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赵士振 于银花 孙希利
通讯员 苏惠峰 雷 茜 梅胜文
面对世界级的开发难题,中国石化油田企业基层单位的管理者与科研人员重新研究确立开发思路和工作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及开发动用状况评价工作,大规模推广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后期实现高效开发的新路子,被禁锢在地下的宝藏,被管理创新这把金钥匙破了“魔咒”,实现了“芝麻开门”。
做好水文章,把水“玩活”,是胜利油田埕东油田青春永驻的不老秘方。埕东油田是个高渗透油藏,对于埕东而言,水就是命脉,注好水才能采好油。
在不断的探索中,河口采油厂突破传统思维,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并挖掘老油田潜力,创新注水观念,相继提出局部调控向宏观调控注水转变、强化注水向优化注采结构转变、分层注水向精细注水转变、油田内部注水向边部注水转变等创举,使埕东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精细化注水。基于精细化的地质基础研究,河口采油厂经过长达30年的精心构建,埕东油田地下注水的层系区分比较精细,小层最多时细分为10个,注采对应率较高。但由于层间非均质严重,部分注水井组无法通过分层注水达到精细注水的目的。在进入高含水期后,科研人员通过卡封单注来细化注水,提高薄层、物性相对较差储层的吸水质量,有效提高了水驱效率。
不稳定注水。他们对“三大矛盾”突出的区块,打破原有平衡,制造不稳定压力场,将死油区激活。并采取老井转注、水井对应补孔注水、水井调水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完善注采井网,强化了地层平面上的不稳定注水工作,提高了水驱的开发效果。“十五”以来共调配1529井次,当年增油合计82817吨。
“翻烧饼”。由于地下注采关系不断变化,以前开采高含水的层,长期未动的情况下,地下油水关系重新分异,剩余油又富集在微构造的高点及井网控制不到的区域。在对剩余油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将这些开采过的层又翻出来进行注采调整后重新开采。靠这种“翻烧饼”式的挖潜精神,累计增油3.2万吨。
打外围。这是埕东人的大胆设想。他们开始在外围加强了注水,将“溜走”的油驱回。几年来,累计在外围实施调整26井次,累计增油2.7万吨。
精细管理是老油田的驻颜术。
在中原油田文中油田多年的精细注采管理工作中,以王海为代表的基层管理人员,创新了“认识到层、措施到层、管理到层、产量到层”的“四个到层”地下管理方法,后来逐渐应用到文中油田其他区块,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1990年7月,王海所在的采油一队被中原石油勘探局命名为“王海队”,“四个到层”管理经验在全油田推广。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2000年以后,“四个到层”被赋予新的内容,完善为“六个到层”即认识、研究、评价、措施、管理、效益到层。
“认识到层”是准确录取各项第一性资料,描述油藏各小层的动静状态,对油藏的认识精细到单层。“研究到层”是思想、是态度,利用“三个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历史与现状结合、注水与采油结合)对大量矿场资料进行到层的综合分析。“评价到层”是对剩余油分布评估分类,编制优选出可实施的最佳方案,并对实施的方案进行评价。“措施到层”是根据到层方案的整体要求,提出要采取的措施并予以实施。“管理到层”是采取各种管理方法,实施到层注采管理,确保油藏开发效益的实现。“效益到层”是前五个到层工作的目的,是对其效果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总结、评价,确定下一步工作方向。
为将“六个到层”落实到工作中,油田建立了以地下分析三级承包网络、四项不同层次的地下分析制度、五种地下分析方法、六条地下分析考核标准为主要内容的“3456”地下管理体系。实施注采井组分析分级承包,开展群众性的油水井分析活动,制作了注采井组承包手册和承包卡片,明确井组承包的责任和权利,做到每人一册一卡。细化注水井管理,按照“三定三率一平衡”要求,严格执行分层配注方案。
在西北油田,面对碳酸盐岩油藏停产井和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加,自然递减控制难度越来越大的不利局面,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厂坚持“双轮驱动”——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精雕细刻挖潜力;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建科学高效油田。
塔河采油二厂深入开展油田综合治理,开展了“六比六赛”活动:比高产、高效,赛挖潜效果;比稳升单元、稳升区块,赛注采调配能力;比优化,赛技术实力;比运行,赛组织协调力;比质量,赛工程优良率;比长寿井,赛管理水平。大打科学注水为上产、精细掺稀助上产、深挖措施稳上产、质量安全保上产、服务中心促上产进攻仗,日产原油实现稳步攀升。
针对稀油紧缺、稠油举升与深抽工艺适应性差、稠油井作业难度大、机采井数不断增加等难题,塔河采油二厂相继实现成果转化4项、技术引进2项、自主创新6项,其中稠油井掺稀接力举升装置、尾管悬挂装置、机抽井口高压变换器等三项工艺在2010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现场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解决了稠油开采技术难题,实现增油7485吨,节约稀油3.7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