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功 台湾电影界唯一的“老板”

2011-06-03 05:37:36
电影 2011年8期
关键词:刘若英张艾嘉立功

尽管他的名字对于不少大陆观众稍显陌生,但由他监制与出品的影片几乎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他是李安的处女作《推手》的“幕后推手”;亦将“青少年阶段”的蔡明亮扶持上路,拍出了那部名闻遐迩的《青少年哪吒》;他联手李小婉奏响了电视剧的《人间四月天》;也帮助张艾嘉走过《20 30 40》的漫漫电影路;他力撑如今红透两岸的陈国富发出《征婚启事》,塑造独特的影像风格;也支持新生代导演李鼎创作《爱的发声练习》,助其在影坛发出了嘹亮的声响……翻开台湾电影史,还有《喜宴》、《爱情万岁》、《饮食男女》、《少女小渔》、《卧虎藏龙》等享誉国际的影片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台湾导演、编剧、监制徐立功。

一年两个新导演,李安脱颖而出

在台湾电影图书馆做馆长时,一位在美国纽约大学学电影的学生时常给徐立功寄来整理的资料和自己拍摄的短片,这个学生就是李安。1991年,李安凭借《推手》和《喜宴》两个剧本斩获新闻局第一届剧本大赛两项大奖。回台领奖时,两人第一次见面。

徐立功并不知道,眼前这个穿着蓝色T恤、牛仔裤旧得泛白、带着害羞笑容的年轻人已经6年没有工作,而且那时候他的小儿子刚刚出生,存折上只有43美元,所以回来领奖的机票都是朋友买的。

李安直言:这次回来,就是想找一个拍片机会。徐立功说:那就拍《推手》吧。考虑两天之后,李安接受了用1200万的制片成本接拍《推手》。他惟一的要求是:每笔预算一定要准时到账。为了亲自护驾,徐立功担任了制片人。

李安用24天完成了全部拍摄,徐立功后来才知道这个预算在美国顺利关机有多不易。其间去美国看样片时,李安请他在家里吃了一顿便饭。他发现,李安的家里竟然没有餐桌。一问才知,餐桌拿去《推手》片场了,郎雄在片中砸坏的那张就是。在纽约短暂的相处,让徐立功感觉到李安的诚恳、敏感。“他心地很好,不喜欢人家跟他耍心机……看他跟剪辑师剪片的情景,对我来说是奇特的经验。他对每一个片段、每一个镜头都极其挑剔和认真,我佩服的不只是他的专业,更是耐性和毅力。”回台以后,徐立功想尽办法,又为李安争取了100万的后期费用。

在外界不信任的观望中,徐立功制片的第一部新人作品《推手》如期公映。上映一周,票房达到1800万,观众反响奇好。首战告捷,文化局允许徐立功每年扶植两个新人,林正盛、陈玉勋等导演因此得以出道。

和《推手》一起,徐立功还推出了另一位青年导演蔡明亮,其导演处女作《青少年哪吒》,赢得一片赞誉。徐立功认识蔡明亮时也还是电影图书馆的馆长,那时候蔡明亮做舞台剧,每次看了一部好电影,就去找他聊天。直到有一次看了他导演的舞台剧《房间里的衣柜》,才发现蔡明亮的才华,“他简直是特吕弗和安东尼奥尼这些大师的继承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同样呈现写实风格,就连神韵也很像。他洞悉人性,深切体会人的孤寂和疏离,对青少年也充满了关怀”。所以,当徐立功来到中影(台湾)公司,一要拍片,立刻就想到了蔡明亮。在蔡明亮之前,台湾流行的是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关注历史与现在的关系,有着挥之不去的“大陆情结”。而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和《河流》“水三部曲”,猛然间把台湾电影的主题引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现实。一直走着小众路线的蔡明亮在徐立功的支持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天空,在徐立功推出的众多导演中,蔡明亮无疑是风格最另类的一位。而对于蔡明亮的市场表现,徐立功也表现出了远见的宽容,“他不适合拍大制片,他适应有创意的电影。”

带团震惊欧洲三大电影节

到中影后,徐立功计划一年拍三部电影,拍完《推手》和《青少年哪吒》,《喜宴》被提上日程。其实,《喜宴》的剧本五年前早已写好,但四处碰壁,搁置中央电影公司直至徐立功到任。

