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鹤,杨勤科,罗仪宁,王 雷,王 懿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一组有序数据阵列,是通过高程数据对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1-2]。通过DEM可以提取丰富的地形信息,因此在流域水文和土壤侵蚀模拟分析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3-4]。生成DEM时通常都将地表看成是一个高程变化构成的连续场,忽略一些局地洼陷和凸起,进而建立起一个具有连续、光滑表面特征的DEM[5]。但是真实的地形也有高程的突变现象,如陡坎、阶梯状地形等,因而突变地形的表达受到重视。王春和胡鹏等提出了高保真DEM 概念[6-8],探讨了基于特征嵌入技术的新型格网DEM建立方法。车延国等在露天矿场精细DEM的建立中,采用在原始数据中加入台阶属性,使生成的TIN与实际地形相符[9]。ANUDEM 软 件 中 包 括 了 局 地 适 应 性 算法[10-11],力图处理地形的连续和突变。但总的来说,对于侵蚀环境下DEM表面上突变地形特征的表达,依然缺乏必要研究。
本研究在黄土高原南部的高塬沟壑区,将手工提取的突变地形要素纳入DEM生成过程,探讨在较高分辨率水平上探讨突变地形表达方法,以期提高DEM对地表模拟精度,为水文和土壤侵蚀模拟提供较高质量的DEM数据。
本次研究的区域选在长武县,东西跨越107°30′-108°00′E,长约为45km,南北跨越35°00′-35°20′N,长度约为37.5km,工作区域面积大概为1 684.6km2。该区属于黄土高塬沟壑区,平坦的原面、倾斜的塬坡、古代沟坡、现代沟坡和河谷平地均有出现[12](图1),地形突变特征清晰明显,是研究突变地形表达的理想研究区。本次研究的数据基础为国家基础比例尺1∶5万地形图,等高距为10m。纸质地图扫描后,对地形要素(等高线、高程点和水系)进行数字化、编辑处理,利用ESRI coverage格式,按标准分幅建立地形数据库。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带),为了减少变形误差,采用研究区中央部位的经度(107°45′00″E)作为中央经线[13]。
图1 黄土高原沟壑区示意图
因而根据研究区域的地形特征,在等高线基础上,手工提取了主要的地形特征线,主要包括:(1)塬边线是指平坦塬面与具有一定坡度的古代沟坡地形的转折线,以坡度0.5°为控制指标[12],或以等高线突然变密为标志来勾绘(图2a)。(2)沟缘线是指古代沟坡向更陡的现代沟坡之间的转折线。有3种形态,一是与塬边线重合(图2b),二是经过一个经古代沟坡突然变陡直接进入沟谷(图2c),三是有相对较缓的古代沟渐变为现代沟坡;(3)坡脚线,是现代河流冲击物堆积形成的台地与沟坡之间的转折线。
图2 地形特征线
本研究用两种常见方法建立DEM。(1)多要素构TIN建立DEM。通过等高线和高程点构TIN,然后转成规则网格 DEM[14]。(2)用 Hutchinson方法建立DEM。利用等高线、高程点和地形特征线,运行ANUDEM软件[15],建立Hc-DEM。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16-18],运行 ANUDEM 时,将第二糙度系数设立为0.5,迭代次数设立为20,分辨率设为5m,高程容差设为5m,得到最后的Hc-DEM。本研究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地形特征线,建立有无地形特征线的两组DEM数据,具体数据说明见表1。
本研究主要使用差值分析和频率分析的方法。即对不同类型的DEM进行栅格差值计算,并且统计坡度及坡长的频率,包括累积频率,分析不同类型的DEM坡度、剖面曲率分布特征。
表1 DEM数据产品简要说明
图3 TIN-DEM1与TIN-DEM2之间的比较
表2 不同范围的两种TIN-DEM的高程差异统计
图4 TIN-DEM1与TIN-DEM2差值图的高程差异累积频率曲线
3.1.1 TIN-DEM1和TIN-DEM2的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有无加入地形特征线,对于构TIN生成的DEM是基本没有影响的。从两种TIN-DEM的差值图像(图3c)上看,两种TIN-DEM的高程差异在20之内,而且只有部分区域有差别,大部分保持一致。从图4可以看出,两种TIN-DEM的差值图像,相差为0~1m区间的栅格面积占了主要部分,图上表明,绝大部分面积的高程差是小于0.5m的,表2是从图4得出的统计结果,更为清晰的显示,50%的面积高程差(绝对值)小于等于0.000 5m,占面积95%以上的都是高差小于等于0.1m,而大于0.1m的只占共5%,大于1m的仅仅占1%,可以说明两种DEM基本相同。这主要是因为TIN这种特殊的格式,已经可以满足突变地形的表达,因此不需要添加地形特征线对其进行约束。