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宁 杨万金
(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四川 三台 621100)
为了提高亩桑经济效益,巩固蚕桑生产优势,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寻找综合利用及良性生态蚕业的开发。1990年我场承担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下达的《新桑品种选育》课题,进行了叶果兼用桑的选育研究,并选育出具有丰产性能良好、生长旺盛、葚大而多、叶质较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叶果一号 (原名为盘桑二号)。1991年到1995年参加四川省第四批桑品种鉴定,199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叶果兼用新桑品种叶果一号 (原名为盘桑二号)。现将选育情况报告如下:
该品种是我场桑科研组在南桑园大田实生桑选种时,从南8号地角发现独有一株约30a树龄的老桑树枝叶繁茂,树势强健,并在当年采穗进行嫁接繁殖,通过小样初试,该品种有良好的丰产性能及抗逆能力。并在西31号地、29号地内建立穗比较基地,进行生产模拟使用试验,通过多年的夏伐强化剪定使用,该品种表现遗传性性状,稳定,丰产性能良好、桑葚多而大,春季叶片大等特点。1990年纳入由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下达的新桑品种选育课题,同年并以叶、果兼用桑品种推鉴参加全省第四批桑品种鉴定,经过北碚、阆中、邛崃、三台多年多季栽培,养蚕鉴定,1996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良合格叶、果兼用桑品种。
枝态开展、枝条直立、无侧生枝、皮色青灰,皮孔点状而少,平均节距4cm,叶序2/5,枝条生长旺,发条力较强。
冬芽呈圆锥兼少量球形,贴生枝条,芽鳞赤褐色,枝条中下部副芽较多而小,芽鳞紧抱,芽褥较平,叶痕半圆或小圆。
成叶卵圆形兼有心型,叶肉较厚,叶色浓绿,光泽较强,手触叶面光滑,叶缘乳齿,叶底切形,叶尖钝头。
花叶同开,多雌花,偶见少量雄花,花柱短有茸毛突起,树成形后结葚较多、葚较大,筒状,聚花果各小粒浆果排列紧密,5月中旬桑葚成熟呈紫黑色。肉较厚、味酸甜,葚属中熟型,结实性强,落果性弱。
发芽期比湖桑32号早4~5天,是中早生偏迟熟品种,发芽率在75%,止芯芽较多,新梢生长快,叶片成熟快。
表1 叶果一号新桑品种春季农艺性状调查
从附表1性状看来,叶果一号发条力稍差与对照,但平均单株条长比高17%~30%,春季芽率比对照高20%以上,m条长产叶量比对照高38%左右,kg叶片比对照少20%,单株产叶1.985kg,春季667m2产可达1191kg,比对照种高28.51%,单株全季产葚可达0.5~0.8kg,667m2产桑葚可达400~500kg,单芽着葚5~12个。
表2 叶果一号新桑品种春季农艺性状调查
从表2的秋季性状看来,平均条长比对照种高17.22%,m条长总产叶量稍低于对照,kg叶片比对照种少8.2%左右,单株产叶2.214kg,比对照种高11.44%,667m2产叶可达1328kg,秋季早落叶比对照种少23.5%左右,8h叶片凋萎速度平均在23.78%,比对照种低7%。全年株产叶4199.7g,比对照种增产18.89%。
表3 叶果一号新桑品种养蚕鉴定成绩
续表
从表3养蚕鉴定看来,叶果一号全龄经过,4龄结茧率与对照相仿,虫蛹生命率春、秋优于对照,全茧量、茧层量优于对照2%左右,普通茧重量率春、秋季各高于对照1.5%~2%,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春接近2.7%,秋高5.87%,667m2桑产茧量和667m2桑产茧层量比对照种高20%~35%。
在栽培鉴定和生产应用中未见病虫害发生,在大田应用中表现抗旱性强,在2003-2005年春大量发生桑肥大性菌核病时该品种是唯一未发病品种。在1998年至2005年的桑介壳虫大量爆发时,也是唯一未发现桑介壳虫害品种。
4.3.1 主要优点
枝条直立,生长旺盛,树式强健,桑叶产量较高,叶质较优,桑葚大而汁多,葚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稚壮兼用品种,叶果兼用桑品种。
4.3.2 缺点
该品种是叶果兼用桑品种,在采葚后应补施肥料,不然将会影响春季产中。
4.3.3 鉴定结果
果叶一号新桑品种桑叶产量较高,抗性强,叶质中上水平,桑葚产量较高,是目前蚕桑综合利用开发配套的理想品种。
该品种生活力强,适应性较广,宜平坝、丘陵山区的大行间作桑或四边桑中、低干养成。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栽培,更能表现出优良丰产性能。
本品种生活力较强,生长势较旺,四边桑或小桑园栽植皆可进行冬季重剪或春伐,如不以采葚收种为目的可进行春伐剪定或夏伐式剪定,夏伐桑冬剪梢宜重,以50~70cm为宜,便于促使营养生长,控制生殖生长。
叶柄较脆,采摘性能良好,由于春蚕前期生殖生长较多,故叶片成熟和营养生长高峰期延后,所以春伐宜作3龄以后用叶。
注:叶果一号原名为盘桑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