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跃升全球第二,中国艺术品实现历史性突破
今年6月,我国文化部艺术市场司最新发布《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根据欧洲美术基金会的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艺术品的交易总额为989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首次超越英国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10年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全年拍卖艺术品30万件,成交23万件,总成交率75%,总成交金额达到58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77%。
放大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近十年间取得了质的飞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规模在这十年中完成了从数十亿元到千亿元规模的跨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速度。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的跃升,中国艺术品市场还将有令人惊羡的表现。
艺术品拍卖收益全球第一,中国艺术品引领全球风骚
3月21日,艺术市场信息全球领先者机构Artprice的创始人及董事长蒂里·艾尔曼(Thierry Ehrmann)宣布:“中国现在在艺术品拍卖收入方面排名第一,这条空前的消息代表全球艺术市场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Artprice提供的分析报告解读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心的发展变迁。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全球艺术品交易的中心在法国,之后,法国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和英国所取代。而中国艺术市场在2l世纪初期只是刚刚起步,但却仅用了短短10年的时间就成为全球艺术市场的新中心。在全球纯美术品拍卖(这里的纯美术品指的是绘画、装置、雕塑、素描、摄影、版画)收益按照国家所占份额的比例图上,三年前还位居法国之后的中国,在2010年已经超越美国和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样的发展速度令人难以想象。
Artprice提供的报告指出,中国2010年纯美术品拍卖收益达到3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33%(2009年为17.4%),美国占全球份额的29.9%(2009年为27.9%),英国占全球份额的19.4%(2009年为21.3%),法国占全球份额的15.1%(2009年为12.9%)。这4个主要国家中,中国增幅最大,增长15.6%;美国下降2%,英国下降1.9%法国下降最为明显,降幅7.8%。Artprice网站在2006年的报告中首次将中国的份额列出,之前该报告只将香港计入统计范围。2006年中国所占全球的比例为4.9%,2007年中国的比例为7.3%,2008年中国的比例为7.2%。在2008年全球拍卖市场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不仅较快地复苏,并且拍卖市场成交增速放大的步伐远大于其它国家,因此,2010年中国排名世界第一顺理成章。
以北京等城市为代表,中国成为全球艺术市场新中心
Artprice提供的报告显示,北京、香港和上海现已成为艺术市场的中心,是全球艺术市场的新焦点,中国的杭州则成为全球艺术市场新的驱动地。
2010年,在全球10大拍卖公司的排行榜中,中国拍卖公司表现不俗。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大拍卖巨头排名分列第一、二位,这两家公司2010年的收益分别是24.7亿美元和24.1亿美元。排名第三位的是北京保利;第四是中国嘉德(2010年收益4.98亿美元);第五是北京翰海(2010年收益2.561亿美元);菲利普斯排名第六(2010年收益2.258亿美元);北京匡时排名第七(2010年收益1.938亿美元);北京九歌排名第八(2010年收益1.523亿美无);西伶印社排名第九(1.381亿美元);北京海士德排名第十(1.032亿美元)。而老牌拍卖公司宝龙和法国的艾德拍卖公司则被挤到了第12位和第18位。在拍卖年收益方面,北京已经成为紧随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拍卖市场中心。2010年纽约的拍卖成交额为27亿美元,北京为23亿美元,伦敦以18亿美元排名第三,接下来是香港、巴黎、上海和杭州。可见,北京已经成为亚洲区艺术品拍卖新的中心,甚至超越香港紧逼纽约的“霸主”地位。
在排名世界前lO的拍卖公司中,中国所占比例为七位。这充分表明,在与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交流互动中,中国艺术越来越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正如Artprice的报告所言,全球艺术品市场中心从西方转向东方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已是既成事实。
古代大师与现代艺术家齐争辉,中国艺术家身价倍增
如果在20世纪的艺术市场上,需要记住两个名字的话,那必定是毕加索和安迪·沃霍尔。在连续7年时间里,他们都是最受欢迎、艺术品价格最贵的艺术家。2007年,当代艺术的价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沃霍尔的年度总成交额超过毕加索1亿美元(沃霍尔为4.2亿美元,毕加索为3.19亿美元)。2009年,立体主义恢复其在艺术市场上的领军地位。然而,在2010年,沃霍尔第二的位置被齐白石取代,年成交总额降级到第三位。
2009年,齐白石晋级世界艺术品成交前十位,这一事件本身就值得在艺术市场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到了2010年,进入世界前十的中国艺术大师上升到四位。张大千位居美国波普艺术之王安迪·沃霍尔之后,徐悲鸿以1.762亿的年度成交总额位居第六,博抱石排名第九,名列利希滕斯坦之前。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和傅抱石都是当今世界上艺术作品价格最贵、利润最为可观的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值得记住。中国艺术家的排名上升让世界都感到震惊,尤其是在古代大师板块,他们在市场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在2010年古代大师作品成交前二十排行中,其中的15件均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位居榜首的前六位均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除了古代大师作品的日益升值外,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以比前辈画家更为强劲的力量出现在世界艺术市场的舞台上,在当代艺术成交前十的排名中,中国艺术家占据半壁江山,这些艺术家包括曾梵志、陈逸飞、王沂东、张晓刚、刘小东和刘野。而美国当代艺术家仅占三位,他们是巴斯奎特、杰夫·昆斯和普林斯。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刚刚开始,随着世界艺术市场向东方的快速转移,中国艺术家在世界的地位得到迅猛提升。世界开始重新发现东方文化之美、中国古代与现代艺术品之美。
本土收藏家势力形成,是中国艺术市场最大的支持者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显露出对艺术和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竭力扶持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