3.1.2 Hc-DEM1和Hc-DEM2的比较 从图5可以看出,不加人地形特征线的Hc-DEM在地形突变的区域(塬边)亮度较大,高程较高,呈先凸后降状,属于渐变;塬边线外侧的凸出,与样条插值原理相适应。而加入地形特征线的Hc-DEM则呈突变状,且无凸出(如图6所示)。从二者的差值图上(图5c)高程差异主要集中在塬边、现代沟坡及川道边缘等坡度剧烈变化的区域。从两种DEM的光照模拟图(图5d和e)上可以看出,Hc-DEM2中凡是发生了突变部位由于加入地形特征线,表达清晰、转折明显,而Hc-DEM1在这些地区做了光滑处理,转折模糊。说明加入地形特征线对表现突变地形还是较为成功的。从以上对两组有无地形特征线的DEM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用TIN方法建立DEM,地形特征线影响不大,而 Hutchinson方法建立DEM,地形特征线影响较大。
图5 Hc-DEM1与Hc-DEM2之间的比较
图6 有无地形特征线的Hc-DEM对地形表示影响的示意图
加入地形特征线之的DEM之间的比较,是指TIN-DEM2与Hc-DEM2的比较。从两种DEM的光照模拟图局部区域放大可以看到,Hc-DEM2与TIN-DEM2相比,有较大的优势。首先,TINDEM2不能很好的表现河流等水文要素,Hc-DEM2表现河流十分明显(图7a),而TIN-DEM2则基本表现不出来(图7d)。其次,由于在建不规则三角网时,参与插值的数据不同,三角形的位置也不同,故而TIN-DEM2表面保留了一些平三角(如图7e),而Hc-DEM却没有(图7b)。最后,在局部细节上,TIN-DEM2无法表现出地表的光滑和连续性(图7f),而Hc-DEM2却能较好的表现出来(图7c)。
图7 TIN-DEM2与Hc-DEM2的比较
坡度和剖面曲率是两个基本且重要的地形因子,本文用求取坡度变化率的办法提取剖面曲率,并对两种不同的Hc-DEM的坡度和曲率进行了统计(见表3),并分别做了剖面曲率的频率和累积频率曲线图(图8-9)。从表3中可以看出,加入地形特征线的Hc-DEM坡度及剖面曲率数值的最大值变大,标准差变大,但是平均值变小。这是因为经过地形特征线的约束后,地表的陡坡和平坦地区的面积都相应增大,从图8和图9上分别看坡度和剖面曲率的累积频率曲线,坡度较小的地区增加较陡坡增加的多,坡度(图10c)和剖面曲率(图11c)变化最大的地区集中于地形特征线附近,这些地区正是地形失真比较大的地区。因此加入地形特征线后,Hc-DEM能更好的表现地形的平滑和突变特征。
表3 坡度及剖面曲率统计
图8 坡度频率与累积频率曲线
图9 剖面曲率频率与累积频率曲线
图10 Hc-DEM1与Hc-DEM2之间坡度的比较
图11 Hc-DEM1与Hc-DEM2之间曲率的比较
从两种坡度数据的绝对差值统计数据(表4)来看,50%的面积坡度差小于等于0.5°,75%的面积小于2°,90%的面积小于5°,95%小于等于15°,99%的面积小于等于16°,只有1%的面积差是小于等于74°。有从两种剖面曲率数据的绝对差值统计数据来看,50%的剖面曲率差小于等于1,75%的面积小于4,90%的面积小于14,95%小于等于22,99%的面积小于等于43,只有1%的面积差是小于等于82。这说明两种Hc-DEM提取的坡度和剖面曲率在大部分是相同的,因此差异较小的范围较大,只有在发生突变的区域变化较大,因此差异的极值比较大。
表4 坡度差异统计表
表5 剖面曲率差异统计表
图12 两种坡度的差异累积频率
图13 两种剖面曲率的差异累积频率
(1)通过Hc-DEM1和Hc-DEM2比较可以看出,增加地形特征线,对基于Hutchinson方法建立的DEM,在塬边及现代沟坡的边缘等坡度变化剧烈的地区进行约束,显著改善DEM对突变地形的表达;通过TIN-DEM1和TIN-DEM2的比较可以看出,对多要素构TIN方法建立的DEM,由于TIN结构的特殊结构,自身对突变地形有良好表达,加入地形特征线对构TIN的结果影响不大,因而改善程度不大。
(2)从TIN-DEM2和Hc-DEM2的比较可以看出,增加了地形特征线的 Hc-DEM,既避免了TIN-DEM表面的平三角,改善了水文地貌关系,又表达了地形的光滑和连续性特征,同时使突变部位得到强化,地形的突变特征得到良好表达。进而使这种通过加特征线、主要利用ANUDEM局部适应性算法,建立生产DEM表达的地形更加真实,能更好地表达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形特征。
通过加特征线的方法生产的Hc-DEM,可以克服TIN-DEM自身的缺点,又能很好的表达突变地形。在本次研究中,手工提取了塬边线、沟缘线、坡脚线3类地形特征线。然而,提取的所有地形特征线,其表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特别是沟缘线,由于其性质的差异性,表达的突变程度也各不一样。因此,具有什么样特征的地形特征线必须参与插值,什么样的线可以忽略,都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另外,在已有研究基础上[19],沟缘线等地形特征线的自动提取方法,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致谢: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得到了牛亮的帮助,对此表示感谢。
