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怀念一段社会工作的经历

2011-04-29 18:55王青争
社会与公益 201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民政部

在我的30余年的民政工作生涯中,离休以后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一段时间里,曾经遇到过种种困难和问题。在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困难和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了,给我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在庆祝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91年1月,我已年届60,到了离休年龄。又过了几个月,组织上让我离休,并安排我到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1993年11月,民政部党组根据政社分开的原则,确定李宝库同志(当时是部办公厅主任)不再兼任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法人代表),建议由我担任协会秘书长(法人代表),并按协会章程办理手续。当时,社团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还比较差,许多事情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困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接下这个担子是不容易的。但是,既然组织上已经定了,就勇于承担吧。

上任以后,果然遇到重重困难,许多困难是在职领导干部体会不到的。

首先是工作定位问题。在职时,组织上已经给你定好位,照着干就是了。现在,要自己找准位置。当然,偷个懒,照过去协会的做法,只继承、不发展,也能混得过去。但是,自己又不情愿,于是就有个重新宣传的问题。因为社会工作的内容相当宽泛,定宽了管不过来,定窄了,束缚自己的手脚。民政部下设十几个社团,其职能大多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如何与这些社团的职责有区别,不重复,不撞车,都要认真考虑。经过与协会几个同志研究,并请示了阎明复副会长,最后把协会工作定位确定为:一个方向是按过去的老办法,继续抓社会工作理论研讨;另一方向是抓社区服务,重点抓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普及与推广,为老百姓服务。这一点过去是没有的,是我们研究重新定位时增加上去的。也就是崔乃夫部长所说的,做好社会工作,要选准切入点。当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社区志愿者服务选为社会工作的切入点。现在看来,还是比较适当的。为什么选择这个切入点呢?因为当时城市居民生活遇到不少困难,诸如自行车没有存放点、要理发没有理发店、儿童想入园没有幼儿园、老人吃饭困难没有老人饭桌、煤气罐坏了没有地方修等等。地方政府看到这些问题,还顾不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应运而生,切切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难题。社区志愿者服务,有的只收工本费,有的是免费的,深受群众欢迎。地方政府顾不上,我们社会工作协会把这个工作接过来,我们认为是比较适宜的。当然这个切入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确定的。

其次是经费保障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对协会的经费只能资助一小部分,主要要靠协会自己筹措。上一届协会留下来的经费只有10万多元,而且有六万多元已经借给了外单位,短时间还归还不了。当时,又赶上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代表团来内地访问,部里要我们对口接待。真是捉襟见肘,非常难堪。后来,经过多方联系,得到了北京市民政局和社会发展研究所等单位帮助,总算比较好地完成了接待任务。借此机会,我们还同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的领导当上了好朋友,为此后筹措经费打下了基础。但是,送走了客人以后,协会经费保障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人员编制问题。协会既无行政编制,又无事业编制,工作要开展,人员没编制,经费没来源,怎么办?经研究,确定采取聘任离退休老同志的办法解决。我邀请到原来在一起的共同战斗过的三位离退休老同志来协会工作,还有上届协会留下来的一位学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是唯一的专业人才,加上我一共五个人。有时工作忙不过来,增聘一个兼职人员。待遇都是比较菲薄的。由于经费紧缺,我们一直采取这样精兵简政的政策。许多同志向我推荐过人才,因为经费问题,我都婉言谢绝了。由于人手少,我们一年只集中力量做一两件比较大的工作。实践证明,这样做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为了推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开展,1994年3月,我们与部社会福利司共同商量,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通知》,提出了总结评选社区服务优秀志愿者的表彰方案,经部领导讨论同意,以民政部和协会名义联合下发执行。工作部署下去以后,如何扩大影响,如何做得有声有色,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议题。我们大胆设想,一个是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为开展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题词;另一个是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表彰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的文艺晚会,以扩大影响。

关于请领导同志题词问题,有没有这个可能呢?经过与同志们分析,认为是有可能的。一是自1987年民政部在城市倡导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以来,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当时,社区服务志愿者人数已达300多万人。志愿者为广大居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受群众欢迎。二是推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符合党的十四大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提倡社会互助”。因此,我们同社会福利司商量,以民政部的名义起草了请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为这项活动题词的请示,经部领导同意后上报,使这个设想前进了一大步。

关于举办文艺晚会的问题,经我们了解,当时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一台文艺晚会大约需要50万元左右,我们现有经费连个零头都不够。怎么办?和部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是一个出路。但和有关单位领导一商量,他们表示难度太大,不愿联合举办。我们只有自力更生这条路了。于是,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筹集经费:一是向部分发达地区的省市民政部门发函,说明举办这台文艺晚会的意义,希望在经费上予以支持。二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导演,找国内企业赞助,并在晚会上给企业做宣传。三是通过香港义工局找香港企业赞助,并邀请企业家来京参加晚会。

