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
湖北省消防总队武汉市消防支队卫生队,湖北武汉 43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易造成患者心情不愉快、萎靡不振,影响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常规应用胃肠动力药治疗可获效,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症状难以缓解,迁延不愈。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复杂,部分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有关。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受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功能消化不良患者98例,其中,男41例,女57例;年龄16~72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胃灼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每年发病持续4周以上。所有患者均经实验室、胃镜、B超、X线检查排除食管、胃、肝、胆、脾、胰等器官的器质性疾患[1]。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口服治疗,10 mg/次,3次/d,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米替林25 mg/d,于每晚睡前服用。治疗期间指导患者饮食和生活规律,停服其他各种药物。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于疗程结束3个月后随访,调查复发情况。疗效判断: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1个月后无复发;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改善;③无效,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所有患者均于晨起空腹描记胃电图,共30 min,3次/min的胃电频率占65%者视为正常;小于2次/min者视为胃电节律过缓,超过4次/min者视为胃电节律过速,胃电节律过缓和胃电节律过速视为异常。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26例(53.1%),明显高于对照组(26.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19,P<0.01);观察组有效19例 (38.8%),无效4例 (8.2%),其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组出现嗜睡(8例,16.3%)、口干(6 例,12.2%)、便秘(2例,4.1%)不良反应,但均不影响治疗,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电图正常率达81.6%,对照组正常率为 6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电图比较[n(%)]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候群,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早饱、食欲不振、餐后加重、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多数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易激动、烦恼、社会适应力差、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胃动力障碍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发现,过半数FD患者有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和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与胃动力障碍、胃感觉异常、胃电节律紊乱等胃源性因素关系密切,而胃动力障碍的病理生理等改变可能是其发病的主要机制[2]。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脾胃虚弱、外感湿邪或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或药物治疗失当所致[3]。还有研究发现,FD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有研究发现F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4]。
多潘立酮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促胃动力剂,它是一种合成的苯丙咪唑类的衍生物,结构上与丙甲基酮苯基相似,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它与胃肠道的多巴胺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选择性地阻断多巴胺2受体,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对胃肠道平滑肌有促动力作用,减少多巴胺介导的胃平滑肌松弛,增加紧张性收缩,促进胃排空,并可改善十二指肠协调性,防止十二指肠反流。另外还可拮抗第四脑室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处的多巴胺受体,起到一定的止吐作用[5]。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焦虑性或激动性抑郁症,其抗抑郁作用相似于丙米嗪,其药理作用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使突触传递功能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使患者情绪提高,对思维缓慢、行为迟缓及食欲不振等症状能有所改善[6]。本研究将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给药,结果发现联合用药能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上腹胀痛、早饱、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其治疗效果显著,显效率可达53.1%,与林向[7]所报道的结果相一致,总有效率达91.8%,高于多潘立酮的单独用药。近年来,国际胃电研究异常活跃,胃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会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胃电节津紊乱包括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胃电是判定胃运动功能的良好指标。本研究发现,本组患者近70%患者出现胃电异常,经联合用药治疗后,患者胃电图正常率明显升高,且高于单用药。这提示我们,联合用药可改善患者胃电节律,也即是改善患者胃运动功能。联合用药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嗜睡,这主要是由于阿米替林为抗抑郁药所引起的,这些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效果,但是治疗中应加以注意及与本病相似症状的鉴别。
综上所述,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率高、复发低,疗效优于单用多潘立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刘新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动力异常[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44.
[2]高波,卫学红.多潘立酮易致泌乳反应[J].首都医药,2006,13(13):27.
[3]许国铭.重视对消化系功能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8,37(8):507.
[4]Silva RA,Pinheiro RT,Silva RA,et al.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depression as an associated factor[J].Arq Gastroenterol,2006,43(4):293-298.
[5]李紫红.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5):612-613.
[6]朱晓玲,王铁辉,李颖.浅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55-156.
[7]林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