[1] Moore I D,Grayson R B,Landson A R.Digital Terrain Modelling:a Review of Hydrological,Geomorphological,and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J].Hydrological Processes,1991,5(1):3-30.
[2] 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王中根,刘昌明,左其亭,等.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3):430-439.
[4] 杨勤科,赵牡丹,刘咏梅,等.DEM 与区域土壤侵蚀地形因子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9,7(1):25-31.
[5] Hutchinson M.A new procedure for gridding elevation and stream line data with automatic removal of spurious pits[J].Journal of Hydrology,1989,106:211-232.
[6] 王春,刘学军,汤国安,等.格网DEM地形模拟的形态保真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2):147-149.
[7] 王春,刘学军,汤国安,等.特征嵌入式数字高程模型研究[M].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0):1149-1154.
[8] 胡鹏,杨传勇,吴艳兰,等,新数字高程模型理论、方法、标准和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9] 车延国,李兰勇.露天矿采场精细DEM建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6):841-844.
[10] 杨勤科,Tim R M,李领涛,等.ANUDEM-专业化数字高程模型插值算法及其特点[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3):36-40.
[11] Hutchinson M F.ANUDEM Version 5.1User Guide[M].Canberra:A.N.U.Centre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4.
[12] 刘元保,唐克丽.国内外坡度分级和王东沟试验区的坡度组成[J].水土保持通报,1987,5(3):59-65.
[13] 国家测绘局.CH/T 1015.1-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S].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14] 国家测绘局.CH/T 1015.2-2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S].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15] Hutchinson M.ANUDEM Version 5.2[M/OL].2010,http://fennerschool.anu.edu.au/publications/software/anudem.php.
[16] 张彩霞,杨勤科,段建军.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方法[J].水利学报,2006,37(8):1009-1014.
[17] 杨勤科,张彩霞,李领涛,等.基于信息含量分析法确定DEM分辨率的方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23(5):21-23.
[18] 师维娟,杨勤科,赵东波,等.中分辨率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建立方法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43-148.
[19] 朱红春,汤国安,张友顺,等.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