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Δ

2011-05-21 05:39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404020
中国药房 2011年27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三峡中草药

沈 力,马 羚,贾 晗(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 404020)

中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三峡地区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摇篮之一,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使该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药信息资源。为了搭建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三峡中药文化传承和中药产业发展,我校在30多年中药标本馆建设积淀[1,2]和10多年库区中药资源研究基础上,组建了集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科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峡中药科技馆”,在构建区域性中药公共服务平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 建设思路

通过对三峡地区中药材生产与流通史研究、三峡中药文化挖掘与整理研究、三峡中草药资源信息调查与收集整理研究、三峡中药产业调查、中药标本添置及实物信息源、文献信息源等综合信息资源的发掘,集合三峡地区中药信息源,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实物、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物化等信息展示方式,集成三峡地区中药信息系统,展示三峡地区中药资源状况、生态环境、资源地理图、区划体系及中草药资源品种生物学特征、药材学特征、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组建集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科技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三峡中药科技馆。

2 三峡中药信息源开发研究

2.1 三峡中药材生产与流通信息发掘研究

通过《名医别录》、《太平寰宇记》、《巫山县志》(清·光绪)、《开县志》(清·咸丰)、《施南府志》(清·道光)等历史典籍和三峡各地档案记录、地方志、中药材公司生产与购销记录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走访、药农访谈、实地调查等途径,开展三峡地区中药材生产与流通历史信息发掘研究,摸清三峡地区中药材生产与流通历史。

2.2 三峡中药文化信息挖掘与整理研究

通过《神农本草经》、《楚辞》、《本草纲目》、《华阳国志·巴志》、《蜀本草》、《图经本草》、《通典》、《皇帝素问》等历史典籍和《神农架中草药资源》等专著及药农访谈等,开展三峡中药文化信息挖掘与整理研究,摸清三峡中药文化核心内容。

2.3 三峡中草药资源信息调查与收集整理研究

在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基础上,以三峡地区优质道地药材、特色民间中草药为重点,广泛收集三峡中草药相关研究资料,包括名称称谓、品种来源、产地分布、生长环境、采收加工、开发利用、发展史料、品质研究、成分分析、栽培技术、加工技术及各种相关图片(包括原植物、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种植基地、药材与规格、现代研究等图片资料)等。

3 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1 平台功能框架体系设计

构建“71111”功能构建体系,即建立7个主题展区、1个中药鉴定体验区、1个三峡中药信息查询区、1个多媒体演播厅,1个中药实物标本库。其中,7个主题展区包括:三峡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主题展区、三峡优质优势中药主题展区、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抢救保护主题展区、民族民间药主题展区、中药品质与炮制主题展区、中药真伪与毒性主题展区、魅力中药主题展区。

3.2 三峡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设计,在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调查研究和三峡地区中草药资源信息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基础上建成“三峡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并通过设置的服务器和10余台电脑查询终端,实施对外开放式服务。

3.3 三峡中药实物展示平台建设

3.3.1 建设路线

3.3.2 平台建设

(1)前厅:除设置中药科技馆简介及平面布局图外,还利用醒目位置展示全国中药区划图及区划体系、长江三峡库区中药区划图及区划体系、全国中药重大研究成果一览表。

(2)三峡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主题展区:利用展墙设置【长江三峡库区西部盆周平坝、丘陵家种药材区】、【长江三峡库区南部武陵山——金佛山原山地野生及家种药材区】、【长江三峡库区中部七曜山野生和家种药材区】、【长江三峡库区东部大巴山——巫山野生和家种药材区】、【三峡库区中药资源概况】、【三峡库区主要地产药材产地分布】等专版,展示三峡库区各区县的地理地貌、资源品种数量与产量、药材分布、中药相关科研、产业状况等信息;图片展示代表性品种及其种植基地;并陈列该区主产药材品种实物标本。同时,设置【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构想】专版,反映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并以电子查询系统为补充,以县为单位反映各县自然条件、中药产业发展状况、重点中药企业等情况,同时查询三峡地区药材生产与流通史料。

