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探讨

2011-04-23 01:04汤柔馨
绿色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大别山旅游业

汤柔馨 ,江 砥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1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大别山旅游区是我国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经济区域,整个大别山山脉被数10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一块绿地。脆弱的生态条件和“两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的地位决定了可持续发展应成为大别山旅游业长期追求的目标,而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事业的不发达又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应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2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前提也是基础,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可持续性是关键,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时空分布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发展大别山旅游业主要包含:要发展旅游业;要利用旅游业来带动大别山区的全面发展;要创造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1.1 发挥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

大别山横跨鄂豫皖,涉及3省6地市39县市区,其山雄水秀壑幽,被誉为“中原第一峰”,同时它也是一座红色的山、英雄的山,而且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人文优势独特。大别山可谓名山俊俏、名人辈出、名寺闻名、名泉珍贵、名产丰饶,是一座令人称奇的旅游资源富矿,蕴藏着巨大的竞争优势。

1.2 增强旅游经济的辐射作用,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

(1)增强大别山旅游业的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业在从分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应尽可能为该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当地工农业产品打开销路。当然,其他产业部门本身也应适时加以调整以搭上旅游经济的“便车”。

(2)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在促进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考虑适当调整扩大其服务范围,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在中部崛起这一大的发展环境下,应服务于中部地区旅游业。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大别山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别山也应适时予以回报。

1.3 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大别山旅游业发展

要创造促进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政府应主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来考量。一方面,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大别山旅游业发展有章可循。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企业的主体地位,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吸引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开发;另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同行”的方针,参考国家环境资源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当地政府应积极为本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立法,坚决抵制和制裁各种破坏该区生态环境的行为,做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工作,促进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 大别山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2.1 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大别山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将这一些列资源进行包装形成各主要资源品牌,经过包装后的红色旅游资源应具有广泛的普适性,突出强调其革命精神的震撼力,生动而不失严肃,轻松而不失崇高,使革命文化更能深入人心;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局面;民俗文化资源以一种人民群众喜文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成为流行新风尚,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得到发扬;佛教文化得到弘扬,禅理精髓思想得到广泛的国内、国际认可;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东坡文化成为黄冈市毫无争议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城市名片,同样也是大别山旅游区的精品名片之一。

此外,从市场定位的阶段目标来看,在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大别山区所在的3省为主要客源地,当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锁定3省所联系的几大经济区域为市场目标,例如,从湖北省的武汉经济圈向南到长江经济圈直至华南经济圈、向西到成渝经济圈,从河南省向北到环渤海经济圈,从安徽省向东到长三角经济圈以及沿海经济带。最后形成整体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

2.2 形成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见图1。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区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这样的发展轨道。通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地区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增加,旅游业成为该区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图1 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大别山贫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并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地方政府以及当地人民有更多的资金和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而生态环境的优化则会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增收,进而进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生态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区域统筹发展新目标。

当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效益开始显现。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得到不断的完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催生了当地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形成,也会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优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采和挖掘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以旅游业为发展龙头该区经济社会生态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

2.3 大别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按旅游资源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健养生旅游资源。3省6市,6个发展极:黄冈、孝感、随州、信阳、六安、安庆,在共享大别山品牌的基础上,各自拓展区域市场 。

以黄冈为例,按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以黄州为中心,以麻城、英山、黄梅为次一级中心,撑起黄冈大别山区旅游业“弓”形发展格局。黄州为“箭尾”,英山为“箭头”,直指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以及海外市场,凸显其巨大的客源市场及发展潜力。

其中,黄州是黄冈市所在地,是鄂东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同时黄州是东坡文化的聚集地,以东坡文化为首的古色文化呈现出黄州区旅游发展特色。麻城是武汉城市圈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其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106国道是其与黄州区联系的主要干道。英山县通过武英高速与武汉城市圈紧密相连,并通过318国道与黄州区紧密联系,该县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以及保健养生旅游资源。黄梅县以京九铁路、055国道为纽带与黄州区和武汉城市圈连通,该县佛教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3 大别山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1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整个大别山区就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全国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真正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最大效果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 。走政府主导型旅游开发道路,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加快旅游发展的重要经验 。针对现阶段大别山旅游发展,政府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

3.1.1 制定政策

(1)及时出台大别山整体旅游规划方案。行政壁垒的消除、区域政府间合作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各区政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合作,是入驻企业能在区域内各行政区间进行无障碍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另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应渗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对于那些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企业坚决不予引入,对于中度或轻度污染的企业相应提高其征税比例并督其整改,对于绿色污染企业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并积极扶持其发展。

(3)对于景区内原有企业,政府应对那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及破坏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四项措施。对于那些有利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鼓励它们在与景区特色相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发展特色,同时鼓励各中小企业联合成一个或多个大的企业集团,提高整体竞争力,带动本土企业发展。

(4)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主动争取国家对大别山旅游资源投入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别山旅游开发的资金物质等各方面的支持。