徐立功问李安:“你为什么让她演?今天金素梅为了尊重李安导演,她已经尽了做演员的责任,你拍了把它剪掉,你这是不是对金素梅进行第二次强暴?新闻局检查可以,要剪这是它的法令,但是你剪,你就对工作不负责任。”

徐立功再度担纲制片,李安提醒他:一个同性恋题材可能让你丢掉你的观众。徐立功说:“我们只是拍电影,我们是有良知的。”并为他推荐了金素梅。片子剪得差不多的时候,徐立功又飞去纽约看样片。当时李安一直在犹豫,金素梅戏中露两点,镜头要不要留下来,他怕审批不通过。徐立功问李安:“你为什么让她演?今天金素梅为了尊重李安导演,她已经尽了做演员的责任,你拍了把它剪掉,你这是不是对金素梅进行第二次强暴?新闻局检查可以,要剪这是它的法令,但是你剪,你就对工作不负责任。”这样,李安才决定不剪。后来,李安在一次采访中说:“刚开始我不愿拍那一幕,但徐立功鼓励我去做。我记得他第一次在初剪时看到同志吻戏时脸都白了,他的脸彻底发青,但他一句话也没说。”影片最后没有剪就通过了审批。徐立功也答应李安,不用这个作为宣传点。

《喜宴》不仅顺利通过,还是第一部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台湾电影。1993年,徐立功将李安的第二部作品《喜宴》带到了柏林。因当时代表团经费有限,没有在电影节租海报墙。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家电影,徐立功找到那些已经结束放映但是还没有撤掉的海报,将《喜宴》贴上去。由于担心被人发现,他不敢穿西服,只能每天一大早偷偷出门贴海报。最后在评审张艺谋的建议下,《喜宴》和谢飞作品《香魂女》平分秋色,同获金熊。李安从此被国际影坛所接纳,开始了风光无量的名导生涯。

待回到台湾,在庆功宴上,当服务员端上来一碗鱼翅汤,李安却当场掉了眼泪,哭了好几分钟,吓坏了客人,因为他不肯说原因。徐立功只好替他打圆场,说他是因为生病身体太累。等吃完饭出来,李安才告诉他,自己在美国窝了七八年,每天吃最简单的食物,“今天吃饭喝到鱼翅汤,我突然想到美国的老婆和小孩,那么多年都是吃最简单的东西,就忍不住哭了。”

一年后,由徐立功监制的蔡明亮的第二部作品《爱情万岁》也在威尼斯捧起了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狮奖。从这以后,徐立功化身为台湾影坛“福将”:每次带团出征,必有斩获。

1994年,徐立功清楚记得,为了避免和杨德昌的《独立时代》竞争参赛名额,李安放弃了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饮食男女》成了电影节的开幕电影。影片放映那天是5月13日,他们在戛纳的海滩上办了一个大型PARTY,本来只邀请了300名客人,但是客人听说他们要在现场推广中华美食,结果就涌进去了500多人,还有上千人在外头等着进去。当晚在派对上,不光有北京烤鸭,还有炸春卷,还做了蔬果冰雕,震动了整个戛纳。第二天媒体会,影片遭到了各国片商抢购。这部电影,后来成为当年投资报酬率全世界第五名的影片。而那个时候,正是台湾电影最困难的下滑时期,台湾电影的年产量是40部;到1998年,不过20部;2001年,仅为11部。

与张艾嘉的“革命友谊”

其实,徐立功拖着病体执意组建“纵横国际”,最大的动力就是帮助李安拍出《卧虎藏龙》。拍摄之前,他俩就设想过这个片子的难度,但最后的艰辛还是远远超出当初的想象。

预算1200万美元的《卧虎藏龙》,刷新了此前徐立功和李安职业生涯的制片纪录。别说一个民营公司,就是国营官办的大制片公司,这笔预算在当年也会令他们望而却步。徐立功的一个商人朋友决定出来投资。就在李安谈妥杨紫琼、周润发等主演的档期、紧锣密鼓筹备开机之际,这位投资人却因股市大跌资金断流提出推迟拍摄。两人最终闹得要对簿公堂。