(3)三峡地产优质中药主题展区:以黄连、川党参、太白贝母、青蒿、独活、厚朴、川楝子、佛手、款冬花、续断等20余种三峡优质中药为对象,利用展墙分品种展示以下内容:【植物名称和学名】、【别名】、【药用部位】、【性味功效】、【原植物】(包括原植物图片、原植物浸液标本、各个生长周期植物特写图片等)、【库区分布】(含主要生长基地图片)、【生长环境】(包括生长环境图片及海拔、地貌、气候、光照等要求)、【采收加工】(包括采收加工图片及采挖季节、基本要求等)、【药材】(包括药材整体图片、药材特征部位特写图片、不同产地和规格药材实物等)、【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化学成分及现代研究进展)、【开发利用】(包括主要代表性中成药、保健品及综合性开发利用产品展示等)。此外,还配以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分品种查询药材发展现状、主要种植基地、品质研究、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成果及其实用技术、开发利用前景等。

(4)三峡地产优势中药主题展区:以木香、湖北贝母、玄参、野山楂等30种三峡地产优势中药为对象,利用展墙分品种展示以下内容:【植物名称和学名】、【别名】、【性味归经】、【功效】、【基原】(包括原植物图片、原植物浸液标本、各个生长周期植物特写图片等)、【库区分布】、【成分分析】(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关研究进展)、【采收加工】、【药材】(包括药材整体图片、药材特征部位特写图片、不同规格和不同产地药材标本)、【开发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对该药材的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等)。同时,结合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补充查询药材生产与流通史料、药材发展现状、主要药材基地分布及基地介绍、品质研究、栽培与加工技术研究成果及其实用技术、开发利用前景等。未纳入展墙展示的三峡地产其他优势中药则全部以药材标本并结合数据库和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展示。

(5)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抢救保护主题展区:以大型写真形式展现,内容包括:原植物及保护基地图片;资源分布、生态环境及珍稀药用物种特写图片;资源保护级别及保护措施;抢救保护研究成果。并在数据库及查询系统内及时补充更新相关保护及研究进展。

(6)民族民间药主题展区:以实物为主体,以药材及原植物图片为辅助,以三峡库区“还阳药”[3]、“七药”和藏药、彝药、蒙药、苗药、土家族药等民族药[4]为重点,通过展墙形式展示200余种全国主要民族民间中药。

(7)中药品质与炮制主题展区:本区均以药材标本为主体,以图片和文字对照说明为补充,通过展墙展示道地药材、药用部位与采收加工、中药炮制等项目。重点展示:“四大怀药”、“浙八味”、“川药”、“广药”、“云药”、“贵药”、“关药”、“西药”、“北药”等100余种全国著名道地药材;100余种不同药用部位代表性药材;花类、果实种子类、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全草类、菌藻地衣类等药材采收时期;100余种药材炮制饮片。

(8)中药真伪与毒性主题展区:以常见易混药材和贵重药材伪品实物展示为重点,通过展墙形式,采取正品与伪品实物对照展示,并配以鉴别要点说明。同时,设置中药鉴定技术专版,图解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中药鉴定的方法。毒性中药展区则以28种国家管制毒性中药为重点,通过透明玻璃展柜密闭加锁展示。

(9)魅力中药主题展区:本展区通过中药标本工艺品、药用植物浸液标本和各类代表性药材及药用植物图片鉴赏、中药文化电子查询系统等,展现中药的无穷魅力。其中,药用植物图片通过电子感应系统以“翻书”的形式实施鉴赏;各类代表性药材则分设“水中珍宝——海洋药”、“血肉奇功——动物药”、“止咳妙药——贝母药”、“游走精灵——蛇类药”、“瑰丽灵石——矿石药”、“奇花异草——植物药”6个主题展区,每个展区均以代表性药材为主体,通过全透明玻璃展柜展示,并配以灯光画实施图文注解,凸显中药的“珍、奇、妙”和“精、灵、异”之魅力。

