废跪拜礼等等一系列变革逐渐渗入人们的灵魂。对这股移风易俗浪潮的考察,可以更生动地理解一个新旧激烈冲突的社会如何在变革中曲折前行。

剪辫运动 从身体到灵魂的革命

清廷定都北京,便发布了被民间称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雉发令”。从此,一个Q字发型便在中国男子的头上顶了200多年。

中日甲午战后,身处海外的许多华人深感满清腐败,国家沦丧,纷纷剪辫易服,以示与清廷决裂。1895年,孙中山广州武装起义失败之后,在日本断发易服。1903年拒俄运动中,许多留日学生愤于清廷之腐败卖国纷纷剪辫,走上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发布强制剪辫令。此令一下,全国各地成立剪辫团体,召开剪辫大会,官民踊跃响应,剪去发辫。

剪辫的风气蔓延到台湾岛上。台湾男子本来都留着辫子,他们从画片上看见孙中山和其他领袖都剪掉了辫子,知道大陆在易俗。最先由住在城里的一些广东原籍人领头把辫子剪掉,以表示自己是中华民国公民。他们剪辫时,像办喜事一样,鸣放爆竹,以志吉庆;有的甚至备办酒宴,请亲戚朋友喝喜酒。

民国初年,全国范围内多数人都陆续剪掉了辫子。以北京为例,留辫者只占总人口的0.4%。自此,男子带辫子的形象在中国基本消失了。

外国人对中国的剪辫风潮很敏感。1911年10月16日,法国驻天津领事馆写信向外长汇报,租界的广州客人往来频繁,大多“没有辫子,行为诡秘”。

12月6日,云南总领事额必廉写信给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说:“11月5日,军政府限期五天剪辫子,很多人不理睬。但是期限届满后,各主要街道上布置了士兵,用大剪刀剪去那些仍然留发的市民的辫子。结果,在十二小时内,城内看不见一条辫子,现在甚至在附近的村庄内,大多数人已经没有辫子了。”

12月29日,日本驻南京领事铃木写信向外务大臣内田汇报:“自本月27日以来,本地革命军士兵和警察在市中心强制行人剪去发辫。”1912年1月2日,铃木又从南京电告内田:“今日市中遍悬国旗,过路行人已全无垂发辫者。”

穿着高跟鞋的民国女子

清代明信片中的“小脚女人”

男女西式装

1913年出任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回忆袁世凯剪辫子:“当蔡廷干(中将海军副司令兼大总统府副礼官)极力主张把它剪掉的时候,袁氏叫人拿来一把大剪刀,对他说:‘这是你的主张。你来实行这个主张吧。’蔡将军用力一剪,就把袁世凯变成了一个现代人。但是袁世凯的内心并没有从此发生很大的变化。”

放足运动 解除了中国女性的切肤之痛

女子缠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以男性为主导的父权、夫权社会下的产物,始于宋朝。

甲午战后的维新派面对亡国的危机,提出了“兴女学,废缠足”,揭开了放足运动的序幕。1882年,康有为在广东创立了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不缠足会,他的妻子和女儿便是不缠足的女子。1897年,维新派的另一位领导者梁启超在上海发起创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不缠足会,成立大会上万人空巷的场面,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劝禁缠足的法令,开启了民国年间禁止缠足的先声。天足运动进入迅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五四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社会观念也愈加的开明。以娶不缠足的新式女子为妻,成为接受新式教育男子的择偶标准。男子对女子这种审美观念的变化,是促使女子能够从小脚中解放出来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政府的强制推行,禁止缠足在农村地区也得到了大力的推进。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很少再见得母亲去狠心地缠上女儿的脚了。女子因为缠足而流泪的历史终结了。丢弃了“三寸金莲”的绣花鞋之后,西方女子的高跟鞋,成了近代时尚女子的新宠。

民国新装 瓦解封建王朝衣冠体制

在中国,穿衣曾是一件难题。清朝末年,维新派代表康有为为了推行新政,曾提出变更服饰,收获的却是“马上打天下”的满清官员们的一片嘘声。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上,穿衣从来都是一个政治问题,与统治紧密相连,岂能说变就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身份等级制度的废除也引发了服饰变化。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为服饰“洋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西装的流行是服饰洋化特点最明显的标志。民国初期,从政府官员、留学生、洋行职员到普通工人,都把西装视为不可或缺的标准装。

民国元年(1912年),参议院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而女子的礼服则采用传统的上衣下裙样式。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地方行政官、外交官、警察、陆军、海军、检察官等人员的服制。以政府法令形式推行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服饰更制,对于传统的等级服制的冲击是极其猛烈而有效的。原先局限于知识界、工商界的服饰变革迅速向社会中下层的普通民众,人们的服饰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家人中,服装中西并存

1923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孙中山觉得西装不但式样繁琐,穿着不便,而旧式的长袍马褂又不能表现人民时代精神,于是他主张以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上衣样式“企领文装”为基础,在企领上加一条反领,代替西装衬衣的硬领。著名裁剪师黄隆生根据孙中山的要求,裁制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装。

中山装体现了传统到现代的过渡特征,由于孙中山的亲自带头,政府官员的表率,中山装很快流行开来,甚至普及到了一般的中小县城,很快演变成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三分天下的局面。

晚清女学兴起、女权运动也反映到了女子服饰的变化上。

磕头

民国初年,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妇女们领悟到“曲线美”的道理,在裁制衣服时改变了传统女服的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演变出现束腰紧身、元宝高领、微露小臂的“文明新装”;与之相配的裙,初为黑色长裙,裙长及踝,后渐缩至小腿上部。这种简洁、朴素的装扮率先在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中流行开来,成为了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最时髦的女性形象。

废跪拜礼 告别森严的等级

“跪拜礼”是中国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到了清代,仅跪拜就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级别人员在不同场合将选取相应礼仪。政府官员之间、民众与官员之间,除了要称为“大人”或“老爷”等外,更要行磕头跪拜之礼,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礼;地位相等的人们之间通用“顿首”;“吉拜”则在祭拜祖先时使用。

这种现在看来是体现尊卑和臣服的礼节,在当时也不断受到质疑和冲击。唐玄宗期间,白衣大食(今叙利亚一带)遣使者来访,朝见皇帝时平立不拜,唐朝官员以其无礼欲治罪。即便到了近代的1805年,沙俄格·戈洛夫金使团来华,入境后即表示不行跪拜礼,引起清廷不满,只到达张家口,便原路返回俄国了。

戊戌变法期间,梁启超便上书要求废除跪拜礼,当时的无政府主义者也附和认为,跪拜礼“卑躬俯首,生气毫无”,而“点首鞠躬最便宜,亦足示敬,且出于自然”。

辛亥革命推翻清帝,等级制度也随之瓦解,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逐渐传播,取消有辱人格的跪拜礼势在必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废除跪拜制度,用鞠躬代替跪拜。此后,改革礼仪习俗已成风潮,打拱作揖、鞠躬握手逐渐成为见面礼仪。

打拱

作揖

猜你喜欢
辫子服饰
雪山姑娘辫子长
动物“闯”入服饰界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外婆的辫子
我家的绿辫子姑娘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长辫子老师教认字
最长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