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的“第一等”

2011-05-02 06:32崔银娜
民生周刊 2011年25期
关键词:百花园沙洲瑞金

□ 本刊记者 崔银娜

瑞金的“第一等”

□ 本刊记者 崔银娜

瑞金市沙洲坝镇百花园村新貌。

在瑞金,记者看到很多政府部门的围栏上都嵌有红色的五角星,“红星墙”是瑞金的一大特色;而政府标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争创第一等工作”,“第一等”仿佛成了瑞金的专有名词。

什么是瑞金的“第一等”呢?2010年初以来,瑞金市强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在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此外,农业产业化进程也明显加快,部分村人均年收入已达5000元以上。记者在叶坪和沙洲坝等地采访中,亲身感受老区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百花园之变

百花园是瑞金沙洲坝镇的“明星村”。去那里之前,记者对此有所了解。然而,走进这个新农村建设点,记者依然眼前一亮:三排别墅式的新房整齐划一,朱黄色的主色调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村口古樟树下的小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大人带着孩子们在休闲玩耍;村南边小桥流水,小桥下池塘泛波;房前屋后,各色花木令记者眼花缭乱,一排排白玉兰树迎风吐翠,桂花树、铁树、茶树等树种错落有致,而村前的小路旁,则是一小畦一小畦的油麦、辣椒……

“以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土坯房村庄,村民纷纷往外跑,到处都是‘空心房’。村里被定为新农村建设点以后,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拆旧建新,吸引许多村民踊跃回乡建新村……”百花园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副会长李永德曾这样告诉记者。

百花园距沙洲坝镇仅2公里,全村总户数46户,人口231人。2008年以来,瑞金市沙洲坝镇从改善农民起居条件、优化人居环境上入手,让农民在实实在在、直观易显的生活环境改变中转变观念,增强信心。

沙洲坝镇党委书记罗林生告诉记者,在百花园村的南头,他们规划了体现红色文化的农家乐,以及适合儿童游乐的娱乐场所等。记者看到,在刚刚修建好的小桥下,宽宽的水塘清波荡漾,过了小桥,围绕着一个修缮中的游泳池,一株株还未能攀藤的葡萄树在阵雨过后,生机勃发。

“这些将来都是百花园的特色景观,通过这些景观和娱乐、休闲项目,我们要把来沙洲坝的游客留下来,只有游客留下来,沙洲坝的红色旅游才算真正兴旺起来。而这些也会作为村里的集体产业,造福百姓。”罗书记说。

在沙洲坝镇大布村竹山下小组,杨奶奶高兴地指着她家新房子给我们看。

竹山下是沙洲坝镇又一个新农村建设点。杨奶奶告诉我们,现在她和家人住在邻村的亲戚家里。去年,竹山下小组号召大家拆旧建新,她的四个儿子可以建四套农村别墅,如今四套别墅都已经建好,就等着村里公共设施都建好以后,年底搬进来。

杨奶奶告诉我们,她家的旧房子在拆的时候,村子里给了一部分补偿款,用这笔钱又交了新宅基地的钱,前后一收一出,没想到还剩下一万多元。四个儿子又通过“抓阄”的方式,各自选择了自己新的宅基地。以前在外边打工、做生意的四个儿子都回村里盖起了别墅,别墅是村里统一规划的,样式统一、漂亮,“房间很多、很大” 。

如今,杨奶奶的四个儿子一个在沙洲坝镇上的台商“创业园”做工,一个在跑运输,一个则在镇上开农家乐,另外一个在种植脐橙,平均年收入都为数万元。20余万元的建房成本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大的负担。

采访中,杨奶奶一直热情地招呼记者去她家喝水,她说,“房子马上就建好了,心里乐都乐不过来!”

叶坪的变迁

叶坪是共和国摇篮第一乡。在这里,古老静谧的谢氏宗祠透露着黎明的曙光,千年的古树旁,伟人读报的身影仿佛犹在;巍然耸立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记录着中华儿女曾经的浴血奋战,简朴的红军检阅台见证着钢铁雄狮的铿锵步伐……

据叶坪乡武装部部长杨青山介绍,1931年9月28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部迁驻叶坪。该村第一次进行了搬迁;1958年,为了保护国家级重要文物,保护革命旧居,对旧址群内的村子实行整体搬迁; 1981年,为扩建旧址,叶坪村民又进行了第三次搬迁。

近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群旧址被国家确立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扩建,叶坪村的村民们进行了部分搬迁。

搬迁是为了“公家”,叶坪人民毫无怨言。如今,这个共和国摇篮第一村,叶坪的发展又怎样呢?

在旧址群公园的西面,是叶坪的新村。和百花园一样,淡黄色小楼修葺一新。新建的谢氏宗祠也披上了崭新的黄色。推门而入,端午佳节刚过,谢家老幼祭祀的痕迹犹在,村民谢火生告诉记者,在叶坪,不管如何搬迁,祭祀祖先的风俗从未改变。

在谢火生家,他热情地拿出洗好的“早禾李”招待我们。他告诉记者,叶坪的李子好吃也好卖,万亩李园已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村书记还告诉我们,叶坪的有机蔬菜已经占有瑞金一半以上的蔬菜市场,叶坪的蔬菜产销情况直接影响着瑞金的“菜篮子”。

如今的叶坪乡有几个“万”:万亩有机蔬菜基地、万亩生态观光脐橙基地、万担优质烤烟基地、年出栏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还有鸵鸟、奶牛养殖基地等,给叶坪百姓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位于旧址群东面的叶坪旧村小楼多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如今已略显陈旧。杨青山告诉记者,现在这里多是老人在居住。

在一位谢姓伯伯家门前,房前的夹竹桃已经花落累累,门前十几只的母鸡在四散啄食,舒适生活的安逸写在伯伯的脸上。伯伯家的两个儿子和女儿,在外工作,有的在市里买了房子,老两口住在老屋里。

谢伯伯的老伴拿出竹椅给我们坐,微笑着和我们一起听伯伯讲红军的故事。伯伯说,他家原来住在毛主席故居的旁边,经常看到毛主席在那里读书、阅报。有一次,国民党扔下来一颗“哑弹”,据说存在了很久,后来才被拆除。毛主席旧居旁边那颗古樟树就是当年国民党扔炸弹时炸毁的……

后记

叶坪乡和沙洲坝镇的党委书记都是“75后”,30多岁的脸上充满了年轻干部的精炼,敢干、敢闯;从他们的言谈中,能听到对老区发展的思路和想法,敏锐、务实。据记者了解,瑞金乡镇一级干部多为“75后”,有的是从市委办公室主动下来做基层工作,有的是省内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还有的是外地选调考过来的高才生。他们渐渐成为瑞金发展的主力军,为老区发展注入着活力。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百花园沙洲瑞金
亲亲瑞金
瑞金有咯沙洲坝
亲亲瑞金
腾飞吧,瑞金
心海浪花
月暖沙洲
中央红军留在沙洲村的“红军书”
红色故都瑞金简介
百花园地中的装饰雕塑
《百花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