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资源 增强课程意识

2011-05-31 02:18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010022张家辉
地理教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折线图统计图芬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教学论实验室(010022) 张家辉

2010年,我有幸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教育实习,教高一《地理2》。半年的锻炼,使我成长许多。这里仅以湘教版《地理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的学生作业为例,谈谈学生给我的感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的“技能目标”之一,即是“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鲁教版也在《地理2》的第一章专门设置“单元活动:学用地理统计图”,介绍了“学用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探究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和“解读复杂的统计图”等内容。

学完四个版本高中地理教材后,我决定在第一章第一节的第1课时留给学生一道培养图表转化能力的题,具体如下:

芬兰1785—1976年人口增长状况如表所示:

从学生的作业中易看出,大多数同学能绘制成簇状柱形图,如图1所示。

图1 芬兰人口增长状况(簇状柱形图)

图1基本表达了芬兰在三个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状况,但其中有个错误,即忘记写横、纵坐标的单位。除了绘制成柱状图之外,也有一些同学绘制成了折线图,如图2所示。

图2 芬兰人口增长状况(折线图)

图2并不符合题意,表格中并没有说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间的数据,即没有提供1790~1910年、1915~1970年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因此,利用折线图不能准确地表达表中之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只有10班的一位同学画出了不一样的图形——堆积柱形图,如图3所示。

图3 芬兰人口增长状况(堆积柱形图)

我看到这幅图时喜出望外!极为感动!这位同学仅用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这两组数据,简明地表达出了表中信息。他能抓住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巧妙地利用堆积柱形图将三者的关系清晰地呈现出来,真是难得!

由此,我切身感受到,地理教师需增强课程意识,尤其是课程的生成意识。虽然教师准备得已比较充分,但这只是“预设”,不是真实教学环境的“生成”。教师那份答案,是供参考的,并不是标准的。学生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学生提出的问题、说出的看法、谈及的见识、完成的作业可能出乎教师的意料,却能很好地将一节课推向深入,从而使得这节课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学会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动态,学生才有可能给教师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猜你喜欢
折线图统计图芬兰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据增加折线图自动延长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让折线图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
再多也不乱 制作按需显示的折线图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美化Excel折线图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