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根组织长成公益生力军

2011-04-29 00:44沈晓峰郑元春钟雯君
社会与公益 2011年4期
关键词:草根服务中心慈善

沈晓峰 郑元春 钟雯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公益事业的行列中来。不仅政府注册的官方公益机构日益增多,由民众自发形成的民间公益组织也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这些民间公益机构被称为“草根公益组织”,简称NGO。他们多是采用自愿参与的活动方式,吸收大量青年投身社会公益,在环保、慈善和维权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草根公益组织本是以服务社会为初衷的,但其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小型组织刚刚破土,还没来得及享受阳光雨露就因为种种的困难夭折了。以辽宁省为例,在辽宁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公益档案中,曾在社会上产生轰动效应的群众性公益组织就有16个,包括沈阳红斗篷失物招领服务中心、大连王勇海上义务救护队、大连郭大姐爱心之家等,但目前已有8个不存在了,余下的大多也仅仅是勉强维持。据了解,全国范围内的草根公益组织都面临着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窘境。

身份不明,影响发展

据保守估计,民间公益组织的数量可能比经过官方注册的要多10倍以上。但在目前社团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下,这些组织要成为独立法人不仅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和行政主管单位的双重审批,而且在一个地区还不允许同一性质的组织出现两个以上,这使得大多草根组织只能以非正式形态存在,一直处于一种“非法”做好事的尴尬境况,同时造成其公信力的严重缺失,信誉危机深重。工作中很多事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自身生存和发展能力相当脆弱。

没有独立的主体资格,就不能在银行开立账户,很多工作上的资金往来只好用个人账户。有些基金会为了得到注册只能以企业的形式注册,就使这些非营利性的组织,必须像营利性企业一样纳同样的税,无疑制约了民间从事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作为身份不明问题的延伸,草根公益组织在场地安排、活动组织和后勤保障上也表现得相当不利。一般情况下,草根公益组织主要依托网络平台来沟通管理,很难有固定化的办公场所。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上,也以临时的、即兴的为主,很少能保证每一次具体活动都很有规划,更不能以常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资金紧张,制约步伐

虽然现在公益环境、慈善环境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能够向草根公益组织慷慨解囊的爱心企业和个人并不多。即使遇到合适的捐助者,大多时候还会因为草根组织没有合法的独立法人账户,不能开具发票,最后望而却步。据报道,在某次赈灾活动中,百事可乐公司有意捐款给一家民间公益组织,但一看到账户的个人名字,随之就放弃了。

此外,慈善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民间草根组织的筹款难题。前几年的“胡曼丽”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称为“中国母亲”的胡曼莉,创办孤儿学校,积极做公益,但后来在美国妈妈张春华的质疑和调查中,地方政府与媒体将这位中国妈妈从慈善的圣坛拉下了马。

“胡曼莉”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在中国式的慈善道路上,这类事情可谓屡见不鲜。希望工程被查出贪污;社会捐款被个人挪用甚至公饱私囊;救灾物资被层层“扒皮”等等。这些负面报道使得很多人在捐赠前都不禁思索再三,自己的一颗爱心,是否真能到达需要的人手中。

据《慈善家》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暨南大学副校长周天鸿说,慈善组织首先要提高公信力。作为连接捐赠方和受助方的中间桥梁,慈善组织需要对捐款捐物管理、使用、分配、经营的全过程负责,因此,必须要有一套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社会公示制度。只有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减少运行成本,防范腐败,才能保证慈善机构的运转顺利和慈善款物的绝对安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捐赠者的信心。

人员混乱,不利管理

目前,大多数草根公益组织都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基本都以兼职为主。即使是全职在参与的工作者,也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草根公益领袖往往是一腔热血在参与,缺乏系统的培训,能力提升的实现渠道还未畅通,理论支持体系尚未建成。

有些城市的民间工艺组织虽然也有机会到外面去参加培训,包括NGO的,基金会的,但是这些培训的水平参差不齐,高的有,低的也有,正规的有,不太正规的也有,而专门针对草跟公益组织的领袖的系统培训体系还比较缺乏。

另外,还包括理论知识体系的建设。一个组织能够发展,一项事业能够前进,都需要一套超前的、先进的理论体系来做引导,先要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可行性方案,然后做论证,最后实施。但是,在这项事业里,相对高层次的理论专家参与的也比较少。

政府帮扶,初见成效

这些问题并非某个民间公益组织所特有,而是全国性的普遍存在。所幸目前很多东部城市已经对此作了深度思考,并实验性地做出了不少有益地探索,包括深圳、佛山、上海、杭州等很多城市已经初步探索一种政府部门积极扶植,民间公益组织加强自身运营和管理,并相互扶助的新发展模式。

以杭州青年公益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洗”)为例,作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成立以来,中心以服务与被服务的形式与民间公益组织进行多重合作,引领和服务公益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及最大限度地团结杭州民间公益组织开展工作。

具体来看,中心为杭州多个民间公益组织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帮助。包括完善组织机构、提供经费及场地支持等,中心還成立由团市委、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市志愿者协会相关人员及专家学者、公益组织代表组成的理事会,作为服务中心决策机构,共同决策中心的重大事务。同时,成立监事会和监督服务中心,并安排1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保证日常事务的顺利展开等。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心已下拨四万余元扶持资金,并利用中心账户,为公益组织接受企业赞助十二万余元提供便利。在安排活动场地方面,中心把“市民之家”这个政府平台免费提供给大家,方便各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活动。

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民间草根公益组织的一大缺点就是过于分散,虽然灵活、方便,但不利于沟通合作。各组织应该更大程度地加强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如西南旱灾发生的时候,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杭州青年公益组织服务中心主动联系杭州电视台、市慈善总会,与各公益组织一起实施支援西南抗旱救灾“渴·望”特别行动,为贵州灾区修建蓄水池和水窖等设施,共开展现场捐助20余场,募集善款133576.31元。目前,鲁贡镇巧年村洛东小学学生引水工程等4个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切实帮助当地群众有效解决长期饮水问题。

当得知民间公益组织“春天的礼物”将在泰顺、衢州建立两所图书馆,但由于缺少收书渠道,募集相当数量的书籍遇到困难时,杭州青年公益组织服务中心主动进行牵线搭桥、帮助开辟固定的收书、捐书途径;另外,为增加各组织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公信力,服务中心统一提供公章给各组织。

中心还为各组织创建相互交流合作平台,提倡“抱团取暖、优势互补”。除了每季度的工作交流例会外,中心还不定期地召开专题讨论会、活动接洽会等,让各组织在沟通交流中促进团队融合、资源共享。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郑跃文委员曾说过,无论在哪里,民间慈善组织都是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政府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发展慈善事业,民间和政府的力量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从而解决社会对公益组织的不信任,此外,组织本身也应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解决身份以及资金问题的同时,相互协作,从而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张弦

猜你喜欢
草根服务中心慈善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草根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草根
草根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