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三后阶段复习例谈

2011-05-31 00:32浙江省温州中学325014李小东
地理教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品味课本试题

浙江省温州中学(325014) 李小东

离2011年高考已越来越近了。如何利用好后阶段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复习。这是很多考生关切的问题。本文所述的高三后阶段是指高考前一到两个月的时间。笔者认为经过以前的系统复习,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解题技能。在高三后阶段,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对地理学科,对高考的要求进行细细“品味”,反复“咀嚼”,从而提升地理应试能力。

一、品味学科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浙江省地理学科高考范围包括,地理必修Ⅰ、Ⅱ、Ⅲ三个模块,《城乡规划》(选修Ⅳ)和《环境保护》(选修Ⅵ)两个模块以及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即通常所说的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报考“一本”的同学还可在模块考试时,选考《旅游地理(选修Ⅲ)》、《自然灾害及防治(选修Ⅴ)》两个模块或其中之一。考试内容很多、知识点繁杂。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和复习,考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但知识之间比较孤立,系统性不强。这就需要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学科内综合的能力。知识网络可以从“学科”、“专题(或章节)”、“专题内部(或章节内部)”三个层次进行构建。

【例1】地理学科高考知识网络

层次⑴:学科知识网络

层次⑵:专题知识网络

层次⑶:章节知识网络(或专题内部知识网络), 如“城市与环境”知识结构。

二、品味《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要求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范围、考试的题型、考核目标与要求等。品读《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思想、考核要求。对复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例2】2011年高考考核要求包括“获取和理解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四方面。很显然,高考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即需要考生能够分析试题中的文字、图表、数据、图画、符号等,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作适当处理;需要考生深刻理解所学地理概念、地理数据、地理原理与规律等,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原理规律回答试题中的问题,且能够用学科术语规范、简洁、准确地表达在试卷上。这就需要考生具备相应的地理能力,即:地理识记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方法能力、地理技术能力、地理表达能力。地理识记能力是基础,地理思维能力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地理方法能力和地理技术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实际上真正在考试当中试卷所表现出来的是,考生能否用恰当的方法把题目给的情景和问题解决;能否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地理技术来解答试题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方法能力和技术能力就是思维能力的一个直接的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分析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较差,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这个方面的能力,使自己达到高考试卷中的能力要求。

三、品味经典试题,提高解题技能

经典的试题能很好地贯彻高考的主旨,体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历年全国或各省高考试卷、各种模拟考试卷、平时测试卷都有很多经典的有思维价值的试题。通过品味这些经典试题的情景创设、提问设置、答案表述等,可以体会命题人的意图,感悟高考能力要求的具体表现,提升解题技能。

【例3】(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3、4题)

图2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3~4题。

图2

3.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4.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分析:第3题考查的是降水的成因。形成降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水汽(还有凝结核),二是降温。观察题目选项,发现试题考查的是水汽来源。根据已有的区域地理知识,排除B选项,因为图2三个城市与印度洋距离较远,且即使是受海洋的影响,那也应该是全年都会受影响,而不会只在冬季。由此也就可以排除D选项,因为三个城市离大洋较远,它们附近的海域面积较小,海区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没有明显的暖流对它们的气候产生影响。根据已有的大气环流的知识判断,三个城市如果受信风影响的话应该是“东北信风”,此处东北信风来自大陆内部,不会带来较多降水,C选项可以排除。这样可以确定第3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通过对图2的判读可知耶路撒冷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图2三个城市纬度相当(30°N—40°N之间),距离较近,大体呈东西向排列。冬季都多雨,受南移的西风带影响是可能的。这样更加确定A选项是正确答案。

第4题考查的是影响气温的因素。审题得知,本题是需要分析喀布尔冬温低(比耶路撒冷低10℃)的原因(夏季与耶路撒冷相当)。根据第3题分析可首先排除C选项。人类活动对气温有影响,但不至于相差10℃(特别是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冬季),故而排除D选项。题中三个城市纬度相当,喀布尔(35N°)纬度比耶路撒冷(32N°)稍高。如果用纬度因素能解释喀布尔冬温低(低10℃)的话,那喀布尔夏季气温比耶路撒冷高出许多(据图可知)就无法解释了。所以A选项可以排除。最终确定正确答案是B选项。

本题组考查的是气候的相关知识(包括气候的成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判读等)。2009年浙江文综卷、2011年文综参考卷都有对气候相关知识的直接或间接考查。说明气候知识点是高考的“常客”,需要特别关注。解选择题时,常用排除法、逆向思维,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熟练掌握和使用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如空间位置关系)对提高解题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四、品味课本,“返朴归真”

课本是最基本的学习材料。品读课本,回归课本,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另外,表达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之一。规范、准确、精炼、科学的文字表达将有助于提高综合题的得分率。课本的语言文字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品读课本,学习课本中的文字表达方式,学会“照葫芦画瓢”,能有效提高文字表达能力。课本中某些重要段落,有的是对地理概念的描述,有的是对地理规律、原理的的阐述,值得经常品味。

【例4】地理课本中重要段落或文字举例

1.湘教版必修Ⅲ第41页“湿地(Wetland)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分析:这段文字描述了湿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指出了湿地的分类,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河流等属于天然湿地;水库、稻田等属于人工湿地。

2.湘教版必修Ⅰ第71页“就某个较小的区域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上是植被减少了,而实际上是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受到影响。当地表失去了植被,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于是土壤趋于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退化。”

分析:这段文字阐述了植被、水文、土壤、大气以及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改变。从而阐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原理清晰,表达精炼。

3.湘教版必修Ⅱ第77页“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则临水分布,既方便取水,有利于航运,更可营造秀美的滨水景观。”

分析:这段文字虽字数不多,但内容十分丰富。它阐述了城市与河流(或湖泊)的关系——沿河(或湖)分布,以及河流(或湖泊)对城市的作用——提供水源;水运交通;美化城市景观。

五、品味地理图象,领悟“地理语言”

地理图象包括各种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分布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人口城市分布图、不同尺度的区域图等),各种统计图(如:扇形统计图、柱状图、曲线图等)以及各种地理数据表格。课本和各种地图册中都有大量的地理图象。地理图象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非常直观地表达某些地理事象的特征、成因、分布、变化等。品读地理图象,对图象进行一定处理,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有利于提高空间定位能力。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地理图象作为试题的情境,可谓“无图不成题”。考试时若能提高读图、析图能力,也将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例5】(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5~6题。

图3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6.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分析:本题组考查了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只有判读出图3中四个区域的位置,才能确定该地的主要农作物以及农业地域类型,回答第5题和第6题。

六、品味时事热点,体验实践应用

以时事热点作为命题情境,是近年高考试卷的一大特点。用时事热点命题,不是对时事热点本身的考查,而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从地理的视角品味时事热点,分析时事热点包含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以及可能出现的试题形式。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例6】2011年高考热点之“金砖国家(BRICS)”领导人会晤。

1.热点资料: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中国三亚举行会晤,会晤的议题涉及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问题、金砖国家合作等内容。

2.地理分析:①对时间的考查:此次会议的时间是2011年4月14日,相关知识链接有:日界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时间计算等。②对国家的考查:此次会议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南非的加入,相关知识链接有:南非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等。③对议题的考查:此次会议的议题之一是发展问题,相关知识链接有: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

综上所述,“品味地理”就是对已学地理知识技能反复“咀嚼”、升华的过程,是对高中三年的学习、复习的巩固提升过程。具有效率高,综合性强的特点。利用好高三后阶段有限的时间,细细“品味”,对提高高考成绩大有益处。

猜你喜欢
品味课本试题
品味年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品味桂峰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