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HDSL接口卡多PVC测试技术的研究

2011-05-12 02:47尹洪东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1年14期
关键词:测试用例用例吞吐量

魏 磊,尹洪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高速数据用户线(SHDSL)技术是ITU-U提出的一种高速对称的传输技术,符合国际电联G.991.2推荐标准,又称 G.SHDSL[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上网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基于防火墙的G.SHDSL接口卡目前广泛应用于各大通信运行商。对ADSL接口卡测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对G.SHDSL接口卡的测试还在缓慢发展中,尤其是G.SHDSL接口卡具有高速、多PVC、上下行对称性的特点,因此对其测试技术的研究尤为重要。

1 G.SHDSL接口卡多PVC技术简介

高速数字用户线G.SHDSL(G.Single-pair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种高速对称的传输技术,它利用普通电话线中未使用的高频段,通过不同的调制方法,在双绞铜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其单线速率可达到5.696 Mb/s。

传统的XDSL技术中的虚通道都是单PVC,而此项技术的一大突破既是实现多PVC(VPI/VCI)虚通道,这样能使用户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带宽,且在同一条物理线路上实现承载不同业务,如语音、视频、文件传输等等,互不干扰,达到了资源共享。其中的PVC包含VPI和VCI两个参数,VPI的范围是 0~255,VCI的范围是 0~65 535(大多数的DSLAM设备只支持0~255,因此实验时在0~255 之间测试)[1]。

2 测试设备及工具介绍

2.1 DSLAM

在DSL应用的场景中,ATM信元不能直接在以太网上传输,因此其封装在ATM信元中的数据都是承载在Ethernet链路上[3]。这时需要将从 DSL接口上传输的ATM信元转化为以太网帧,所需的设备即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SLAM是各种DSL系统的局端设备,属于最后一公里接入设备 (the last mile),其功能是接纳所有的DSL线路,汇聚流量,相当于一个二层交换机。

本文所做的实验是基于华为的SmartAX MA5600设备,选择此设备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两大特点[2]:

(1)支持多种业务接口

它能够提供ADSL2+和G.SHDSL业务板的接入,同时支持任意组合业务板,且ADSL2+业务板支持32线用户的接入,G.SHDSL业务板支持18线用户的接入。上行接口支持FE和GE。

(2)支持互操作特性

MA5600具有 MSTP、LACP、Ethernet OAM、 以太网接入等功能,且能够支持各种路由转发能力完善的IP路由/转发能力及MPLS特性,同时支持PPPOA转PPPOE,因此满足了对XDSL接口各种业务的应用需求。

2.2 测试工具

本实验使用测试工具有两个:一是思博伦通信公司的SmartBits设备,它能够提供对G.SHDSL接口的功能测试的业务流量,提供的协议报文丰富,且可以支持多种通信技术、协议和接口的相应软件应用及脚本的测试。同时设备具备GE、FE、光纤等多种终端接口。二是思博伦通信公司的Avalanche设备,它能够提供对吞吐量和时延性能的精准测试。

3 测试环境及方法

3.1 测试组网

图1中Client即所测试设备(防火墙),Client与DSLAM直接仅靠一条物理链路相连,其中多条虚拟链路是多条PVC链路。而DSLAM和Server端是真实的多条物理链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图1 测试组网

3.2 测试用例设计

3.2.1功能测试用例

此部分对于支持多PVC的G.SHDSL接口卡主要考虑接口卡的正常使用,用例设计如下:(1)对卡本身激活/去激活测试,包括在链路连通状态下去激活再激活反复操作等,查看接口卡是否正常工作且设备CPU等状态是否正常。(2)PVC的自协商功能测试,此项需对DSLAM设备配合执行,改变本端和对端DSLAM设备的PVC值,测试设备G.SHDSL接口卡能否自协商到PVC值 (注意在每次协商时需通过deactive/active重启接口卡)。(3)PVC范围测试,此项包括对符合PVC值的遍历测试,可以满配置PVC,且在不同的PVC链路上承载不同业务(文件下载、业务流量、视频、语音等)。

3.2.2互操作性测试用例

由于G.SHDSL接口卡在实际应用中不是单独使用的,考虑到与其他特性的兼容性,设计用例如下:(1)与PPPoE结合,在现网中都是通过PPPoE拨号上网,因此在实验室中搭建环境模拟拨号上网。(2)与VPN技术结合,考虑到网络安全,对链路采用 IPSec、P2P、GRE等加密技术,查看业务是否正常流通。(3)与ADSL链路结合,G.SHDSL具备同其他XDSL链路的频谱兼容性,同一台测试设备上连同ADSL和G.SHDSL链路,测试对彼此的业务有无影响[4]。

