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中海油日前以3400万美元现金和20亿美元债务,收购加拿大油砂生产商Opti Canada。
这次中海油似乎捞到了不错的便宜,只为每桶石油储量付出大约1美元,无论是与常规石油生产商相比,还是与价码接近两倍于此的近期一些油砂交易相比,这个价格都算是低的。但这也反映出让其他人却步的一些风险。Opti唯一的生产资产是在Long Lake油砂项目的35%权益,该项目的经营方是Nexen公司。目前该项目产量低于产能,人们对其沥青质量感到担忧。
无论是否物有所值,急于构建海外资产的中国石油生产企业盯上油砂,说明它们的行为是机会主义。但是目前,一些西方企业包括壳牌在内,已经因为油砂的糟糕环境影响而承受压力。2008年原油价格跳水后,许多加拿大油砂项目被迫暂停,环保组织也不断发起抵制活动,抗议油砂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而气侯变方化方面可能的立法以及影响也是西方投资者担心的问题。此外,即使是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高额的前期资本投资和每桶40美元以上的盈亏平衡成本,也使得油砂项目的风险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海油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使得公众对中海油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诚意质疑不断。如果中海油把处理国内环保问题的方式带到国外去,将面临比国内大得多的风险。
中海油收购OptiCanada 油砂项目,不能过于乐观,不能将他看做是竞购优尼科被华盛顿方面阻止六年后的“时来运转”,应注意借鉴加拿大油砂开采的经验,仔细研究其实施过程中得到的教训。
(译者 和风)
2011年7月18日
7月,国土资源部与中石化和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协议,出让两个页岩气区块的勘探权。
在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在过去1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被业界称之为一场能源革命。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在于丰富的可采储量、健全的激励制度、成熟的油田服务系统,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中国,这些条件目前尚不具备。
美国政府在《能源意外获利法》中规定非常规能源开发税收补贴政策,还专门设立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基金。中国目前尚未出台完整的页岩气开发激励政策,而是笼统的“比较煤层气”相关法规。
美国页岩气开发是个开放的市场,参与开发的公司上万家。中国虽然有了市场开放的意识,但政府部门尚未达成共识。
最近,宏华集团与四川能源投资集团签订意向书,组建合资公司,开发四川页岩气。有官员认为,宏华此举可能会获得少许机会,但要把开发页岩气作为公司长期战略,公司需要获得资质和区块开发权。
中国的天然气基础设施100%被三大石油公司垄断。油田服务业也几乎被三大油企控制。在这些设施和油田服务业纳入公共服务系统前,即便政府允许众多的私企介入,中国的页岩气革命也难以取得美国式的成功。
中国企业在国家政策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实现中国页岩气开发跨越式发展,关键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法规,规范从业者的行为。目前中国页岩气革命条件尚不具备,政府不必盲动,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重现2005年前陕西私企开采石油出现的乱象丛生的状况。
(余似禾)
2011年7月22日
日前,按照伊拉克与美国签署的协议,在今年内仍滞留在伊拉克境内的近5万美军将撤离。而应伊拉克政府的请求,中国将加大投资力度,除开发石油外,还将介入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正因此,中国想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7月18-20日的访华中,弄清伊拉克政府的意图,中国是否能取代美国在伊拉克的存在。
的确,这两年,中石油、中石化等开始进入伊拉克市场,也拿到了一些石油开采的合同。由于石油收入已经占到伊拉克国库收入的90%以上,对于希望通过扩大生产来实现经济复兴的伊拉克来说,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伙伴。
中国与伊拉克的接近引起了美国的不安。众所周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受石油驱动。但是,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并不是出于保障美国能源安全的目的,因为美国可以从其他多种渠道获得石油。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要保障全球石油流向美国并不困难。但是,伊拉克在中东处于重要战略地位,要美军彻底离开伊拉克,美国岂能善罢甘休。
一位伊拉克问题专家认为,虽然美国与伊拉克有协议在先,但美军届时根本不可能完全撤离伊拉克,因为撤离就等于把自己通过战争赢得的“红利”拱手让给他人,这让美国很难接受。
不过,国际上的许多事都是变幻莫测的。因此,我们对美军是否撤离伊拉克不要过于乐观。退一步说,即便美国的军队已撤离,但他们不会削弱自己的地位,特别是不会让给中国。根据伊拉克政府2007年和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签署的石油合作协议,事实上大部分石油收益都被这两个国家拿走了。因此,今后中国在伊拉克的石油开发中,能获得的份额将是屈指可数的。
(邱 林)
加拿大菲沙学会网站2011年6月28日
加拿大智库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近来发布年度全球石油调查报告显示,密西西比州成为今年最受全球投资者青睐的油气产地。报告主要对全球各油气产地的投资吸引力进行排名,排名依据是对各地油气上游勘探及开采投资领域包括财税体制、管理成本、政局稳定以及安全等方面的17个项目进行打分评比。
今年的调查报告共有来自于478家公司的502名参与者完成调查,对136个国家和地区油气领域投资吸引力进行评估。参与调查的公司2010年油气上游领域勘探和开发投资预算约为3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油气上游领域投资总额的逾60%。