(10)传统中药鉴别体验区:选取具有特殊形、色、气、味及水试、火试现象的药材,供来馆人员进行药材的形、色、气、味及水试、火试现象鉴别,体验传统方法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别中的应用。

(11)中药标本库:收藏整理3000余种中药材标本和5000余份腊叶标本、约100件浸液标本,为中药教学和中药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实物支撑,并长期收集和充实馆藏大型特异药材标本。

(12)多媒体演播厅:配备实物展台、投影仪、Chargecoupled Device(CCD图像传感器)显微镜、紫外鉴定仪等现代设备,并采用流媒体技术实施视频教学[5],实现药材及其显微特征的观察、拍摄、贮藏、放大与示范教学等,适时播放中药有关视频、图像、课件等,拓宽中药科技视野。

4 建设成效

通过为期2年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集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及服务中药产业发展的多功能体系的三峡中药公共服务平台——三峡中药科技馆。该馆既有图文资料又有视频信息,既有中药实物标本又有数据库平台,既有信息展示又有互动交流。通过“三峡中药资源与产业发展”主题展区,可了解三峡中药资源与中药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中药区划情况、各类中药资源情况、珍稀濒危药用物种、主要民族民间中药、各县自然地理与中药资源及中药产业发展状况、各县主要中药企业情况等;通过3个“三峡优质优势中药”主题展区,可了解三峡优质优势中药品种及每品种植物学、生药学特征及现代相关研究成果、开发利用等情况,为三峡优质优势中药开发利用提供支持;通过“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抢救保护”主题展区,可了解三峡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抢救保护进展情况;通过“民族民间药”主题展区,可了解和认识我国主要民族民间药和三峡库区特色民间中草药;通过“中药品质与炮制”主题展区,可了解我国各地主要道地药材、各类中药采收时间、中药饮片情况;通过“中药真伪与毒性”主题展区,可了解中药鉴定方法、易混药材鉴别法、常见药材伪品、中药毒性等;通过“魅力中药”主题展区中的中药标本工艺品、中药浸液标本、名贵中药、贝母类中药、蛇类中药、海洋类中药、矿物类中药,在增长中药科技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中药的神奇魅力;通过数字显微镜、触摸屏、感应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和中药品质鉴定体验区,搭建了中药科技互动交流平台;建立的“三峡库区中药资源实物标本库”、“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数据库”,为三峡库区中药科研和产业发展搭建了开放式的便捷的中药科技服务平台;通过多媒体演播厅、中药标本库和以上各功能区,实现中药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和中药科技服务有机结合。截至目前,先后接待中药教学2000余人次、科技查询与科技咨询650人次、科普教育万余人次。同时,建成的中药科技馆已成为我校和三峡库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5 讨论

区域性中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当地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平台建设应以当地中药信息源开发与集成为基础,以中草药资源数据库平台建设和中药实物展示平台建设为支撑,结合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实施建设。同时,区域性中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还应运用现代药学信息技术[6],以当地中药资源状况、中药发展产业状况和中药种植与加工应用技术为重点,建成中药科技信息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中药产业发展。

[1]杨建平,程晓利,沈 力.一馆多能——构建中药标本馆多元化功能体系[J].中医教育,2005,24(5):41.

[2]沈 力,杨建平,程晓利.中药标本馆多媒体资源库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1:53.

[3]沈 力,余甘霖,付绍智,等.三峡库区民间“还阳药”[J].中药材,2005,28(4):271.

[4]王孔敬.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多元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142.

[5]侯庆源,赵普军,王延鹏,等.我院信息化药学服务平台的创建与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25):1950.

[6]刘春金.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在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5,16(16):1268.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三峡中草药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三峡库区不同稻田分布格局下农业小流域径流磷排放特征
昭君今若在,定惊故里殊 三峡库区兴山县移民搬迁侧记
脑筋急转弯
结缘中草药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