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勤,李 勇,罗 乐,姚礼君,张国银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9)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站稳脚跟,特别是金融危机带来严峻的船市,更需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产品成本和不合格产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加大质量成本控制,优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向质量要效益。
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交付及交付后所发生的质量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实施、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改进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1]。
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分为三个步骤:事前根据质量成本计划所定的目标确定质量成本控制的标准;事中控制监督质量成本的形成过程;事后查明造成质量成本偏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对质量成本科目实施控制,按职能分配实施归口管理和统计分析及会计核算,见表1。
企业按照质量成本要细化指标,所有增长项目应在预算内。并层层分解、落实质量成本责任制,与考核挂钩的要求。2009年起,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采用预算控制方法[2],在细化年度质量成本预算目标的同时,明确控制方法。
企业各部门在年初细化质量成本预算目标的同时,认真策划好部门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成立管理小组,由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实施质量成本的控制。
各部门配有专职或兼职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成本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认真按质量成本科目建立好部门明细台帐,详实记录费用情况。部门每月自查科目明细台帐的准确性,做好原始凭证和报表的统计,用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相结合的方法按月、季、半年、全年对部门质量成本核算,填报质量成本报表至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
健全企业质量成本指标体系,完善企业和部门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各部门结合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质量成本预算目标层层分解,细化管理,落实质量成本责任制,加强考核,定期分析,制定措施,提升部门管理水平,用经济效益评价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表1 质量成本科目及控制管理要求
1)质量成本基本指标及计算公式:
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内部损失成本率=内部损失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总质量成本×100%;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率=(外部检验费用+第二方和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用+第三方产品质量认定费用)/总质量成本×100%;
质量损失率=(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工业总产值×100%。
2)质量成本目标指标(变动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质量成本总额及质量成本二级科目的增减值或增减率。其通用计算公式:
增减值=基期(计划期)质量成本值-报告期质量成本值;
增减率=质量成本增减值/基期质量成本;
每季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考量部门质量成本指标的实施和管理的有效性,以责任制强化工作的合理性。
3)质量成本相关经济指标及计算公式:
百元产值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总产值×100;
百元销售额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销售总收入×100;
百元总成本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产品总成本×100;
百元利润质量成本=总质量成本/产品销售总利润×100。
普及质量成本知识的培训,提高每位员工成本意识。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实行成本分级归口管理并进行控制与考核。
质量成本的考核应与经济责任制和“质量否决权”相结合,企业在绩效考核管理中细化项目内容,以经济杠杆来衡量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的效果。
与质量成本有关的主要考核指标及公式:
船体焊接 X光拍片一次合格率 =产品焊接 X光拍片一次合格数/总的拍片数×100%;
施工评级项目一级品率=产品施工对企业检验项目一级品数/总的检验评级项目数×100%;
对外交验一次合格率=产品施工对报验项目一次合格数/总的对外报验项目数×100%;
工艺纪律贯彻率=工艺纪律抽查符合数/工艺纪律抽查数×100%。
质量损失率,见2.2节1)的计算公式。
2.4.1 抓源头,强管理,落实措施有效性
抓好源头的输入和输出,优化设计,完善技术状态管理机制,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加强施工过程中多发病和常见病控制措施的落实,严肃工艺纪律。认真执行四不放过(即问题产生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强化不合格品控制和双五归零管理,减少废返损失。以专题协调会解决数据接口,确认功能要求,不断完善“船舶产品设计质量成本辅助管理系统”软件模块,做细做实数据采集,增强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4.2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船用物品,减少缺损件发生
努力提高产品交付时的状态完整性,减少产品遗留项目和未了工程。只有努力提高产品建造过程中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降低售后服务成本。
2.4.3 加强数据分析的深度,寻找阻碍企业效益增长的隐形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对采集的数据加以细化、分类,将隐含的损失成本包括不可测量的损失成本,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或改进,因预防比检测更省钱,且可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2.4.4 孕育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
培育和塑造先进的质量文化,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质量是责任、质量是财富”的质量价值观;树立“诚信为本、优质为荣”的质量道德观;以“照章办事、一次做对”的质量行为为准则;培育“重心前移、系统防御”的质量文化氛围,全面推进“零缺陷”管理和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
2.4.5 阶段分析、总结提高
依据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和程序要求,通过每季汇总,对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进行半年度和年度数据统计并结合会计核算,量化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同时,每月、每季进行跟踪检查,并纳入绩效考核,定期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对照,找出新的增长点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持续改进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2009年度目标预算控制,企业逐步理顺质量成本的数据积累,建立和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2009年度与 2008年度同期相比,质量成本增减率、用户满意度增减率及建造质量考核指标完成状况的增减率情况都有好转,详见表2~4。
表2 质量成本同期增减率
表3 用户满意度同期增减率
表4 建造质量考核指标完成状况的同期增减率
从表中的同期增减比较可知,2009年度质量成本较2008年度有明显的减少,减幅为34.03%。这主要从3个方面控制:第一,明确了统计的口径,细化了管理接口;第二,明确了各分项的控制目标,健全了质量成本责任制,确保了企业总质量成本的受控;第三,管理上下了功夫,各部门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目标确保,措施得当。以上各项指标数证明2009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有效的。
表中数据从经济角度、直观地用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货币语言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测量和评价,并通过质量成本的控制,提高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果。
企业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质量成本管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管理,体现了质的飞跃。数据的采集、分析也日趋及时、准确和深化。当然,数据的利用和损失成本的因素分析有待进一步细化、透彻,向产品质量要效益。
[1] 梁国明.控制与降低成本方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 5423-2005 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资源和财务测量[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