3.2.3性能测试用例

这里主要考虑两项重要的性能指标的测试:吞吐量和时延。用到的测试工具即上面所提到的SmartBits测试仪。设计用例如下:(1)吞吐量:G.SHDSL接口卡上下行速率对称,可以同时测试。包括1、2、4口接口卡的分别测试,对PVC值的选取可以遵循边界取值法,再随机取一个值测试。同时关注1、2、4口的吞吐量是否是倍数关系。(2)时延:此项测试是在吞吐量的范围内进行的,选取吞吐量的 20%、40%、60%、80%分别进行测试[2]。测试的前提是无丢包,如果发现由于某些外界因素而造成的丢包需要重新测试,这样才能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3.2.4异常测试用例

此部分是对G.SHDSL接口卡在压力下的稳定性测试,设计用例如下:(1)承载大流量的情况下长时间(72 h以上)反复配置/删除配置操作,可以借助自动化脚本,随时抽取检测链路流量是否正常流通,且设备是否存在内存泄漏等;(2)承载大流量的情况下长时间(72 h以上)对接口卡反复执行激活/去激活,包括shutdown/undo shutdown和 active/deactive操作;(3)长时间(72 h以上)超出吞吐量范围打流,测试仪上设置多条不同流量(包括不同包长、不同协议流量、分片报文等),观察设备是否出现内存泄漏、重启[2]。

4 测试执行及有效性分析

4.1 用例执行

(1)接口卡遍历。对以上用例的执行需要在1、2、4口接口卡上分别执行,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因此对于PVC值的选取或是PPPoE最大用户的测量可以借助简单的自动化脚本实现。但需要DSLAM端配合的用例则只能手动执行。

(2)测试参数选取。由于接口卡重启需要大约30~40 s的时间,对执行 shutdown/undo shutdown和 active/deactive操作时要考虑进去。

(3)注意事项。某些缺陷的暴露是在设备长期运行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对其性能及压力稳定性的测试需要长时间观察。对设备接口可以交替变化使用,如GE、FE、5FE等,对上面的测试组网可以灵活变换。对每次测试的组网及条件需要明确,这对缺陷的分析及问题复现有很大帮助。

4.2 缺陷提交及测试有效性分析

(1)缺陷发现的统计

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按照提示、一般、严重和致命的级别提交的问题单统计如图2所示。

图2是软件产品整个测试过程中问题单个数的统计值,因G.SHDSL是新研发出来的接口卡,所以出现的致命、严重问题单个数较多。图3是软件交付的问题统计。

这里按照缺陷的级别及数目可以计算出特性问题单的DI值:

DI值=问题单数目×每个问题单的权值

其中提示、一般、严重和致命问题的权值分别是0.1、1、4、10。由此可以计算出图 2 中的 DI值=564.1,图3中的 DI值=19.2。

图2 软件整个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单统计

图3 软件交付时的问题单统计

由上面计算出的DI值可以看出,以上的测试方法对软件产品质量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2)测试有效性分析

用例的设计遍历到特性的功能、互操作性、性能、压力、稳定性的测试范围,且实验室模拟现网环境执行用例。由Bug提交的DI值可以看出,以上用例的执行覆盖了大部分功能及场景,对开发人员修改代码提供了依据,通过不断修改代码、反复测试的过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文提出了对多PVC的G.SHDSL接口卡测试的具体方法,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这些用例的设计确实对G.SHDSL接口卡缺陷的发现提供了保障。当然并不可能发现全部的问题,测试是一个很灵活的过程,需要测试人员不断测试、分析等逐步地改进测试方法,这是一个反复操作、不断循环、逐步提高的过程,以达到产品质量的提高。

[1]周莹莹,姜珊.G.SHDSL接口卡多PVC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34):8451-8456.

[2]岳妍妍,钱步仁,黄海龙.DDOS防火墙压力测试方法的研究[J].软件导刊,2009,8(4):145-147.

[3]高军,郭建华,夏霆.浅谈 HDSL的组成原理及应用[J].电信建设,2003(6).

[4]苏洁.HDSL接口技术简介[J].电子技术,1999(5):32-33.

猜你喜欢
测试用例用例吞吐量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基于SmartUnit的安全通信系统单元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基于需求模型的航天软件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基于依赖结构的测试用例优先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