3.1.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景区实行修复整合

(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旅游专用公路并设旅游专线车,以增强游客的可进入性,也为物资的流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区域内资源与区域外资源的流通,盘活整个大别山区的经济。对于已建公路,应该照例改善路面状况,提高路面质量,加大现有道路的路面养护、增加安全设施和交通标志,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增强各景区之间的通达性。

(2)修建宾馆、旅社、卫生所等基本生活服务场所,其中主要以农家乐为主,适当修建高档次的大宾馆,并对各农家旅社的卫生安全、设施安全等各项进行严格把关。加强景区供水、供电、通信、标牌、车场、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娱乐设施方面,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一般现代娱乐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旅游文化、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的挖掘和开发,通过适当的改造和包装使其更具有参与性,能充分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景区资源进行修复整合。对景区内的自然、人文等旅游资源进行修复。加大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治理工作,加强对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实时监测与整治工作,提高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植被破坏严重的景区加大生态修复工作,做好林区的林木保护工作以及稀有生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人文物质资源修复工作方面,对遭侵蚀建筑及重要雕塑实行大规模的维持原态的修复工作,尽量与景区生态原貌相协调;在人文精神文化资源上,对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资源、佛教文化资源进行统一包装,实施品牌战略。此外,对于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精致的小景点实行综合整治,整合开发,扩大规模效益。

3.1.3 确立区域核心,实施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

宏观上大别山旅游是一个综合概念、整体概念。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种类上看,有革命的、宗教的、生态的、民俗的、历史的、养生的等等,可谓包罗万象。从大别山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其雄踞鄂豫皖3省6地市39县市区。那么面对种类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广的旅游资源确定区域“第一发展极”则成为一个现实性的问题。

通过对资源、交通、区位、旅游发展环境的综合分析比较,笔者发现,黄冈有条件成为大别山旅游品牌发展的“第一发展极”,走特色化路线优先发展,带动整个大别山的区域开发,这是大别山赋予黄冈的历史使命 。黄冈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大别山旅游资源的主体构成部分,而且黄冈市旅游业发展较早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另外,其作为武汉“1+8”城市圈的成员之一并且位于长江经济带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大别山的市场营销应与黄冈市的城市营销、区域营销整合为一体,树立“黄冈强则大别山强,大别山强则黄冈强”的一体化意识,实现形象一体化、行动一体化、甚至探索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机制 。整个大别山旅游业应以黄冈市为轴心,进行区域合作发展,六地在共享大别山旅游品牌、整体营销的基础上,要明确自身形象特色,差异化营销,以达到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具体营销过程中,各片区应成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宣传部门,协调分工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各片区、各部门定时召开经验总结与交流大会,设立专项资金招纳贤才,建立人才的长久供应机制。设立大别山去旅游资源管理处和大别山旅游官方网站,适时展开民意调查,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开拓客源市场。

微观上在宣传策划中以红色旅游资源宣传为主体,多种精品特色资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植入生态环保元素,向游客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除此之外,景区纪念品也是向游客传达景区信息的“窗口”,依托大别山区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茶叶、板栗、花生、刺绣等特色旅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对景区资源特色进行有效宣传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在纪念品所需材料的选择上,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易降解的绿色环保材料,让游客把“绿色”带回家。

3.1.4 开展绿色行动

绿色行动是可持续思想在大别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具体运用,它可以分为绿色开发、绿色经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这3个部分。

(1)绿色开发。在大别山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从生态、高效、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合理规划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建设,在开发中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的要求,提倡景区内游览景区外食宿,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旅游区内的各企业实行严格的控污减排力度,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实施。做好景区内村民的移民工作,将其迁入景区外,并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对当地村民进行环保教育,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筑科学有效的生态产权保护机制,激发当地村民环保的积极性,减少生态破坏。

(2)绿色经营。在不影响游客旅游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安装节能设备,降低能源消耗,并大力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考虑到各景区的人口承载力和接待能力,适时通过价格机制对各景区实行“休养”政策,防止游客在某一景区过分集中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的崩溃。另外,用于旅游宣传的纸介质资料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做好可回收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防止景区的垃圾污染。

(3)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大别山旅游区的企业尽量聘用大别山区居民,对当地居民适度有些爱你考虑;用工惯例要为大别山民众所接受,还应培训员工对环保的重视及自觉参与绿色行动。并将大别山的绿色活动广泛推向社会,广泛征集“绿色使者”或“大别山绿色形象大使”,呼吁社会广泛参与,召集志愿者为大别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贡献。

4 结语

发展旅游是解决“三农”与山区问题的最好结合点,保护环境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到大别山区旅游业发展过程的始终,不仅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可以增加大别山人民的收入,使大别山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使大别山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1]刘雪荣.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带 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发展[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洪滨.合纵连横,旅游与区域发展一体化[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4.

[3]席建超.大别山地区旅游区域合作战略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C].//韩宗杰.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86.

[4]蒋 芸.基于SWOT分析的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6):17~18.

[5]王志萍,胡 晓.基于钻石模型的瑞金红色旅游竞争力研究[J].绿色科技,2011(4):33.

[6]方国华.关于黄冈大别山旅游开发的思考与建议[C].//大别山旅游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大别山旅游业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又见大别山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基于微观视角下旅游发展对农户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