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炳维 王松林
(海南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海南海口 570204)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区域化和规模化,这就要求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业自然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潜力、政治和社会因素,合理划分农业功能区,综合评价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确定其主导功能,明确其发展方向,完善区域政策,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这一基础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功能性越来越突显。
农业多功能性,指的是农业除了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三大传统功能之外,农业功能向更广泛的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领域扩展[1-3]。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体现了农业与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之间各种关系与作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4-5]。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在区域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开发利用中,农业功能区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6]。在科研领域已有一些学者参考已有的区划研究成果,将全国进行了农业功能区的划分工作[1],同时如东北地区、北京、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山东等地的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已陆续报道[7-13]。
海南省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阶段,开展农业功能区划,根据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要素的空间特征,结合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科学划分农业不同区域的功能,谋划区域农业功能拓展与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对引导和深化农业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围绕富民强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中心任务,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为主线,以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为总目标,根据海南省资源、经济、社会、政治等要素特征,立足农业的现实条件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农业功能区,促进海南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
充分揭示海南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要素禀赋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地区差异与结构特征,强化农业用地的功能分区、拓展农业发展的空间约束,科学划分农业功能区,确定各地区农业主导功能和功能拓展方向,用以指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各功能区内部和区际之间农业资源、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性功能以外的生态性、保障性、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发展,完善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功能扶持政策,从而加快区域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海南省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3.2 区域分工完整性与主导功能定位原则
以农业主导功能为主,充分考虑农业功能的多样性,确保农业功能分区的完整性,按照农业多种功能有序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的要求,突出主导,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1.3.3 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
区内相似性是凝聚力的基础,区间差异性是区间合理分工、通力协作的保障。把握本原则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政策的有效实施。
1.3.4 可操作性与可调整性
农业功能区划的形成与一定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要充分考虑当前实际,使区划具有可操作性。在分区中适当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必要时做出适当调整,有利于区划方案的实际应用和普遍接受。
海南省共辖18个市县,全部参与该文进行的农业功能区划。
指标体系构建是农业功能分区研究过程当中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关系到最终分区结果的科学性。按照代表性、系统性、变异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海南省农业功能区划指标体系。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及研讨,根据农业功能影响因素、分区原则,结合收集的数据信息,该文采用四个指标组进行 (表1):①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②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指标组;③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约束指标组;④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指标组。其中,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分为两大类指标,分别是7个资源禀赋指标,3个规模与结构指标。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指标组可分为三类指标,分别是3个份额指标,1个压力指标,2个水平指标。生态调节功能与生态约束指标组可分为三类指标,分别是2个农田生态指标,1个草地生态指标和5个生态约束指标。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指标组可分为两类指标,分别是2个文化传承指标和3个居民休闲指标。一共29个指标。
