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岳
2007年夏天,澳大利亚裔美籍媒体巨子默多克正准备以50亿美元收购道琼斯公司及其旗下的《华尔街日报》之际,《时代》周刊在封面人物介绍栏中以《最后的大亨》来形容默多克。4年后的夏天,“最后的大亨”面临其媒体生涯的最严峻挑战,他所拥有的已具168年报龄的八卦报纸英国《世界新闻》,因涉及窃听和其他非法行径而被迫停刊。80岁的默多克及其家族所掌控的媒体企业,亦饱受英国政界与民众的愤怒围剿和严厉谴责,即使向公众道歉也挽回不了走向穷途末路的新闻帝国。
默多克出身于澳大利亚报业世家,在牛津受过教育。他对新闻事业的兴趣与远见、对扩张媒体王国的野心以及他的企业经营眼光和精明干练,使他在40年内从默默无闻的小报人变成21世纪影响力最大、但亦遭到最多抨击的跨国媒体巨擘。他的“新闻集团”公司在欧、亚、澳和北美拥有100多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出版、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电影等企业,营业额一年超过300多亿美元,而默多克个人即拥有62亿美元资产,名列全球第117名、美国第38名。
默多克是个雄心万丈的媒体人,他知道要成为一个举世知名的报人,他就不能守在欧美上流社会所蔑视的“下下之地”(Down Under,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别称),他必须先到英国去打天下,然后再去美国和其他地区开疆拓土。唯有如此,他才能称雄世界媒体。1969年,默多克同时买下了1843年创刊的《世界新闻》和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的《太阳报》,并把这两份报纸转型为八卦小报。1981年,默多克又购入素负盛名的《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而使他在英国社会与政坛的地位及影响力陡增。除了报纸,默多克亦在英国购买电视台,以扩充势力和提高能见度。默多克在英伦创立“国际新闻”公司,总管其在英国的所有文字及电子媒体,这个公司也是默多克的媒体王国“新闻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恣意侵犯人权与隐私
默多克经营媒体不走正道,并不屑承袭媒体为民喉舌、监督政府、促进社会进步的传统任务,而是充分利用他所掌控的言论权力,拉拢当权派政客,左右政府政策。
随着默多克媒体王国势力的扩大,他对政治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默多克麾下的报纸扮演不同的角色影响英国政局、社会与思潮,《泰晤士报》祭出保守言论,《星期日泰晤士报》走温和路线,《太阳报》和《世界新闻》则大肆发挥“腥膻色”新闻,以刺激销路、鼓动人心。尤其是高居全英第一、销路达270万份的《世界新闻》周报,更是集“腥膻色”之大成,专挖政商艺各界名人私生活,其手段已到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所不为的地步,而导致名人畏惧它、读者爱看它、销路始终不坠。
自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以来,英国报业即普遍存在“腥膻色”的畸形现象,但《世界新闻》变本加厉,为了抢新闻,无所不用其极,视侵犯人权与隐私如家常便饭,诸如窃听和破坏电话语音信箱、收买警察、恐吓政客,完全无视法律与新闻道德的规范。夜路走多,终于出事。2002年,13岁女孩蜜莉·道勒(Milly Dowler)遭绑架后被谋杀,《世界新闻》记者不仅窃听道勒父母的手机语音信箱,甚至洗掉录音讯息,使道勒父母和警察误判情势,一直以为蜜莉还活着。今年6月,一个夜总会守门人被控绑架及谋杀。道勒事件掀出了《世界新闻》一连串窃听及破坏电话、行贿警察的丑事,至少有4000人的手机遭窃听和侵入,其中包括伊拉克与阿富汗战争死难军人,以及伦敦地铁爆炸案罹难者家属。经法院、国会和其他媒体的调查,终迫使《世界新闻》关门。
英政要对默多克低头哈腰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默多克媒体即与英国历任首相关系密切,从保守党“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工党布莱尔和戈登·布朗以至今天的保守党卡梅伦,都和默多克集团构成相互利用及相互支持的不正常政媒关系。《太阳报》曾窃听前首相布朗达10年之久。
布莱尔和卡梅伦与默多克关系尤深,他们能够出任首相,默多克媒体发挥了推波助澜之功,他们对默多克毕恭毕敬,执晚辈之礼。默多克不仅在新闻上大力支持他们,更在私谊上慷慨赐予,让他们使用私人飞机与游艇和其他好处。
默多克决定关掉《世界新闻》,主要目的是“弃车保帅”,平息众怒,以保护其申请收购价值120亿美元的英国BSkyB电视的交易。默多克已拥有该电视公司的39.1%股份,他急欲再买下其余的61%股份。国会下院工党领袖米利班德(Ed Miliband)提议鉴于默多克集团涉及太多令人不齿的行径,下院应加以投票表决。按英国法律,此项收购并无需经过下院表决。与保守党共组联合政府的自由民主党领袖也表示反对默多克的收购计划。在英国民众声讨默多克、反对“国际新闻”集团收购电视台的声浪有增无减的情况下,默多克不得不于7月13日撤销此收购计划。
而且,大部分人都认为《世界新闻》虽停刊,但默多克旗下的《太阳报》不久即会增出周日版以取代《世界新闻》的市场。
丑闻关键人物终于被捕
《世界新闻》丑闻中最尴尬、最难堪的是现任保守党首相卡梅伦,他和默多克媒体关系之深,非外人所能想象。9年前道勒事件爆发时的《世界新闻》女总编辑瑞碧卡·布鲁克斯不仅被默多克视如掌上明珠,与卡梅伦更是邻居兼密友、死党。继布鲁克斯出任总编辑的安迪·柯森曾被卡梅伦延揽人阁当首席发言人,已因当年主持编务时卷入窃听等非法行动而于7月8日被捕,震撼英国社会。前《世界新闻》记者克莱夫·古德曼也再度被捕。
但丑闻案关键人物、一头卷曲红发、与卡梅伦同为43岁的布鲁克斯,数年前从《世界新闻》总编辑升为“国际新闻”集团首席执行长,一路扶摇直上,极得默多克宠信,此次却直至7月17日才被捕,随即又被保释。因她知道太多内情,她一倒,其他高阶主管势将难保,而外人从未知晓的内幕将会全数曝光。
这些丑闻巨细靡遗地暴露了英国媒体、政客、警察的三角不伦关系。尽管168年老报《世界新闻》已停刊,但“腥膻色”八卦小报已腐蚀英国的社会良心与结构,默多克的阴魂永难消失!
海外星云 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