国文化的骄傲无疑通过其艺术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表现出来了。中国藏家被视为世界拍场上的模范,的确因为有了这些藏家的赞助、投资、保护、支持,中国艺术家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弥合了与西方艺术家的价格差距。
2010年6月,美林银行和法国凯捷咨询公司发布的《2009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百万富翁的人数达到了47.7万人,占全球的4.77%,名列第四;年增幅达31%,名列全球第一,并引领亚洲在财富总量上超越欧洲。另据有关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共产生了62名新的亿万富翁,且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到2014年,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亿万富翁只占到全球的5.6%。
在这一大背景下,“艺术品、钱币、古董和酒类等具有有形、长期价值的收藏品已经成为中国财富人群广受关注的投资品类,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艺术品市场25%的年增长率。”美林银行认为,在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带领下,亚太地区将成为未来全球财富增长的动力之源,并最终会影响到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格局性变化。
2010年,火热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上的主角,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表现明显优于全球其他地方。究其内在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催生了更多藏家,藏家数量的迅速攀升,形成了强大的购买力。“中国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记录会一直刷新。”业内人士董国强指出,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是中国95%的有钱人还没有收藏艺术品,所以,今天的价格也处在初级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亚洲藏家和投资者天性中就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敢于出价、投资,这使得中国艺术家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强势,排位于世界前列,而这些位置在之前都是由西方藏家主导的。并且西方藏家也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支持者和主导者。1990-2005是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第一个周期,这一时期的市场需求就主要由西方收藏家如乌利·希客(uli Sigg)和盖伊·尤伦斯(Guy Uliens)所驱动;2005-2008这一期间我国艺术市场的繁荣则主要受亚洲市场需求影响,亚洲及中国藏家开始有计划地从西方藏家手中回购中国艺术家作品。
更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藏家势力的形成,已经开始影响西方市场的喜好。著名当代艺术家周春芽表示,现在不少西方藏家都跟着中国藏家的喜好转,“中国藏家收藏什么,他们就收藏什么!”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藏家以雄厚的资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活跃的市场交易,将彻底改变西方艺术价值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
资本介入艺术交易,助推中国艺术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在过去10年,艺术商业化出现名符其实的巨变,成为全球艺术市场最重要的发展特征之一。市场结构因为网络而发生了激烈的转变,比如,艺术品在线交易数与量的增加;每年全球有260多个艺术博览会相继举行,艺术品交易模式更趋多样化,投资者和投资基金变得愈加重要。2008年与2009年,随着雷曼兄弟破产,很多艺术基金相继宣布失败。尽管如此,他们树立的榜样以及他们引发的媒体关注,足以使艺术投资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
少数投资者引入金融资本和运作模式,艺术市场明显受到同化,产生了一种新的模式——“艺术交易”,无疑,中国成为这一领域的先驱,2009年,中国成立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sZCAEE)”,这种“艺术交易”模式已经在其他地方被模仿,比如在法国,Pierre Naquin就以这种方式成立了他的艺术交易平台。
随着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延伸,资本介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除了增量资金在市场中的表现之外,资金的机构化也成为了现阶段艺术品市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机构的资金入场,主要是指除政府采购之外的企业等法人机构的购买行为,其行业背景更趋广泛,如金融、房地产、制造、能源、建筑等;其二,艺术投资基金的资金入场,包括私募和公募的不同类型。
资金的机构化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表现,首先反映在资金规模化的明显优势上,动辄千万级的竞拍出价已经将个人购买行为迅速地“边缘化”,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机构”和“散户”的区隔;其次是在操作目标和操作手段上的变化,由于机构收藏的体系化目标和投资基金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精确化选择,因此两者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那些具有明确文化价值和社会共识的稀缺性艺术资源。
目前在银行方面,随着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型的理财产品也在不断推出,艺术基金投资渐渐浮出水面。2007年民生银行推出“非凡理财”系列,其中高调宣传了“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投资起限为50万元,投资期限为两年,预期年收益率最高达到18%。这只高门槛、高收益率的基金产品很快吸引了业内外的关注目光。民生银行此举,让艺术投资第一次进入了普通投资者的视野。两年后,该理财产品如约到期,到期年化收益率12.75%,绝对收益率25.5%。民生银行随后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产品,受到客户热情购买,提前一周结束募集。据悉,目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均已在国内开展艺术品投资理财业务。
2010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交易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国内首创艺术品“份额化投资”模式。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模式使每一位参与的市场主体都将有能力进行艺术品投资。“发展并培育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的重要保障与支撑,同时也是推动艺术品资产化、艺术品投资大众化,以及美育群众化的重要手段。”文化艺术品新型交易模式的出现,对促进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的共同发展,有着显著的意义。“为更广泛的人群参与高端艺术品投资市场拓宽了渠道,使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同时,以投资带动文化,也使更广泛的人群关注、参与文化,为普及文化艺术品知识、提升全民文化品位提供了平台”。
