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
中国如何继续抓住全球化时代的良机,如何在新的全球竞争的“人才战争”中脱颖而出,重新构建具有“世界大国”风范的“人才战略”显得迫在眉睫。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这是唐太宗治国的总结,他治下的大唐是中国数千年来最为强盛的时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对他的臣僚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在明朝前期,中国依然是占据世界1/3GDP的“世界大国”。
中国自古以来,兴衰更替,各领一时。但凡兴时,“执政者”未必有过人之文韬武略,却必能重才用才,广纳天下才华之士并使之“各尽其才”。秦有张仪、商鞅、吕不韦、李斯等“外籍人士”为相;刘邦得“汉初三杰”相助,唐太宗有房谋杜断与魏征。盖国家之崛起,即使国家之竞争力取决于“执政者”个人的“人治”时代,亦非“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已经成为古今有识之士的“共识”。如《吕氏春秋·求人》所言:“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因此,当今的中国,要在全球争夺顶尖人才,以使国家和民族“崛起”,则必然要完善一个国家的整体人才战略,建立能够在海内外吸引、选拔、使用、挽留住世界顶尖人才的环境、平台、制度。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从初级的资源竞争到对人才的争夺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个日益趋平的国际化时代,人才资源的争夺超过其他任何资源的配置,使得各国关于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二战末期,美国和苏联同时攻入德国,为了战后发展,都在占领区掠夺自认为最值钱的资源。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国迅速以1个伞兵师、2个装甲师加上第6集团军重兵出击,目的是掩护一支刚刚成立的“阿尔索斯”突击队的秘密行动。“阿尔索斯”间谍部队的唯一任务,就是抢在任何国家尤其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那些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搜集技术情报与资料,并劝服这些可以改变国家战略实力的科学家加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
这不是危言耸听的新闻,而是事实所在。回望20世纪改变人类历史的重大发明创造: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现代火箭的研制、人造卫星的上天、登陆月球的实现,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来临,无一不是改变整个人类历史、引领世界趋势的大事件。而催生这些大事件的人,又基本上是“科学家俘虏”,如: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领导者之一恩里科·费米、登月行动“阿波罗”项目主管冯·布劳恩、“氢弹之父”爱德华·特勒、“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这些改变美国也影响世界的美国科学家,全部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如果这些科学家还留在欧洲,美国还能成为今天的超级大国吗?
与之相反的是,当远离本土万里的美国跨洋过海地把那些高学历“战俘”运回国时,苏联却全力“抢运”傻大笨重的机器和设备。这一对于国家未来发展最重要资源的看法不同,最终导致了两个超级大国后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许多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二战之前,德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是它的3倍。但人才战争半个世纪过后,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40%已经被贴上了“美国制造”的标签,超过70%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美国聘用,全世界62%的顶尖科学家都在美国工作。美国能够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一览众山小的绝对优势,并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天赋远超其他的族群,而是因为美国成功地吸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
在20世纪至今的全球人才流动和竞争中,美国无疑是最大受益者,而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成为人才流失的受损者。时至今日,现实是,中国有大量顶尖人才同携带大量资本的商业人士流失“归化”欧美,而没有多少本国从前流失的和外国顶尖人才能够“归化人籍”中国。
对中国而言,全球化时代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这点在人才的争夺上尤其明显。中国既是人才需求大国,也是人才流失大国。眼前我们可以唱响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高速增长,中国似乎也并没有因为大量人才流失而直接影响经济,但是短期的增长只是基于以制造业和低端知识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未来,中国在全球竞争中的角色绝非“体力工人”和“技术工人”。中国的人口红利、环境消耗、资源浪费还能够持续多久?我们靠什么去支撑中国在未来世界的竞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输送了190多万留学生,只有63万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学历越高、专业越紧缺,回国比例越小。并且,携带技能和资金而移民流失的人才更多。其中,中国在美国的理工科博士生毕业后92%留在了美国,比例为全球最高,中国清华、北大已经成为美国博士生输送来源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学校。而且在去年,中国取代了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不仅如此,中国也在去年成为了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美国第一大投资移民来源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人才竞争,这就必定呼唤大量国内、国际人才对中国人才发展增添重要力量。中国如何继续抓住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崛起与复兴”的良机,如何在新的全球竞争的“人才战争”中脱颖而出,重新构建具有“世界大国”风范的“人才战略”显得迫在眉睫。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智力和创新为主导。中国正在从招商引资的时代迈向招才引智的时代,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和“干人计划”的推出,无疑是当今中国最具创新的重要人才战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需要加大从全世界吸引人才的力度,广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其实,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人才无国界流动,孔子就曾周游列国。数千年前李斯上书,就已经援引荀子的话忠告过,人才没有“异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人才改变世界,中国在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中必须要打下深厚的广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最强壮的根基,才能最终实现作为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