“让一个身体刚康复的人孤身一人在台湾打官司,我难道要为一部电影害死自己的朋友吗?”李安最终主动选择了叫停,他劝说徐立功重新开始。

这样,通过拿预售版权作抵押,徐立功从银行借到了贷款。1999年7月31日,《卧虎藏龙》在新疆开机。直到关机,李安整整8个月没有回家,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后期制作阶段,他需要打类固醇才能坚持。“《卧虎藏龙》是李安用半条命换来的。”徐立功说。这部凝结着李安半生心血的武侠巨制,在征服奥斯卡和金球奖之后,也将李安推到了国际顶级导演的行列。

在2010年徐立功获得终身成就奖的那届金马奖颁奖礼上,张艾嘉与李安一道回忆了与“老板”共事的日子。当年,初出茅庐闯荡导演圈的她,亦曾与徐立功共患难。

《饮食男女》组图

《少女小渔》组图

当听说徐立功拿自己的私房钱筹拍《少女小渔》后,张艾嘉也拿自己的钱垫上了,并且在演《饮食男女》时,她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个红包,从此,两人的“革命友情”得以奠定。

李安与徐立功合作第三部作品《饮食男女》期间,其另一部剧本《少女小渔》也获得官方辅导金,但当时李安正忙于《饮食男女》的后期制作,无暇筹拍《少女小渔》。身为制片人的徐立功于是想将这部影片交给张艾嘉拍摄,“她实务经验多,外文能力强,在纽约也住过一段时间,很清楚当地文化特色。把片子交给她,李安再放心不过”。

没想到,经过《推手》和《喜宴》,李安已成了金字招牌,“新闻局”不同意换人。经过协商,最后以李安挂名监制、张艾嘉做执行导演的方式来折中了。后来,当听说徐立功拿自己的私房钱筹拍《少女小渔》后,张艾嘉也拿自己的钱垫上了,并且在演《饮食男女》时,她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个红包,从此,两人的“革命友情”得以奠定,也让徐立功见识到了张艾嘉的豪气。后来碰到女主角的选角问题,徐立功又领教了张艾嘉的徒弟刘若英类似的气势。

当时刘若英并不是最佳候选人,李安和徐立功心目中的“小渔”另有其人。直到另一位女演员退出,刘若英作为备选才成了女主角。等徐立功通知她时,剧组已经到了纽约,徐立功很不好意思地说,会尽快安排她过去,刘若英爽快地说,“我明天就能去。”

打电话时是周末,周一上班,徐立功还没来得及安排人订机票,就接到了刘若英的电话,说人已抵达纽约,都和剧组会合了。“或许刘若英天生就是要吃这碗饭的。”徐立功说,“这女子有胆识。”

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并不局限于监制影视作品。2000年,他亲自执导了电影《夜奔》,这部讲述梨园题材的影片交融着古典美与现代感,立时成为文艺青年必看的"电影教科书"。1979年,他担任台湾电影图书馆首任馆长,十年任期内顶着各方压力从无到有地创办了金马国际影展。所以,他是实至名归的台湾电影推手。当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终身成就奖颁给他时,每一名华语电影人都由衷地感慨今年的奖项当属实至名归。担任颁奖嘉宾的李安动情地说:“电影在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怎么在碰到徐立功先生之后,就在这种亲切、扎实的氛围里,10年就过去了?我们都叫他老板,他是我们电影人最好的朋友,是我们的贵人,也是我们最爱的一个知音。”他亲自走下台搀扶徐立功走上领奖台,徐立功从张艾嘉手中接过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的荣誉。那一晚,李安、张艾嘉、刘若英不约而同地对着镜头说了同样一句话:谢谢你,老板。

猜你喜欢
刘若英张艾嘉立功
新形势下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04
刘若英 寻找真爱 寻找自己
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18
儿在部队又立功
老友(2021年12期)2021-01-10 17:08:12
兵团的明天更辉煌
北方音乐(2020年23期)2020-12-24 01:07:32
刘若英开启2020《飞行日》全新巡回演唱会
青年歌声(2020年3期)2020-04-24 09:28:46
刘若英:用快乐穿越孤独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7
张艾嘉《相爱相亲》改档11·3
综艺报(2017年22期)2017-11-24 10:07:10
张艾嘉《相爱相亲》
综艺报(2017年21期)2017-11-04 22:02:26
张艾嘉的私人笔记:我是我,也不是我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19
狱中“立功指南”
南方周末(2014-01-23)2014-01-23 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