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严碧华
一个国贫县的十年
□ 本刊记者 严碧华
从2001年到2010年,国家级扶贫县湖南省通道县走过了悠悠十载扶贫路。回望这10年,既是总结,更是展望。
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南边陲,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地, 总人口23.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1.3%,侗族人口占78.6%。
从湖南省会长沙前往通道,交通方式无论是选择汽车还是火车,均需9个小时以上,区位之差可见一斑,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2001年,通道县列入2001-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十年扶贫已经收官。
12月14日,《民生周刊》记者赴该县采访,逐渐勾勒出了该县十年扶贫的成效与面临的困惑。一方面,纵向对比,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初成雏形;另一方面,与周边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差距仍然很大,且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茶溪村是通道县县溪镇的一个普通村落,也是该县第三轮“整村推进”扶贫村之一。
12月16日,在通道县扶贫办副主任向长贤和谭正杰的带领下,《民生周刊》记者来到该村。向长贤主要负责“整村推进”工作,而另一位副主任谭正杰主要负责基建,巧合的是,两位副主任在县扶贫办工作刚好10年。
“对通道县扶贫工作做10年总结,我也刚好对自己的这10年做个总结。”12月15日,向长贤一见到记者就半开玩笑地表示。因为在县扶贫办工作多年的缘故,他对通道县的扶贫可谓了如指掌。
从县城驱车沿着209国道行驶40分钟左右,拐入一正在平整路面的乡村小路,十几分钟后到了茶溪村。刚修的村办大楼矗立在村口,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延伸至村内,一切无不显示这里刚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赶往该村采访时,恰逢一场小雪之后。走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村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晒太阳,不时谈论着村里和自己来年该干点什么,如何致富等等。面对记者的采访,村民用淳朴的语言表示,“变化太大了,以前想都不敢想”。
茶溪村村支书李才行告诉记者,该村目前有236户,1042人,村民大都在外打工谋生,自2009年开始进行“整村推进”后,村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村民开始琢磨在家里做点什么。
“要说变化,太多了,光基础设施方面,这两年就花了几百万,这些钱都是县里相关部门拨付的扶贫资金。”
随后,他如数家珍般告诉记者这两年的变化,如以前村里通往外界的路破破烂烂,去年开始,县扶贫办投入64万将4.5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以前村委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去年花了24万元建设村办综合楼;为了应对火灾与方便村民饮水,花了45万元建人饮消防工程,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为了丰富村民生活,花了4万多元在村里建起了篮球场;为便于农业生产,花了13.8万元建设农用灌溉水渠;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由通道县国土、林业、扶贫等部门联合扶持,在该村新造油茶林700多亩……
在茶溪村500亩新建的油茶基地,积雪还未融化,刚刚栽培的茶树苗正在茁壮成长,路边上的宣传牌显示,该油茶林第四年初产,第八年进入稳产期,经营期内亩平均产油31公斤,按40元每公斤计算,亩平均收入达1240元,新造的油茶林即将给村里带来良好的收益自然不言而喻,这也成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茶溪村的变化得益于该县实施的“整村推进”,通道县扶贫办主任曾宁云告诉本刊记者,茶溪村只是该县120个扶贫重点村之一,该县自2005年开始进行“整村推进”工作,每两年一轮,茶溪村赶上的是第三轮。
“整村推进”正是通道县扶贫的主攻方向。通道县副县长杨烨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整村推进”首先需确定贫困村,由县扶贫办来统一规划,然后集中财力、物力支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扶贫方面资金毕竟有限,但非常重要,起一个带动的作用,整合多部门的资金,首先完成基础设施的扶贫,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产业化扶贫。
“目前,通道县正在打造九大优势产业,这些均与扶贫息息相关。” 杨烨如此表示。
产业开发红茄种植喜获丰收,农民乐开了花。图 / 向长贤
据介绍,仅2009年以来,该县“整村推进”扶贫以重点村为主战场,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66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900余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近300个。
除了基础设施外,该县还有针对性地以贫困村为中心进行产业扶贫,进而带动全县产业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县在实施扶贫时同样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农民发展产业,该县还实行到户贷款贴息扶贫,这一项目极大地缓解了农民创业的压力。“如果是在农业银行贷款的话,年利率是6.7%,扶贫贴息5%,相当于自己只需负担1.7%。”向长贤向记者解释道。
在此背景下,当地村民因地制宜地发展了食用菌、百合、金银花等项目。
从通道县江口乡政府前往该乡大团村,在马路边、田地里见得最多的要算生产食用菌的大棚了,运输食用菌的小型拖拉机不时擦身而过。
在大团村一曾姓村民的大棚里,食用菌菌棒整齐地放在竹木架上。“这两天下雪,温度太低,没怎么出菌”。曾姓村民在旁边表示,一个大棚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该乡一杨姓乡干部告诉记者,2010年,该乡食用菌年产值过千万元,这些食用菌大都销往深圳、广州等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在实施整村推进时,通道县一方面整合资金、捆绑项目,落实整村推进扶贫政策,实现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提升综合实力。
另一方面则力求做到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努力提高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效益。这里的重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贫困乡村农户增收致富、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整体素质提升,以此破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群众增收、整村推进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等难题。
