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瑜: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的苦与甜

2011-04-29 00:44梁宾宾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7期
关键词:壁报真菌学皮肤科

梁宾宾

李若瑜教授回想起来,觉得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和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为她后来发现探索研究空间,施展学术能力开启了一个幸运之门。

李若瑜,1960年6月生于河北保定。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17岁的李若瑜考取了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考取了北大一院皮科的研究生。皮科的老专家们不辞辛苦,把一本本专业书扛过来,亲自带领她读原版书,带她做实验,将她领进了“医学真菌学”这个当时看来非常冷门的专业。而现在李若瑜教授回想起来,觉得当初选择这个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和研究方向是正确的,这为她后来发现探索研究空间,施展学术能力开启了一个幸运之门。

目前,李若瑜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副主任、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副主任。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医学真菌学会副理事长,并任《中国真菌学杂志》副主编、Mycopathobgia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等10种杂志的编委等职务。

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的苦与甜

2009年5月29日—31日,第17届国际医学真菌大会卫星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由国际医学真菌学会主办,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学专业委员会及北京大学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承办,李若瑜任大会主席。已是两年前的事情,李若瑜说起来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筹备过程中的辛苦反而成了一个个小插曲。

北京卫星会是东京举办完主会之后的一个卫星会,中方和日本作了长达3年的准备,都利用各自的平台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参加。但在会期临近的1个月甲型H1N1型流感在北美、继而在日本流行,我国已开始出现输入性病例。“对我们能否如期召开会议、会议能否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前来参会等问题,日方和中方组委会都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每天都交流信息、商议对策。好在此次会议没有发生一例病例,也没有出现有参会者被隔离等情况。”

由于是在东京主会后的卫星会,北京卫星会如何在形式和内容上避免与东京会议重复及雷同,组委会花费了大量精力。另一个问题是大会的中英文双屏显示,为了方便中方代表,“我们提前要求演讲者将报告内容翻译成中文,在报告时实行英文、中文双屏显示,由于会议还有各个不同领域的分会场,由不同国家的学者主持,联络工作可谓千头万绪。”

李若瑜笑谈,会议还聘请了专业会议公司负责筹备和运作,虽然也有些经验不足,但将专家从繁杂的会务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会议学术的内容,还是很值得总结和借鉴的。

最终大会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印尼、韩国、荷兰、阿根廷、巴西、希腊、瑞典、以色列、中国香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人参会,与会者就最新研究成果、病例报告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分享,反映了各国医学真菌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除了学术报告,大会还以壁报形式展示了投稿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虽然仍有部分壁报没有按通知贴上,部分壁报仍然存在制作不规范、不细致等问题,但确实有一些精心制作、从形式到内容都堪称一流的壁报,大会组委会评出了最优秀的6份壁报,并给予表彰。”

李若瑜与各类学会合作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还有很多,如第十二届亚太地区艾滋病性病大会、第七届中日皮肤科学术大会、第二届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等。她也曾赴日本干叶大学真菌医学研究中心、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荷兰皇家科学院真菌多样性中心学习交流。

如何人尽其用

艾滋病、白血病、器官移植或大手术易导致患者出现重度免疫缺陷,并发或导致真菌病,成为此类病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医学真菌学研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医学真菌学的国际研究热点集中于对重要病原真菌的基因特性及功能研究、分子系统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给医学真菌学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手段。

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在流行病学、临床真菌鉴定和诊断、常见和特殊病原真菌的分子系统学和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国际公认的成绩。近年来在国际医学真菌学杂志(Medical Mycology)中发表的论文数跃居第三位。但纵观目前发展,仍然面临研究投入不足、缺乏较大规模的系统研究等问题。

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有机结合还不够,是李若瑜尤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行政上缺乏科学分工和归类,很多对医学真菌学感兴趣、从事多年真菌鉴定和研究的专家没有相应的实验室,同时医疗单位的检验人员拥有的实验设备则相对充裕,但检验人员很少系统接受医学真菌学的培训,对临床来源的标本分离、鉴定从认识到技术、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结合不够,造成真菌专家和医学检验人员均不能很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临床要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部分病例不能被确诊,患者也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很多特殊、少见的真菌菌种不能被分离、保存,使我国宝贵的真菌菌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李若瑜呼吁,必须从国家层面、从战略高度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充分发掘和调动我国医学真菌学专家的积极性,从学科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人才、资金、设备、条件等方面强化和支持,才能使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跻身国际前沿。

团队建设

采访李若瑜,她首先谈到的其实是北京大学皮肤病学科的发展历史。

北京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科创立于1920年,是中国最早设立的西医皮肤科。在原北京医学院院长、新中国皮肤性病学奠基人胡传揆教授、王光超教授的领导下,几代前辈辛勤耕耘,使此学科不断地发展壮大。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后,学科建设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成为如今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皮肤性病学科,成为医疗、教学、研究一体的重要基地,享誉国内外。

李若瑜的科室瞄准了世界皮肤科发展的方向,大力推动皮肤外科、皮肤美容和皮肤肿瘤等新兴学科的发展。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下,李若瑜教授带领课题组共承担国家级及部委级科研课题50余项,针对危及病人生命的条件真菌感染不断增多、而诊断和治疗又极为困难的现实,积极攻克真菌病这一难关。她领导的皮肤科团队先后发表SCI论文42篇,并多次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经过多年的积累,皮肤科团队在皮肤病的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相应的研究梯队。2004年,朱学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肿瘤产生自身抗体,丰富和发展了医学免疫学理论,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的《柳叶刀》(Lancet)杂志上。2004年,杨勇教授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致病基因,相关论文发表在《医学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上,目前已被引用153次。

在李若瑜教授所主攻的真菌病研究方面,不但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医学真菌菌种保藏中心,而且对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和耐药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面对皮肤病高发且难治的挑战,李若瑜教授带领团队将进一步完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的新体系。

中国皮肤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将记录下李若瑜与她的团队所行走的印记。

猜你喜欢
壁报真菌学皮肤科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邢台市中医院皮肤科
我有一种超能力
《中国真菌学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会议纪要
“新潮社”在湄潭
当归拈痛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壁报》与1937年上海抗战期间中共的舆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