调查报告显示,密西西比州之所以受青睐,因为在去年的调查中,密西西比州在133个入围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六。在今年的排名中,排名第二的是俄亥俄州,第三至第十的分别是堪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得克萨斯州、西弗吉尼亚州、阿拉巴马州、北达科他州,另外还有荷兰北海和匈牙利。
(晓 华)
美国《油气周刊》2011年7月4日
分析师们表示,受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刺激,美国南得克萨斯州鹰滩(Eagle Ford)页岩地区油气开发浪潮日益高涨。
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TRC)今年1-5月已发布了鹰滩地区933个钻井许可证,而去年该机构合计发布1010个许可证。Bentek能源公司总经理E. Russell Braziel表示:“预计未来五年鹰滩页岩区石油产量增加五倍,从当前的7.1万桶/日增加至2015年时的42.1万桶/日。同时,天然气产量将从当前的14亿立方英尺/日增加至2014年时的超过35亿立方英尺/日。”
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今年6月初宣布同意出资35亿美元购买私募股权公司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L.P.(KKR)在南得克萨斯鹰滩页岩区持有的部分石油资产,这是迄今为止鹰滩油页岩地区最大的交易之一。三井物产公司6月30日宣布将参与鹰滩矿区的页岩油气田开发和生产项目。三井物产的子公司已与美国石油公司SM能源公司就出资6.8亿美元购买12.5%的矿区权益达成了协议。
(晓 华)
美国《化学周刊》2011年6月27日
在过去的两年中,壳牌加大了在北美地区的投资。壳牌化学公司负责全球中间体业务的副总裁斯文·罗亚尔指出:“我们正在评估美国东北部马塞勒斯页岩区的一个拟建100万吨/年裂解装置及下游衍生物项目,意味着我们相信在未来至少20~25年内该地区拥有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原料。”罗亚尔称:“公司当前正计划充分利用北美地区天然气原料优势来发展在路易斯安娜州盖斯马的下游衍生物业务,我们已经扩大了在盖斯马的基础设施。明年我们将开始进行第一阶段的投资,以提高该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竞争力。第二阶段投资扩能当前仍在计划中。”
罗亚尔表示,当前北美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市场,北美石化产品有非常巨大的出口潜力,尤其是家用和护理产品领域。为进一步掘金该市场,壳牌将增加北美地区高纯度环氧乙烷和乙氧基化物产能。壳牌公司当前在盖斯马拥有约41.5万吨/年的环氧乙烷生产能力。
(晓 华)
道琼斯2011年6月15日
韩国知识经济部日前表示,韩国计划通过收购新的能源资产实现油气自给率2012年达到20%。2010年韩国油气自给率为10.8%。
韩国国家石油公司计划2012年实现石油日均产量至少达到30万桶,其中大部分将通过收购新的能源资产方式实现。为增加石油产量,韩国国家石油公司计划购买新的石油区块,这些新的石油区块至少保证日产原油5万桶。公司或出售在美国Ankor石油区块中的股权来资助这些购买活动。同时计划在今年7月签署开发三个阿布扎比石油区块的最终合同。这三个石油区块的初步协议已在今年初签署。
知识经济部在去年底曾表示到2019年时旨在通过加大对海外项目的开发与投资来将其能源自给率提高三倍,从而满足韩国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国家日益增长的需求。该部门在一份声明中称,韩国将提高其油气的自给率,到2019年时30%的总油气进口将来自于其海外资产所产,相比较2009年的这个比率是9%。
(晓 华)
俄罗斯《俄新社网》2011年6月24日
近年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向亚洲国家不仅出口天然气,还出口液化天然气和采用全新技术生产的压缩天然气,从而大大扩大了该公司在亚太市场的规模。俄东西伯利亚的几个大气田是Gazprom扩大向亚太市场出口天然气的资源基地。日本地震·海啸和核灾难后,Gazprom增加了对日本的天然气供应,补充出口了几船液化天然气。
Gazprom副总经理阿纳宁科夫声称:“Gazprom向日本的天然气供应量将取决于日本采取何种决定,例如将采用何种替代能源等。一旦日本作出最终决定,Gazprom将会知道需要向日本市场增加多少天然气供应量。迄今为止,Gazprom已对日本增加了三批天然气供应。”
阿氏指出,不久前,Gazprom与日本几家公司财团签订了对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建设液化天然气厂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同时将研究向日本供应15亿立方米压缩天然气的可能性。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项目也在商谈之中。
(高寿柏)
俄罗斯《油气一体化》杂志2011年第5期
俄罗斯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部长特鲁特涅夫接受俄油气一体化杂志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强石油地质勘探工作至关重要。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拨款正在逐步提高,今年为220亿卢布,明年将增至430亿卢布。
特鲁特涅夫认为,国家对地质勘探的拨款,应该用于区域普查,发现油气有利地区。油气田评探工作应由油公司完成。国家一定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油公司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增加对地质勘探工作的投资。
特氏指出,最近在鞑靼石油总产量中,小石油公司的产量占10%。他们的活动不仅不妨碍大石油公司,而且有助于提高石油产量。如果全俄推广鞑靼的经验,一年可增加5000万吨产量。因此,国家应鼓励开发小油田。此外,还应鼓励油公司提高石油采收率。因为,提高采收率需要油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没有国家的支持,油公司不会举步。加拿大每年对提高采收率项目的补贴超过2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