此外,通道县还在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方面做了功课。不仅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还大力开展定点扶贫,动员社会帮扶,并严格项目资金管理。
其实不仅仅是“整村推进”,还有“产业扶贫”、“两项制度衔接”等等,多种扶贫方式交织在一起因地制宜地实施,改变了通道的面貌。
通过采访整理,记者发现,近十年来,通道县扶贫成果显著。
统计资料显示,该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9.18万人下降到2009年的5.42万人,10年共减少3.76万人。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大提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245元上升到2009年的2028元,年均增长3.9%,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636元上升到2009年的1116元。
谭正杰主要负责基建,在他看来,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交通不便是一个主要因素,因而近年来该县加大了基础建设投资。
正是在此背景下,到2009年,该县已有200余个行政村实现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部分贫困村实现了通水泥路、通手机、通宽带网络。
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通道县扶贫办主任曾宁云不无忧心地表示,“虽然我县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也存在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
曾宁云此前在通道县妇联工作多年,担任过该县妇联主席,两年前就任扶贫办主任。她坦言,尽管通道县这十年扶贫成绩不菲,但一想到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等着扶助,她就忧心忡忡。
“有一次我到一农户家了解扶贫养牛情况,那户人家女方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男方很勤快,但因此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只能在家养几头牛,依靠种田及帮人犁田来维持生活,两个小孩读书还急需花钱。那天我推开厨房门一看,里面就一个灶台一口锅,卧房更是让人心酸,床垫是破布条,盖的是一床破棉絮,我当时忍不住掉下眼泪。”
“一方面作为扶贫办主任,还有这么贫困的家庭我都不知道,我很自责;另一方面,这只是我能看到的,肯定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类似贫困户存在,扶贫压力之大可以想象。”
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通道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592个扶贫重点县平均水平低800余元。
一份“通道同周边国扶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览表(2009)”将该县与三江、黎平、城步、龙胜和沅陵等周边国扶县(即“国贫县”)进行了对比,从人均GDP来看,该县实现了人均GDP6681元,排在6个国扶县的第四位,分别比龙胜、沅陵、城步低9490元、5579元和588元。
市场发育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群众市场观念淡薄,闯市场能力低下,已成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惑。
在杨烨看来,当前通道县扶贫尚有一些困难亟需突破。
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统计,该县农村贫困人口有5.87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33%,其中2010-2015年要扶持2.8万余人脱贫,任务艰巨。2009年全县农民纯收入为2028元,仅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41.3%,通道作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的位置更加凸显。因此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加之该县农村的生产经营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不高,而且很不稳定,绿色、特色和优势产业尚未得到长足发展。农民增收困难,发展差距拉大。
该县农牧业市场化处于初始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群众市场观念淡薄,闯市场能力低下,已成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困惑。
同时该县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带动能力弱,短时期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此外,该县致贫因素复杂,自然灾害虽然是通道农村致贫主要因素之一,但因病、因学、因市场风险等致贫仍然突出。人为灾害(如火灾)等致贫返贫也不容忽视。传统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该县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全县每年减少贫困人口大约6000人,但每年返贫人口在2000人以上,返贫机率较高。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下,也是当地扶贫办面临的一个难题。越是贫困,越没有能力让他们的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贫困状况的能力就越缺乏,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就越渺茫,由此造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和恶性循环。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太效应”,使农村资本、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贫困乡村支撑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要素严重不足。
目前,全县仍有4个乡镇未通油路,30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大部分村未通水泥路。有220余个大团寨饮水消防困难,有3.5万亩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配套,一些重要的产业基地没有通公路和机耕道,缺乏配套设施。
“总结之后,也就是新的开始。”采访接近尾声时,向长贤不经意间表示。这位在扶贫办工作了10年的副主任,不仅亲历,更是在思考通道县10年的扶贫历程。而对于这个国家级扶贫县,更应该思考的,则是下一个十年。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阎 瑾