经过多方努力,筹集资金的工作发展较快,大约筹集到80多万元,加上部里拨给的购置表彰志愿者的奖品的经费,我们掌握的经费已经达到百万元左右。

接着中央领导的题词也下来了。1994年6月,李鹏总理的题词是:“为民解愁,为国分忧”。8月,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是:“提倡社会互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这在精神上给了我们很大鼓舞。接着,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杨建昌专门为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多吉才让部长、阎明复副部长参加了会议,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对此都做了报道。

随后,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全国评选出社区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38个,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70名,共有108个先进代表受到表彰。这是民政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评选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和先进集体,表彰活动高潮迭起。

为了弘扬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在北京举办了《情暖千万家——献给社区服务志愿者》的大型文艺晚会。一部分受表彰的先进人物代表和部门省市民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参加了晚会。李瑞环、李贵鲜、多吉才让、阎眀复等领导出席观看了文艺晚会,并接见了张新建等10位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代表和李泽培先生率领的香港义务工作者发展局代表团。李瑞环到剧场一见到多吉才让就说:“你们民政部的工作搞得还挺活跃嘛!”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就把这场晚会的实况向全国播放。晚会的文艺节目着重宣扬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1994年12月,应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的邀请,我们组织了受表彰的范进卯等10位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代表访问了香港。在港期间,我们同香港的义工互相交流了经验,并参加了义工局组织的国际义工日活动。在港10天,受到各界的热烈欢迎。

1994年12月,民政部在上海召开全国民政厅局长暨社区服务交流会,各省、区、市的厅局长,曹丽娟等10位受表彰的志愿者代表,各省、区、市从事社区服务的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进行了三天经验交流和参观访问,各位部长和副部长向受表彰的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奖杯、奖状。

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在基层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也推动了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迅速发展。北京市和平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姚金兰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我做了多年社区服务工作,这次我算是找到婆家了。”

除了评选表彰活动之外,协会还组织了社会工作理论研究。1995年11月,我们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在香港共同举办了第三次理论研讨会。主题是:“整合和参与——社会福利服务的规划及实施”。内地与香港共有260多人参加,发表论文68篇,其中,内地代表70人,发表论文40篇。阎眀复副会长作了题为《统筹规划,广泛参与,把社会福利事业推向新阶段》的主题报告。1997年10月,协会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联合在武汉召开了第四次理论研讨会。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两地社会福利界的一次重要集会。会议主题是:“以社区为本的福利服务的规划和实施”。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14人,内地154人,香港40人;共发表论文63篇,其中,香港23篇,内地40篇。民政部徐瑞新副部长、湖北省苏晓云副省长、武汉市王守海市长等参加了会议并发表讲话。协会阎明复副会长作了题为《坚持为人民谋福利的宗旨,把社区服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社区服务十年回顾与未来发展》的主题报告。这两次研讨会都编辑印制了《中国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研讨会报告书》,成为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方面的文献。

我们还开展了大陆与台湾社会福利界的学术交流。1993年10月,协会副会长阎明复接待了以台湾社会工作协会理事长张伯英为团长的“海峡两岸社会学术交流访问团”,就社会福利学术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1995年10月,应张伯英理事长邀请,以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袁方为团长的“大陆社会工作者交流访问团”一行10人,回访台湾,历时10天,参加了在台北召开的“海峡两岸社会福利工作学术研讨会”。我们有4位学者、教授发表了论文。1996年5月,我们接待了以台湾中兴大学李钟元教授为团长的“海峡两岸社会福利工作学术交流访问团”一行8人。他们分别到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民族干部管理学院和中华女子学院讲课,效果很好。同年7月,应“台湾社会福利协进会”邀请,以我为团长(由于工作需要,这时我已担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大陆社会工作者访问团赴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社会福利工作学术研讨会”。我们有4位教授、学者就各自的专题发表了论文,台湾方面还为此出版了论文集。

我们还同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香港大学等机构合作,由香港提供经费、师资、设备,组织内地社会工作者赴港进行专业交流和培训。每批培训三至六周,一半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一半时间参观、考察、交流。五年来,先后有五六十人参加了专业交流和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还积极参加了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举办的有关活动。1996年7月,我们参加了国际社工联在香港召开的第十四届会员代表会议,同时参加了国际社工联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会“1996联合世界会议”。来自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1070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阎明复副会长率领我们协会代表团一行50人参加了后一个会议,阎明复副会长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发展》的主题演讲。我们在会上发表了三十多篇论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成果。1998年7月,我还率七人代表团出席了国际社工联在以色列耶路撒冷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社工联会员国代表会议和1998世界会议。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也有缺点,主要是对协会的经费保障没有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途径,对今后社会工作的切入点也缺乏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这一届社会工作协会,人才比我们多,工作面更加宽广,工作比我们做得更好。相信经过这次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协会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更加出色。

王青争:1931年出生。曾任民政部办公厅主任。1993年11月任协会秘书长(法人代表),1996年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青争

(1994年-1998年任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民政部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可否把宽带作为社会福利
民政部:完善慈善表彰奖励制度
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