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中国文化的主流重实利,单身一律遭标签为“情感输家”,90后也相亲抢嫁,对女性最刻毒的咒骂,莫过于“嫁不出去”。
中国国力强盛,要有自己的话语权,何不另设“七夕会”,取代西方的情人节——难道中国人不懂谈情,也要学西方?
因为对中国的年轻一代而言,年可以不过,情人节万不可无着落。年轻人不堪情人节之逼迫,发起“反情人节运动”,包括倡议“光棍节”。
對于单身男女而言,情人节之难捱,尤胜往昔之年关,为何会有这样的情绪?真正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从来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方式歌颂爱情的社会,爱情在中国文化里很难进入主流:譬如苏东坡、辛弃疾、历代追捧的大多是其阳刚风格的作品,称为“豪放派”,但对他们写的情诗,一直以“细琐”视之,以为无非“儿女情长,不涉大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情诗写得最好的是李商隐,但他的地位一直遭到贬抑——中国有“因人废艺”的传统,即泛道德主义,以道德论艺术,同样的例子,后来还有宋徽宗——据说因为李商隐一生“为情困”,“人格有问题”。
相反,莎士比亚是西方公认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各类作品一直被视为一个整体,不曾割裂处之:除了四大悲剧,他的情诗地位也广受欢迎;除了《罗密欧与朱而叶》是爱情的象征,《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也都留名千古,受欢迎至今。
中国文学虽然也孕育出许多杰出的爱情诗篇,但局限在上层士大夫阶级,且因为是“闲作”而不受重视,因而也绝无可能在民间产生广泛影响。《红楼梦》里,触及爱情观与世俗价值观冲突者甚多:宝玉黛玉共读西厢,女方也一度笑称之为“淫词艳曲”;宝玉喜欢写情诗,父亲贾政不以为然,认为他品性下流;宝钗、袭人都劝他,“仕途经济才是正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轻视文艺的表现。
但缺乏文艺精神的滋养,则不必奢望懂得爱情。因为爱情除了有性欲的成分,起决定作用的是精神力量,爱情本身包含审美的价值观,否则只凭动物本能与生活现实,又岂能教人生死相许?或世上也不可能有情诗、情歌与情书。爱情之与性交,即如文明之与原始,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只从爱情观是否成熟也足可判断。
因此,即使在西方,爱情也是一个需要长期教化的概念,在欧洲18、19世纪的小说家,对于爱情在世俗势利面前的脆弱、虚无、绝望有精彩的刻画,像简·奥丝汀的《傲慢与偏见》,家庭门第是爱情的第一障碍;巴尔扎克《高老头》里的巴黎贵妇是拜金的无情物种,司汤达《红与黑》借女主角之口,埋怨“男人除了金钱、权势、勋章的贪欲以外,对于一切都是麻木不仁”,甚至福楼拜的小说,直接以“情感教育”命题,对于法国当时农民的平庸卑俗,城市中产的萎靡淫逸,一竹篙通通打倒。情感教育是迈向现代文明社会途中最关键的一课,近代西方文学以爱情为题,经典辈出,是伴随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一致的精神大扫除,到20世纪在美国电影里,爱情成为人间希望、美善的终极象征。
在《红楼梦》之后的200年里,中国文化里有关爱情的典籍严重不足,而农业经济生产力低下,无法创造富足生活,民智不开,都阻碍了中国文化对于爱情的启蒙。中国文化的主流重实利,单身一律遭标签为“情感输家”,90后也相亲抢嫁,对女性最刻毒的咒骂,莫过于“嫁不出去”。
此所以中国虽有“牛郎织女七夕会”的传说,但无缘发扬而成为华人共同向往的爱情象征。按照中国文学传统,如《孔雀东南飞》、《梁祝》、《长生殿》、《白蛇传》,包括《红楼梦》,爱情最终都以不幸收场,这不能不叫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