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选举

2011-05-14 13:37谢觉哉
杂文选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竹片举人选举人

谢觉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什么是高?秀才举人比平常人高一等;高有什么好?对一切平民可以作威作福。

我才只有十四岁就“出考”——“出考”是那时的一个名词——似乎那时候十四岁的乡里小孩,远不及现在的小孩调皮,然而脑子里已装进了秀才举人的幻梦,戴着租来的无顶红纬帽,颈上挂一“卷袋”,袋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半夜随着大队挤进“仪门”,劈剥劈剥的竹片——竹片上一节劈,打得响——在头上飞舞。我没有看清学台是什么样子,接着卷,即被一强壮者拖向黑角里,像搜小偷似的,然后被一掌推进冷清清的院落(即考棚),好不容易找到坐位,人也相当疲倦了。心想“考”有什么味道?忽然,学台巡场,一个人跪着被打手心,“劈剥劈剥”一声声钻入耳朵:出考,简直不是人干的;心又想到另一高人的感慨:不是父母在,决不再来入场。虽然,很知道不打屁股打手心,已经是皇上待遇读书人的特殊恩典。

后来听到或读到,什么大将张广泗征服了泰家,仍然是当“听差”;什么某参将被左宗棠打了,得意洋洋地说:“今天宫保亲手赏了我几个耳光”……才知道考棚外耀武扬威的秀才举人,便是考棚内挨竹片手心的家伙;正因挨过竹片和手心,所以耀武扬威愈耀得起劲,扬得起劲。

后来又渐渐知道奴隶主统治大群奴隶,必须训练一批奴隶总管,奴隶总管的资格,便是对奴隶主恭顺得无所不至,对奴隶们却又能大摆其臭架子。

这便是科举主义的真髓!

科举废了,国也名义上成民国了,但是统治阶级因为需要的缘故,依然保留着科举的遗骸——普通考试啦,高等文官考试啦。十年前南京的“抡才大典”请出还未死光的科举时代的“礼房”、把“弥封”,“誊录”,一直到“点牌”、“放号”,都一模一样地复活起来。“猗欤盛哉”!然而毕竟是民国,一举以后,不见再举。

这里面原来有一小小矛盾:统治阶级要的是科举,人民要的是选举。如果用偷天换日的手段,把科举纳在选举里面,岂不两得!满洲皇帝毕竟是傻子,若早公布一个“县参议员及乡镇民代表候选人考试暂行条例”,也许还能稳坐龙庭。

鲁迅说过:“选举人者选‘举人也;被选举人者被选之‘举人也。”

于是挨过竹片和手心,够得上奴才总管的举人秀才,一摇身变成了奴隶们自己所拥戴的“代议士”。

【原载1941年1月25日第2卷第5期《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竹片举人选举人
美国总统选举人的前世今生
少年的羽毛
过河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
清末科举:实践背离严密制度的困局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
男妖女妖知多少
年羹尧:残忍将军爱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