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数据主要来自海南省统计局和海南省农业厅的统计数据和年鉴统计资料,海南省农业相关部门和组织提供的资料。
主要采取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完成农业功能指标的划分。主要步骤如下:
变量的选择:根据海南省的实际情况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及相同指标组内部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来确定进入聚类分析的各个变量。
数据的整理和标准化:由于对分区的研究是在多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同的指标值具有不同的单位和量纲,其数值的变异可能是很大的,这会对分类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各个参与分析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处理。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描述统计分析过程会自动生成标准化值。
主成分分析:使用SPSS软件,分析各个指标组的主成分。
聚类分析:采用Q型聚类和K-means聚类,获取相似性矩阵。计算聚类中心。
表1 指标体系框架
把对指标分析的结果作为依据,综合考虑地理特征、农业资源和区位条件等因素作用,区域类比协调后,该文将海南省划分为五大农业主导功能区 (图1)。
3.2.1 功能区I:琼东北都市文化休闲功能主导区
区域特征:该区位于琼北部和东部沿海,包括海南最大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和与其相邻的文昌市、琼海市。该区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休闲功能突出,农产品供给功能次之,有一定的生态调节功能,就业保障功能弱。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该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为:文化休闲。
积极开展对该区农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存量、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规划,尽快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好农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为农业文化休闲功能的可持续发挥提供保障;加快农村道路、特别是连接一些有名的农业文化所在地与城市的道路建设,为居民到乡村度假、休闲观光提供更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该区农业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提供更充足的客源。
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动文明生态村和各种农业基地 (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园林建设,并将它们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在充分发挥其文化休闲功能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在瓜菜、肉类、橡胶、油料、主要果品生产方面的供给优势,优化畜禽养殖结构与布局,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肉猪、文昌鸡、黄牛、黑山羊等畜禽养殖业;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农业用地,大力发展热带瓜菜、水果、水稻和种子种苗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质量、附加值。
严格贯彻执行退耕还林,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图1 海南省农业功能区划
3.2.2 功能区II:琼北与东南低丘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区域特征:该功能区包括琼北部沿海的临高、澄迈,琼东部内陆的屯昌、定安和东南部沿海的万宁、陵水6县 (市)。主要特征为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供给能力强,就业保障功能较强,一定的文化休闲功能,一定的生态调节功能。
主导功能和拓展方向:该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为:农产品供给。
严格贯彻执行退耕还林规划,严格控制农用地非农占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农业用地,加强水土流失和盐碱化治理,以保证该功能区农产品供给这一主导功能与就业保障功能的持续实现。
大力发展猪、黄牛、黑山羊养殖、水产养殖与海洋捕捞业。肉猪养殖覆盖整个功能区;养牛重点布局在澄迈、屯昌、定安、陵水;养羊重点布局澄迈、万宁、陵水。临高、澄迈、万宁、陵水4个沿海县市还应大力发展海洋 (特别是远洋)捕捞业。
大力发展热带瓜菜、水稻与种子生产。瓜菜方面,重点发展辣椒、西瓜、甜瓜、豆角等。水稻与种子生产方面,将该功能区建成海南省水稻主产区之一,其中,将屯昌建成超级稻产区之一,在陵水适度发展香稻,并将它们建设成杂交稻制种基地。
充分利用其在橡胶种植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橡胶种植与加工,延伸其产业链,形成橡胶种植与加工一体化,把该区域打造成重要的橡胶工业中心。
在陵水,充分利用其比邻三亚的区位优势和自身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在旅游旺盛或旅游潜力大的地方 (如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湾猴岛等)及其周边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比邻海口的定安和澄迈,围绕定安境内的南丽湖休闲度假中心、飞禽世界,利用澄迈“加乐文化节”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2.3 功能区III:琼西与西北台地生态调节与农产品供给功能主导区
区域特征:该功能区包括琼西部的乐东、东方、西北部的昌江、儋州。主要特征为生态调节功能突出,土地资源较丰富,有一定的农产品供给能力,就业保障功能较弱,文化休闲功能较弱。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该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为:生态调节+农产品供给。
制定、完善和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规划,划定各种保护区,保护好森林、湿地、水资源,使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加强水土流失、盐碱化、沙化、石漠化、草地退化的治理,加快有关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严格禁止砍伐各种天然林和过度放牧;尽快使水土流失、盐碱化、沙化、石漠化、草地退化得到控制,并有明显好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适当收缩该功能区纸浆林区划,禁止在25°以上的坡地、水土流失敏感区、水源涵养地、原始林地、生物多样性廊道及其他各类生物保护用地营造纸浆林。
