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与饺子

2011-05-14 17:38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棚舍张仲景谐音

饺子是我国历史悠久、南北通食的一种食品,至今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

古时候,人们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点以前将饺子包好,待到子时吃,因为这时正是正月初一的伊始,也是辞旧迎新之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另外,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据说,饺子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有关。他从长沙太守任上告老还乡后,在南阳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当时伤寒肆虐,病死无数。张仲景心里非常难受,决心继续悬壶济世。于是,他仿照在长沙的做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向穷人施舍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把它们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因此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开棚舍药一直持续到除夕。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取“娇耳”的谐音,他们把这种食品称为“饺耳”、“饺子”,以纪念张仲景舍药治人的义举。后来,就慢慢变成了过年吃饺子的习俗。

如今,饺子这一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猜你喜欢
棚舍张仲景谐音
冬季养羊三要点
勇闯长龙阵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谐音词里的民俗》
保育猪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预防分析
旱鸭养殖新模式改良土壤探讨
谐音词的规则
绝妙的数字灯谜
如何修建肉鸭棚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