为满足人们投资艺术品的需求,艺术品期权、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投资等与艺术品投资相关的投资产品纷纷上市,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互动延伸出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规范,并将稳步发展。
中国艺术市场的新课题:在高速发展中加强行业监管与市场规范
艺术品市场是一个丰富、立体的系统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艺术品的经营交易、艺术品的社会流通、艺术品的展示与鉴定以及艺术立法、艺术批评和艺术管理等相关机制。并且,如今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紧密相关,形成完整的行业链条,成为全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美术市场方面,画廊、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等,既是不同的艺术市场形态,也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力量,带动着相关艺术市场的活跃与繁荣。
纵观我国的艺术市场作为一个日趋
国际化的产业平台,将成为传承文化的有机载体与当下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艺术市场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内外的传播,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品推向了世界;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产业平台的延伸,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品质提升、相关产业创新发展等。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仍然存在行业监管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环境不规范等弊端,成为阻碍我国艺术品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绊脚石,亟待加以改革与完善。
在此方面,学习、吸收、消化国际成熟艺术市场的运作模式,再依据本国国情加以创新、发展,无疑是一条捷径。
首先,我们关注国外一级市场情况。从技术角度上看,传统供求关系的经济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艺术品的一级市场中发挥作用。但是,艺术品与其他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艺术品的品质无法进行客观的估价,它的价值更多地是构建在社会层而上。而在一级市场上,画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画廊的功能在于通过一系列运作来提升艺术家的声望,培育艺术家的市场,从而确立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标准。
具体来说,画廊首先会联系潜在的买家,向他们传递某些特定艺术家的信息,展示其作品的品质;然后,画廊就会实施相关的宣传策略,筹办展览,增加艺术家在媒体上的曝光率,通过艺术界的专家来推出作品,吸引大众对于艺术家的关注等。除此之外,更精明的画廊不仅是单纯地吸引买家,而且要吸引“正确”的买家,因为,一日,作品山重要的收藏家购买,就意味着作品的价值与价格都得到了保证。
通过以上种种方式,画廊力图与买家和艺术家都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会保证艺术家声誉的逐日上升,也就意味着价格的上升,同时也有利于画廊自身的声誉与信誉。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艺术家是全程知情的,在必要的情况下,艺术家需要配合画廊的工作。此外,画廊之间的竞争同样也会影响作品的市场,诸多画廊相互作用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艺术博览会,每家画廊的销售行为都会对市场整体走向产生影响。
首次出售之后的艺术品,再次交易时也就进入了二级市场,拍卖行是构成二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艺术品拍卖的历史相对比较悠久,最早的艺术品拍卖出现于17世纪末的英国。有意思的是,最初的艺术品价格并不高,凡·代克的一幅群像不过165基尼,其价值相当于今天的1万英镑。而最终使得艺术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拍卖本身加深了人们对艺术的了解,另一方面出现了专业的收藏家。19世纪早期,一幅伦勃朗作品的拍卖成交价达到了5000基尼,该世纪末期时,雷诺兹的女性肖像售价已达11000基尼。
在艺术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藏家的出现,他们的偏好影响了市场的走向。一般而言,人们的品味实际上都是特定的社会情境培养出来的,受他们的教育背景、经历等因素的制约。而且,买家更倾向于购买他们所熟悉的艺术家的作品,或者与这位艺术家相关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这就意味着,今天的购买很有可能会增加日后再次购买的几率,也就是“回头客”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情况,多少也造就了今天艺术市场上的明星艺术家,明星艺术家其实是一种市场调控自身的机制,它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购买行为中的信息搜集成本。相较于一级市场,供求关系理论在二级市场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西方的艺术市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周期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都不够成熟,画廊未能起到培育发展市场的作用,买方多为投机行为,真正的藏家少之又少。此外,市场参与者的多重身份与性质也让市场的行业结构愈发混乱。这样的现状对于少数精明的投资者来说或许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很高的投资风险。毕竟,没有坚实艺术价值基础的市场价格,会严重偏离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规律;而完全陷入资本市场的投机炒作模式,将会给中国艺术市场造成长期、严重、不可修复的损害。
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层面,应给予科学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拍卖法、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行业方面,应出台行业规范,建立行业标准,严格准入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媒体评论界,应以正确价值导向、客观中立态度,监督、评价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树立中华文化自信、挖掘艺术价值理性观众、藏家,应提升审美情趣,涵养文化底蕴,注重对艺术品崇高之美的品鉴。
创作、流通、欣赏、收藏、评论、品位具有中国内涵与风格的艺术作品,实质上就是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保护与传播中华文化的最好实践,它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同时也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