充分利用该功能区在油料、糖料生产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油料作物和甘蔗种植与加工,推行生产与加工一体化,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基地,集中发展几家大型油料、糖料加工企业,拓展油料作物和甘蔗种植产业链,促进油料作物和甘蔗种植的发展。
大力发展热带水果、水稻、木薯种植和水产业。热带水果生产方面,重点发展香蕉、芒果和荔枝。水稻生产方面,将该功能区建成超级稻产区,发展香稻等优质稻,将乐东建成杂交稻制种基地。木薯种植方面,利用甘蔗、橡胶等经济作物种植地轮种、套种木薯,大力发展木薯种植,及其木薯加工生产乙醇,以适应生物能源发展的需要。水产方面,广泛推行清洁养殖技术,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及其加工业。
利用儋州较丰富的农业文化和农业景观,在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松涛水库,热带植物园周边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2.4 功能区IV:琼中部山区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
区域特征:该功能区包括琼中部山区的琼中县、白沙县、五指山市、保亭县。主要特征为生态调节功能突出,就业保障功能强,总体上农产品供给功能弱,但少数农产品供给能力很强,有一定的文化休闲功能。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该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为:生态调节。
制定、完善和认真落实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完善和落实退耕还林规划,划定并保护好各种保护区,保护好森林、水资源,使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严格禁止砍伐各种天然林和过度放牧。适当收缩该功能区纸浆林区划,禁止在25°以上的坡地、水土流失敏感区、水源涵养地、原始林地、生物多样性廊道及其他各类生物保护用地营造桨纸林。
大力发展热带山地生态特色农业,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根据区域特征,该功能区在种养业方面,应重点发展养牛、橡胶、木薯、热带水果,适度发展瓜菜种植。热带水果方面,以香蕉、芒果、绿橙、优质早熟菠萝、荔枝为主。
利用该区域丰富生物资源、丰富的农业文化、优良的生态环境,围绕五指山、莺歌岭等众多类型各异的保护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这些地方及其附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3.2.5 功能区V:琼南滨海文化休闲与就业保障功能主导区
区域特征:该功能区,即三亚市,包括两区、6镇、5个国营农场。该区地处海南岛最南端,北靠高山,南临大海,地势自北向南逐渐倾斜,面积1 919.58km2。主要特征表现为极强的文化休闲功能,就业保障功能突出,一定的农产品供给能力,一定的生态调节能力。
主导功能与拓展方向:该区域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为:文化休闲。
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三亚丰富的旅游资源,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引导游客及市民到乡村去度假和休闲观光。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特别是连接各重要景区与各重要农业文化休闲地之间的道路建设,为游客及市民到乡村度假、休闲观光提供便利的交通。
将农业文化休闲、就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生态调节融为一体,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园林建设(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景区及其附近);进一步开发好南繁育种基地、5家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槟榔河旅游区、甘什岭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在生态村、园林、农场中实现文化休闲、就业保障、农产品供给、生态保护与改善的统一,并相互促进。
依法保护好农业用地,严格限制非农占用,发展精细农业,充分发挥其就业和生活保障的功能。
在充分发挥其文化休闲、就业保障功能的同时,根据其供给优势,提升其供给能力。主要是肉猪养殖、水产养殖、海洋 (特别是远洋)捕捞业、热带瓜菜、水果、水稻与种子生产。
依法保护好三亚优良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森林资源,大力推行生态农业,为其农业的文化休闲功能及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条件。
1 罗其友,唐华俊,陶陶,等.我国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与区域统筹定位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519~523
2 刘成玉,杨建利.论现代农业功能的新拓展.农村经济.2009,(7):3~5
3 肖君泽.发展休闲农业开发和拓展农业功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4):453~456
4 刘军萍,荣文竻,卢宏升.北京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5):49~54
5 罗其友,高明杰,陶陶.农业功能统筹战略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24,(6):25~29
6 谷树忠,谢美娥,钟赛香.农业资源与区划领域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1):1~3
7 郑晶,黄森慰,苏时鹏.福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0,(8):381~388
8 刘军萍,荣文竻,卢宏升.北京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5):49~54
9 罗其友,陶陶,姜文来,等.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6):407~412
10 刘卫东,石承苍,任国业.四川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29,(3):27~32
11 郭洪海,姚慧敏,杨丽萍等.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2):81~86
12 黎莉莉,袁昌定,冯洋,等.重庆市农业功能区划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43~47
13 母萍萍.贵州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887~1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